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斌 張精斌 施阿三 俞俊沄
摘 要:建筑物外墻面磚時常會出現空鼓、脫落、甚至滲水等質量問題,如外墻面磚高空墜落還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可能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嚴重的外墻滲水不會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本文通過在施工實踐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分析,總結了防止外墻面磚空鼓、脫落、滲水的通病的一些經驗體會,供建筑界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外墻;空鼓;脫落;滲水;膠粘;填縫;養護;檢驗
房屋建筑質量涉及到千家萬戶,作為百年大計,應該是質量第一。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交付后,經常發現外墻面磚出現空鼓、脫落、甚至滲水等質量問題,不僅影響了建筑物的美觀、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而且建筑外墻面磚高空墜落還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傷害和損失。因此,施工過程中如何嚴把質量關,解決外墻面磚的質量通病,防止外墻面磚的空鼓、脫落等質量問題,成為我們工程技術人員的一個現實課題。為此,我們結合在湖州施工的美欣家園8萬㎡及清麗家園15萬m2等工程的采用外墻面磚的情況,通過詳細分析、質量攻關,使外墻面磚質量基本上達到不空鼓、不脫落、不滲水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外墻面磚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和防范技術措施,總結以下,供各位同行參考。
1.外墻面磚施工中產生空鼓、脫落、滲水,在施工方面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外墻基層抹灰時,基層處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一次性抹灰厚度較厚時沒有分層進行施工,梁、柱部位砼基層沒有提前刷漿,刷漿用的膠水不準確,以及在刷漿后沒有進行保養,填充墻與砼梁和柱之間在粉刷時沒有按規范要求貼鋼絲網或纖維網及在墻式砼梁柱上搭接寬度不夠。
(2)外墻面磚貼面時,砂漿基層面層未清理干凈及澆水養護。未使用專用膠粘劑、界面劑和填縫劑。拌后的膠粘劑、填縫劑沒有及時用完,停放時間過長后再次使用。外墻面磚未進行隔夜浸泡,以及面磚鑲貼時飽滿度不夠。
2.外墻面磚基層抹灰工程的質量控制不嚴,主要存在下述情況:
(1)抹灰前的基層處理是確保抹灰質量的關鍵之一,因此必須認真做好。例如砼磚墻基層表面的砂漿殘渣、污垢、隔離劑油劑、泛堿等必須清除干凈?;炷良袅蛄?、柱上螺栓洞必須堵塞防止滲水。
(2)抹灰前墻面必須澆水,一般磚墻要求水滲入磚面8mm~10mm左右,對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由于材質關系,存在吸水速度慢、滲水性差等原因。因此要提前兩天進行澆水,并且每天澆水兩道以上才能達到要求,另外,對整體澆水還要從施工季節、氣候、濕度和室外操作環境進行一定的調整。
(3)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漿要符合質量要求,砂漿在拌制后要在三至四小時內使用完,對于沒有用完的應重新加料進行攪拌,在確保砂漿的粘結強度后方可使用。
(4)對于抹灰厚度在3~5cm之間的,在抹灰時應在中間掛鋼絲網分層進行,每層的厚度控制在1cm以內。對于在3cm以內的按分層進行直至抹至灰餅平,每層厚度控制在1cm之內。如果厚度較厚時,一次性抹砂漿收縮容易產生裂縫及空隙。
(5)由于砂漿在墻體及混凝土砌塊基層上的收縮率不一致,容易在墻體和混凝土砌塊梁柱之間產生裂縫。為此,一般宜采用在磚墻上先刮一次3~5mm底糙,如混凝土表面較厚必須提前刮兩遍糙,在底糙與磚墻面基本平整后,再進行統一的全墻面刮糙,同時在抹灰前應在墻體與混凝土梁柱的之間先貼好鋼絲網或纖維網,要求鋼絲網或纖維網在墻體與砼梁柱上的搭接寬度不小于25cm,以限制由于二種不同墻體收縮率不一致,可能產生的裂縫。
3.外墻面磚鑲貼時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外墻粉刷層面層表面拉毛殘存的砂漿、積灰、油漬等應清洗干凈,粉刷層應專人澆水養護。并檢查門窗洞口與主墻交接處是否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在檐口、腰線、窗臺、雨篷等處已留出流水坡及滴水線等情況。
(2)外墻面防水層施工時,應特別注意施工質量,稍不注意將會造成面磚大面積空鼓及脫落。其防水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現場抽樣復試報告,且必須符合JC/T894-2001標準。施工時防水材料除了須與面磚粘貼材料進行相溶性試驗外,還須特別強調的是注意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分I型和II型二種,其性能和適用部位大不相同,I型斷裂伸長率遠好于II型,I型符合外墻溫差影響較大極易產生裂縫的要求。因此,要求I型粘貼強度在0.5Mpa以上,滿足外墻磚粘貼強度大于0.4Mpa要求。防水層不宜過早施工且不宜大面積施工,應在貼面磚前半天至一天內進行,否則時間長造成防水層積灰、污染等,也同樣容易引起面磚空鼓、脫落。
(3)外墻貼面時,應檢查飾面磚及配套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嚴格進行現場抽樣復檢,特別要求復檢的是影響外墻質量安全的性能指標,包括外墻面磚的單位面積重量、厚度、吸水率以及膠粘劑、填縫劑、界面劑等配套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標,禁止現場配制膠粘劑和填縫劑。
(4)鑲貼面磚前,首先將面磚清理干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凈后使用。一般要求分區分段鑲貼,在鑲貼每一分段區塊內的面磚時,均要求自下向上鑲貼,面磚背面用專用膠粘劑,厚度為6~10mm,貼上后用灰鏟柄均勻敲打,面磚周圍擠出灰漿為宜,膠粘劑要做到隨拌隨用,調好的膠粘劑必須在2h內用完。
(5)面磚鑲貼完第二天,要用專用填縫劑,沿著水平和豎向二個方向在面磚縫上均勻涂壓填縫,填縫應連續、密實,并用較干的布將面磚上擦干凈,最后用鎦縫鉤子將磚縫抽壓圓光成八字縫,八字凹縫深度為1~2mm左右,要壓實、壓平,縫邊清晰,當日勾縫,次日應及時灑水保護,連續三天以上。
4.外墻面磚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分析和防止方法:
(1)空鼓脫落掉磚現象:基層處理不到位,可能導致墻面與底灰、底灰與面磚粘貼質量問題。防止出現空鼓現象,這就需要認真做好基層處理,墻面濕潤要透,每道工序要做到位。在外墻面上,必須每層留置分格縫,防止由于熱脹冷縮而造成面磚大面積起鼓現象。要注意砂漿飽滿度,粘貼時一次性擺好位置,不能定漿后再去挪動面磚,因此需要熟練工人操作。養護不好也是空鼓原因之一,夏季施工,氣候干燥,也會造成過早失水,影響強度的正常發展,所以面磚貼完應及時灑水養護,可以有效地防止空鼓掉磚現象。
(2)外墻面磚滲漏水現象:如面磚的吸水率較大,超過標準要求,則含有大量的水份的面磚會通過不密實的抹灰層和砌體中的毛細孔向內滲透,當面磚鑲貼時底灰厚度、飽滿度不足時,如僅在面磚中心部分有砂漿其余部分空無時,也會造成外墻面磚滲漏水現象,就會使面磚與墻面之間形成一個儲水囊,水份通過毛細孔滲入墻內。因此,應嚴格控制好面磚材料質量以及施工質量,強調施工操作工藝。如施工時,在窗臺和外墻腳手架洞眼補砌時,僅用磚塞進去后表面抹上砂漿,未達到施工規范要求,容易造成水滲入到室內,所以對窗臺部位和腳手架洞眼位置,宜用C15混凝土澆筑和填嵌密實。在鋁合金門窗安裝后,要及時按設計處理好窗框與墻體縫隙,再用硅膠對窗框四周進行打膠,并進行淋水試驗,直到試水不漏,防止留下滲水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