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美國是個發達國家,按照過去的情況,對于過了60歲和已經退休的父母來說,應該是好好享受人生的時候了。不過如今的現實情況是,不少人依舊負擔沉重,不僅要資助他們的成人子女,甚至還要考慮和承擔孫輩的教育費用。同時,早年按揭下的房貸依然壓得不少老人喘不過氣來。
負擔之一:
經濟不景氣,對子女實施資助
美國全國政策分析中心2014年1月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65歲至74歲的退休者中,有不少人還在給子女、甚至是第三代支付學費,包括他們就讀大學、以及上公立、私立幼稚園、初中和高中的學雜費用,有的人為孫子或孫女開設多個大學儲蓄賬戶,有的則是子女大學學貸的共同簽約人,因為子女無力償還貸款。雖然在2012年這部分開支只占到他們總支出的0.5%,但是比1990年增長了14.3%,是退休者所有支出中增長最快的一項。
路透社的報道也指出,有43%的60歲以上、不再工作的父母仍舊資助成人子女支付帳單,而這也意味著年長者進入一個危險的階段,他們資助子女的錢不是靠最近賺來的,而是從他們一輩子積蓄中拿出來的。
這種現象的背后是經濟不景氣、就業困難、以及學貸越來越普遍等因素,像2012年貸款讀書的大學生畢業時平均欠下2.94萬美元學債。提供該數據的皮尤民調中心社會趨勢研究主任帕克指出,雖然家人互相扶持彼此是應該的,但是沒有收入來源、卻一直花錢的狀況將充滿經濟壓力。
家長和孩子們應該有意識地扭轉和改變這種狀況,畢竟老人的儲蓄是有限的、遲早會花完的。北卡羅來納州財務規劃專員謝爾瑞德表示,家長應該分清幫助孩子和使孩子能夠自立的區別,以及了解他們這樣做對未來養老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而南緬因大學心理學家波爾緹尼則建議家人之間應該共同商討一個整體計劃,對彼此的財務狀況透明化,從而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和商量,擔起自己的責任。
根據皮尤民調中心2013年1月發布的調研報告,上有需要照顧的年邁父母、下有還沒能自立的成人子女的40歲至59 歲人群最苦。這些人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境地,成為“上下夾擊”的“三明治世代”。
該調研在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之間對全美2511位“三明治世代”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近48%的40歲至59歲的“三明治世代”在過去一年中曾經至少給自己一位成人子女提供過經濟幫助,而為子女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的父母有27%;相比之下,只有21%的“三明治世代”在過去一年中給他們65歲以上的父母提供某種經濟資助;還有15%的人需要同時資助父母和成人子女。
調研還發現,雖然從資助對象上,“三明治世代”更傾向于子女,但是公眾普遍認為應該給予年邁的父母更多幫助,有75%的人認為子女有責任資助有需要的父母,相比只有52%的人認為父母應該資助成人子女。
負擔之二:
老賬還不完,依然愁房貸
有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退休族將錢花在房貸利息上,而且信用卡債數額也越積越多。專家建議退休族當厘清各項支出,適時控制消費,對財務狀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避免一堆糊涂賬。
美國全國政策分析中心2014年1月的報告顯示,如今有越來越多65歲至74歲的退休族還在支付房貸,有房貸的退休族比率從1989年的21%上升到2010年的37%。不僅如此,從總體開銷看,65歲至74歲的退休族花在房貸利息的比率也比過去要高,2012年的房貸利息達到總開銷的4.3%,高于1990年的2.7%;而75歲及以上的老人花在房貸利息的比率也比過去高,從1990年的年的0.7%上升到2012年的2%。
報告指出,過去幾年的房貸利息達到歷史最低,使得不少長者貸更多款來買房子,并延長還款時間。而有關房子的開支成為總開銷中最多的一項,包括維修、財產稅、保險和貸款利息,其中54歲至74歲群體的這部分開銷達到32.8%,75歲及以上的老人則達到36.7%。
報告還指出,65歲至74歲的退休族還比過去面臨更多的信用卡債,特別是用信用卡來購物,相比1989年的人均2100美元的卡債已經激增至2010年的人均6000美元;而75歲及以上的老人卡債也驚人上升,1989年時因為債務較少還無法統計,但到2010年時已經迅速增加至人均4600美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也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的65歲以上老人背負債務度日。聯準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老人人均債務達到5萬美元,比2001年整整增長了83%。
專家們建議退休族應當有計劃的開銷,列出清單包括多少支出在房子上、信用卡債、醫療保險、交通等,從而避免過度消費,適時控制支出。當然如果儲蓄有限,則可以考慮開源,思考是否有其他賺錢的途徑來彌補支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