左效強++付書勇
【編者按】農業是周期性很強的產業,對氣候的依賴性較大,同時對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即使風調雨順、管理得法,增產豐收了,農民朋友們是不是一定能夠賺錢呢?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農業的效益還跟市場銷售息息相關!好產品,只有順利賣出去變成財富才算是成功的,而一旦滯銷,豐收可能還成了負擔。供大于求甚至供過于求,無序競爭往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同時,農產品有否品牌,也是一個能否贏得市場青睞的關鍵因素。眾多的農產品賣難的事例已經充分顯示——
●有無品牌 土豆銷售兩重天
新土豆的上市季,在河南南陽的新野、鄧州等土豆主產區,土豆價格大跌,地頭積壓很嚴重。在蔬菜大縣新野縣,為土豆苦惱的不僅有農戶,還有蔬菜經紀人和政府負責人。做蔬菜經紀人的楊勇,自土豆上市以來一直在努力聯系各地的客商,但是愿意前來采購的不多。楊勇對記者說:“銷路不是太好,主要是因為山東、湖北那邊土豆一塊上市受點影響。有些客戶沒過來,所以現在出現了滯銷的局面。”新野有三萬多畝地種了土豆,得有四五萬噸土豆上市。可是,采購商少,價格也一落千丈。新野縣商務局一位負責人說,本地土豆現在一千克八毛左右,保本都很難。
價格低,農民就不愿意賣,僵持觀望,就形成了滯銷。但是筆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南陽市另一區縣宛城區卻發現了新情況,那兒土豆銷售并不愁。
那些天正是宛城4萬多畝土豆開始上市的日子,宛城區蔬菜辦公室一位徐姓主任告訴記者:宛城的土豆市場已成規模,幾年來每到上市的時候,廣州、蘭州,包括西安的客商都會過來,這里的土豆基本上都運到大城市去了。宛城重點土豆種植鄉鎮黃臺崗鎮負責蔬菜生產的郭龍副鎮長信心滿滿地說:“六七成的土豆都已預訂出去,就是沒有訂單的部分,客商也主動通過經營隊伍,找到我們這里來了。”
同在一個地區,宛城和新野種的土豆,基本是同一個品種。但是,一縣愁煞人,一縣卻不愁賣,冰火兩重天,這是怎么回事呢?差別在哪里?經紀人楊勇說,“宛城強在形成了品牌與口碑,還上了規模。他們的種植時間比較久,形成了固定的老客源關系。然后規模大比較集中化,便于收購。”而郭副鎮長透露,自從2009年土豆賣難后,他們就注意發展品牌,培養經紀人隊伍。“大力發展培養經紀人隊伍,申請了商標,還對生產地做了綠色食品的認定,這些工作我們都做了。”
成功的經驗擺在這里,接下來,在解決土豆賣難的問題上,新野會不會像宛城一樣,有所作為呢?
(丁華艷)
●農產品不能再“裸奔”須披品牌外衣闖市場
在三夏生產如火如荼地進行時,今年的新土豆也陸續收獲,山東、河北、河南、江蘇、遼寧等主要產區均有新土豆上市。隨著上市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銷售問題。據報道,湖北荊州的土豆上市遲,賣不上好價,15萬千克土豆愁銷路,而山東滕州的土豆,做足了生產、銷售和文化營銷的功夫,并不愁賣。不僅區域間有差異,就是在同一個市場,差異也很明顯。河南南陽的新野、鄧州等土豆主產區,土豆價格大跌、地頭積壓很嚴重,而與此相反,河南南陽宛城的土豆銷售卻不發愁,這是因為宛城土豆有規模、有商標、有品牌、有口碑。
兩相對照,土豆的銷售行情和價格不僅僅和土豆集中上市有關系,還與規模、口碑與品牌有關,即使是土豆這樣的大路菜,品牌建設也是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關注的問題。可見,“裸奔”的農產品出路堪憂,農產品上市要有名有姓、有包裝、有商標、有認定、有品牌,只有這樣,市場才能“認賬”,才能賣上好價錢。(崔 麗)
●“沂蒙黑山羊”商標千萬元不賣
“黑山羊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后,羊肉的價格現已增加到每千克100元,俺們養殖戶別提多高興了!”2014年6月初,在談到山東沂源沂蒙黑山羊因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后給農民帶來的效益時,沂源縣東里鎮蠶場村農民喬加良家興奮地告訴記者。
在山東沂源,沂蒙黑山羊獲地理標志認證后,南方某省一公司欲出價上千萬元購買該縣注冊的“沂蒙黑山羊”商標時被婉言拒絕。沂源縣的領導認識到,在保護好有形資源的同時,還必須保護好無形資產。沂源縣畜牧業局局長房師玉說,沂蒙黑山羊已經被確定為全縣畜牧業發展的重頭戲,將充分利用這一地標開發畜牧產品市場。之所以千萬元不賣“沂蒙黑山羊”商標,不單單是因為其隱含的無形價值和升值空間,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商標是屬于全縣人民的。
沂蒙黑山羊屬典型的草食家畜,是在山東山區自然條件下形成的一個地方優良山羊良種。沂源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有大小河流1500多條,水質良好,山頭達2000多個,境內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獨一無二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得這里成為黑山羊絕佳的生存之地。
據了解,沂源黑山羊是該縣固有優勢畜種,具有抗病耐粗飼、適應性強、體質健壯、善攀登、適宜山區放牧的特性,可終年放牧。其肉營養豐富,肉質柔軟易于消化,一般健康人可消化羊肉中粗蛋白的90%以上,脂肪98%以上。含脂肪比牛肉多2倍,熱量超過牛肉1倍多,含鈣量比牛肉多50%,和豬肉差不多,含鐵質比牛肉多1倍多,比豬肉多4倍,膽固醇含量低,并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肉食中的佳品。
沂源旮旯牧業有限公司的沂蒙黑山羊擴繁場坐落在沂源縣西里鎮薄板臺村南山上,該擴繁場集沂蒙黑山羊繁育、飼養、銷售于一體。在擴繁場采訪,該公司董事長王兆永告訴記者:“過去,黑山羊主要是農戶分散養殖,缺少技術,管理不科學,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差,尤其不利于種質資源保護。我們公司于去年建成并運營,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在全面掌握黑山羊管理技術的同時,向周邊農戶傳授技術,發揮示范作用,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建立合作社,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
在這里,筆者看到,擴繁場內有標準化羊舍和專門的飼料加工設備,四周山巒起伏、草木蔥郁,成為放養黑山羊的理想之地。“公司總共承包山場800多公頃,目前存欄300多只,明年可超過1000只,計劃兩年內擴建繁育場并將黑山羊存欄量擴大到上萬只。”養殖場場長董玉明說:“我們精選好的品種,用專門的配方飼料,采取飼喂和放養相結合。放養能提高黑山羊種質,改善肉質,產品營養更豐富、口感更好。”
沂源的名牌菜肴——“大鍋全羊”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關鍵是采用了沂蒙黑山羊作為肉源,產地認證讓消費者有了信心。目前,全縣年出欄沂蒙黑山羊40余萬只,真空包裝的沂源“大鍋全羊肉”賣到了240元/千克,是普通羊肉的3~4倍。董玉明給筆者算了一筆賬:黑山羊生產周期一般為3年,市價為40元/千克左右,一只毛收入1200元,去掉飼料成本及人工費等,養殖一只黑山羊純掙500多元。“下一步,通過實施沂蒙黑山羊保種選育及產業化開發項目,沂蒙黑山羊的升值潛力和升值空間巨大。”受益戶王兆永這樣說。
在沂源,像董玉明、王兆永這樣增收的農民還有很多,這源自沂源縣建立了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實施技術指導,組織訂單生產,簽訂回收合同,形成了集保種、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全縣現有羊50多萬只,其中黑山羊占到了這一總數的85%以上,因為創出了品牌,產品一直供不應求,深受市場青睞,成為山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原載《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