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壽院士獲永久小行星命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黎介壽,4月25日接過國際小行星中心“黎介壽星”的命名證書、照片和運行軌道銅牌,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90歲高齡的黎介壽是國際著名普通外科學家、醫學教育家、亞洲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開拓者、我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臨床營養支持的奠基人。
斯圖亞特·帕金獲得芬蘭“千年科技獎”
《科技日報》5月7日,英國物理學家斯圖亞特·帕金獲頒芬蘭技術科學院評選的2014年“千年科技獎”,獎金100萬歐元,以獎勵他在大幅擴展計算機硬盤數據存儲容量等方面做出的貢獻。與諾貝爾獎不同,芬蘭政府2004年出資設立的“千年科技獎”更加關注技術應用于創新,旨在表彰世界上為提高人類社會和生活質量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人員。
夏軍獲頒國際水文科學獎Volker獎章
《科技日報》消息,近日,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Dooge-Nash國際水文科學大會上,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主席Hubert Savenije宣布,由國際水文科學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聯合頒發的“2014年國際水文科學獎Volker獎章”授予中國科學家夏軍,以表彰他在國際水文科學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獲此殊榮。
葉嘉瑩古典詩詞名家迎九十華誕
《中國科學報》5月10日消息,著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葉嘉瑩九十華誕慶祝會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開大學舉行。活動到場嘉賓除了作家白先勇,還有前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臺灣中央大學”教授汪榮祖、詩人席慕蓉等眾多學界名人。
發明抗震樓梯?大學生獲專利
揚州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的一項大學生研究成果“抗震樓梯”日前獲得國家專利。“抗震樓梯”是不與樓房墻面連接的懸掛式樓梯,在地震時最多會產生前后左右的晃動,而晃動又不至于讓其“散架”;在材料選擇上,“抗震樓梯”采用了名為LVL的新型材料,該材料密度小能承受的力大,減小了樓梯自身晃動時向下斷裂、墜落的幾率。
白春禮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世界著名學術機構英國皇家學會日前公布新當選會員名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為外籍會員。白春禮目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丹麥皇家文理學院、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德國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學院榮譽院士等10個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