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隨著新課程的深化,“有效教學”成為了出鏡率最高的名詞,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而言,有效教學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筆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必須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應該是學生主動的、高效率的學習,有效不僅僅表現為知識的獲得,還應該包括學生學習經驗的積累和方法的不斷優化,學習情感的升華等等,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際.
一、影響生物教學有效性的學生因素分析
1.學習動機水平
學生想不想學習高中生物?想達到怎樣的目標?這是學生生物學習動機,有強烈學習欲望,并自我定位較高學習目標的學生往往高中生物學習動機水平較高,會更為勤奮的學習高中生物知識,在解決生物問題時,思維更為嚴謹.那么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是怎么形成的呢?
通常情況下,一個學生生物學習的成就動機對其生物學習水平影響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考試成功”,一部分來自于教師的肯定和激勵.
2.學習態度
在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和行為對學習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我們不難發現在現實教學實踐中,嚴厲一些的老師,學生在該學科的學習時態度更為端正些!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施加壓力對學習態度有積極作用呢?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習態度本身就是學生內在的情感傾向,正向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會端正,給學生施加壓力和不斷地強調生物學習的重要性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不過很有限,對于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也是短暫的,那么學習態度如何培養呢?筆者認為還必須從學生的喜好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改進方法,調節自我的學習行為,找到適合自己能夠有效提高生物學習成績的方法,并將這種方法沉淀下來,堅持實施到日常學習中形成習慣.
3.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度應該是很高的,興趣是學生生物學習中最為活躍的成分,是推動學習內在的驅動力,興趣從何而來?
有部分學生本身就喜歡生物知識,喜歡生物課,上生物課表現為很愉快、很興奮.
不過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生物學習興趣是需要激發和調動的,生動的、直觀的生物、生命現象能夠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有趣的生物學史、新奇的生物也能吸引學生的眼球,生物現象的研究源自于生活,我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設置上要注重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既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給學生以親近感,容易引起學生認知共鳴,達到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提出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學習的價值.
4.學習策略
有效的學習應該有適合自己個體發展的學習策略所支撐的.那么什么是高中生物學習策略呢?特點怎樣?
所謂學習策略是學生在高中生物知識學習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習有效性和考試成績而主動采取的對自己學習進程的調控行為,具有動態性,貫穿于高中生物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習進程具有未知性,所以學習策略是復雜的和跨學科遷移性,不是機械地運用,也不是簡單地將原有學習策略直接遷移,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策略可以具有多元化,統計學研究表明,越是生物學習成績差異、學齡差異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均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習策略或內隱于學生學習行為之中,或外顯出來,都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主體化有效教學的途徑——情境化探究課
1.情境化探究課的流程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類似于知識收納箱,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對于為什么會想到這樣去做,又為什么要這樣做,全然不知,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生物學素養的提升,從生物學史的發展來看,任何一個知識、方法都是科學家在實踐中觀察、分析、總結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本身就具有一個“探究”的過程,我們的生物課教學不可能讓學生回復到從科學家從無到有的發現過程,那個太漫長了,不過我們應該創設科學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探究,在互動探究的過程中接近主要的知識及其所包含的科學元素、科學精神,同時自己發現規律的過程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感,實現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圖所示.
2.案例——“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的探究活動
明確研究課題:“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
(在確定研究課題時,可以引導學生讀書了解與研究課題相關的知識內容和要求,從校園環境出發,討論校園里是否有鼠婦.)
活動要求:要求學生針對研究課題,提出子問題,進一步考慮如何實施探究.
互動探究過程:
(1)學生提出探究課題:從水、光、溫度、土壤和空氣等對鼠婦的影響提出問題.例如,水的多少對鼠婦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土壤板結對鼠婦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2)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作出有關假設,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法.
(3)分組實驗:捕捉鼠婦,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制作簡單的實驗裝置,實驗,觀察記錄.在實驗中,組內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如果實施有困難,也可以進行組間交流,教師追蹤整個實驗檢查,從宏觀層面給以指導.
(4)小組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內部交流的形式,各組匯集實驗情況.
(5)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討論會綜合各種非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最后可以將問題引向生物因素對鼠婦的生活的影響上去.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或是給學生展示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實現對知識全方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