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柳,沈蘭萍
(西安工程大學 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 西安710048)
經紗上漿是紡織品在織造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漿紗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織造的難易程度及成品的質量優劣.傳統漿料主要有淀粉、PVA、聚丙烯酸類漿料.PVA性能優良,其應用解決了漿紗中的許多問題,但對環境污染大,不易自然生物降解[1].近年來,隨著行業的不斷引導,紡織技術的持續發展及企業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無PVA上漿概念正逐步成為現實[2].變性淀粉作為原淀粉的升級產品,不僅彌補了淀粉類漿料上漿性能的不足,同時彌補了長期以來以PVA為主漿料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具有卓越性能的變性淀粉得到了各生產廠家的青睞,變性淀粉具有巨大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3].
我國變性淀粉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現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如產品品種少且多為單一改性,工藝落后,特別是基礎理論研究偏少.本文通過對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的基本性能、漿膜性能、漿紗性能的綜合測試和分析,給出客觀評價,以便對環保漿料的上漿性能研究提供參考.
(1)材料 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普通變性淀粉、固體聚丙烯酸、PVA-1799、14.6tex純棉紗、13tex滌棉紗等.
(2)儀器 水浴鍋、YT821漏斗式黏度計、HWS-250型恒溫恒濕箱、YG171A型毛羽測試儀織物強力儀、Y731型紗線耐磨儀、ASS3000型全自動單紗漿紗機、HD021N電子單紗強力儀等.
1.2.1 漿料與漿液 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基本性能包括外觀、氣味、含水率、水溶性、pH值.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液性能包括:(1)黏度、黏度熱穩定性:調制700mL質量濃度為6%的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液,勻速攪拌,恒溫水浴加熱至95℃開始計時,每0.5h測一次黏度值,保持恒溫3h,共測6次.在保溫1h時測得的黏度值即為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的黏度值.黏度熱穩定性(%)=1-黏度波動率(后5次測定的黏度值極差與95℃保溫1h測定的黏度值的比值即為黏度波動率).(2)漿液黏附力作為漿液的一項重要指標[4],反映了上漿后經紗的可織性.實驗方法:(a)配置質量濃度為1%的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液1 800mL,置于2 000mL燒杯內,加蓋后放入95℃恒溫水浴鍋中保溫30min,使漿液溫度保持恒定,待用;(b)按要求選取粗紗(一組為純棉紗條,一組為滌棉紗條),將粗紗條輕繞在鋁合金框架上,注意纏繞時不能使其有伸長,待用,每次實驗粗紗條30根;(c)將燒杯中的漿液倒入水浴鍋鋁制方盒,并將試樣框架浸入方盒,加蓋保溫,注意保證浸漬的均勻性,按下秒表計時5min,將紗線取出剪開懸掛晾干;(d)將晾干的試樣從框架上剪下,在織物強力儀上測試上漿后粗紗條的斷裂強力,并計算斷裂強力的平均值,即漿液黏附力[5].
1.2.2 漿膜 目前常用的制備漿膜的方法為澆鑄法.具體操作過程如下:(a)制備質量濃度為3%的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液200mL,在水浴鍋中加熱至完全溶解(1h左右),放置溫度為50℃左右;(b)將聚酯薄膜洗凈放置在桌面上,注意矯正其水平,薄膜下無氣泡;(c)將漿液慢慢倒在玻璃板上,并用玻璃棒來回調整漿液流向,使漿液基本鋪滿在原定范圍內.本次實驗制作2個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膜,每個漿膜需要35mL漿液予以澆鑄.待所有漿膜自然風干成膜后,仔細把漿膜從玻璃板上剝下,即為實驗所需的漿膜.(注:夏季空氣干燥,在漿膜完全成型后,放入HWS-250型恒溫恒濕箱中調整濕度,避免漿膜干裂)
(1)厚度測試.將厚度儀調零,把漿膜置于厚度儀夾持面中間,緩慢轉動旋鈕使加持面加持漿膜,在表盤上直接讀出數據.注意選擇較為平整的地方進行加持,并且在加持漿膜時切勿用力過大避免漿膜產生碎裂.
(2)水溶速率測試.將漿膜裁成長30mm,寬10mm的長條,沿長度方向在中間畫一直線;然后將漿膜條浸入80℃的水中,待水平面和漿膜中間直線重合時,快速按動秒表開始計時,直到浸沒水中的一段漿膜斷脫,再按下秒表終止計時,秒表顯示的時間即漿膜的水溶速率.反復10次,求平均值[6].
(3)強力測試.將漿膜剪成長≥100mm,寬5mm的漿膜條10條,在南通宏達HD021N型單紗強力儀上測試,調節機器隔距為100mm,將漿膜條夾在上、下夾頭上,開動機器拉伸漿膜條,并記錄數據.
(4)耐屈曲性測試.將漿膜剪成長25mm,寬5mm的漿膜條10條,用夾子固定,成直角手動反復屈曲,記錄漿膜斷裂時的次數,即漿膜的耐屈曲性.
1.2.3 漿紗性能 為了對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有一個綜合性的了解和評價,并研究其取代PVA漿紗的可行性,將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和PVA分別與變性淀粉、固體聚丙烯酸進行配伍,配方見表1.

表1 漿料配方
分別調制質量濃度為10%的配方1、配方2漿液各700mL.將煮好的漿料倒入提前預熱好的ASS3000型小樣漿紗機中,對14.6tex純棉紗上漿,上漿工藝參數見表2.
(1)漿紗毛羽.實驗使用YG171A型毛羽測試儀,紗線通過速度為30m/min,每次測試紗線的長度為1m,共測30組,取平均值.
(2)漿紗耐磨性.漿紗耐磨性是漿紗質量的評價指標之一[7],實驗在Y731型紗線耐磨儀上進行.漿紗增磨率(m)計算公式為

式中 m為漿紗增磨率(%);mj為漿紗磨斷次數(次);m0為原紗磨斷次數(次).

表2 上漿工藝參數
(3)漿紗強力.漿紗增強率、減伸率的大小對織造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較大的影響,通過對比原紗上漿前后的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可以了解漿紗物理性能的變化,作為改進漿紗工藝、提高漿紗質量的參考依據[8].實驗使用南通宏達 HD021N電子單紗強力儀進行測試,試樣夾距為500mm,拉伸速度為500mm/min,共測30組.
(4)漿紗退漿率.采用氫氧化鈉退漿法.漿紗在退漿時,紗線表面的部分纖維會脫落,因此在計算退漿率時,必須考慮紗線毛羽損失率[9].計算公式為

式中 S為退漿率(%);W0為試樣退漿前干燥質量(g);W1為試樣退漿后干燥質量(g);β為毛羽損失率(%).
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為白色無異味粉末,在92℃時完全溶解,含水率為12.88%,pH為6.5,屬于綠色環保漿料,對環境無污染.
(1)黏度、黏度熱穩定性 不同保溫時間下,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黏度測試結果見表3.根據計算可知,其平均黏度為6.9s.黏度穩定性高達98.55%,有利于提高上漿質量.
(2)漿液黏附力 根據1.2漿液黏附力測試方法,對純棉、滌棉紗進行上漿并測其斷裂強力及斷裂伸長率.測得純棉紗的平均斷裂強力為51.29N,平均斷裂伸長率為8.24%;滌棉紗的平均斷裂強力為61.55N,平均斷裂伸長率為12.31%.因此,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更適用于滌棉上漿.
漿膜性能直接影響到漿紗耐磨和漿紗毛羽等性能指標,從而影響漿紗質量和紗線的可織性[10].漿膜各項指標的測試結果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膜完整且光滑,透明度好,漿膜較薄,水溶性較好,有利于退漿,斷裂強力較好,耐屈曲次數高達978次,說明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在復合變性過程中,分子間作用力有所增加,使漿膜柔韌,彈性好.因此,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有利于漿紗獲得承受織造過程中各種外部機械作用的能力,提高漿紗的可織性.

表3 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黏度測試

表4 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膜各項指標測試結果
漿紗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漿紗的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對比配方1和配方2的漿紗效果,配方2漿料的毛羽降低率和增磨率都優于配方1.但從增強率來看,加入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的漿紗的增強率小于加入PVA的漿紗.

表5 漿紗性能測試結果
(1)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料為白色無異味的粉末,在92℃時完全溶解.
(2)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漿液的黏度值穩定,有利于上漿,成膜性良好.
(3)用GS氧化交聯變性淀粉取代PVA能有效減少紗線毛羽,提高增磨率,可滿足純棉紗上漿要求.
[1]沈艷琴,武海良,錢現,等.PEO-酚醛樹脂絡合物改善淀粉漿液性能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0,24(6):713-717.
[2]王繼征.100%環保上漿難度在哪兒[N].中國紡織報,2013-11-19(5).
[3]章毅鵬,廖建和,桂紅星.淺析我國變性淀粉的應用現狀[J].中國糧油學報,2007,22(6):179-184.
[4]祝志峰.漿料黏附性能概述[J].棉紡織技術,2006,34(2):28-31.
[5]谷文靜,武海良,沈艷琴.比黏附力法測試漿液黏附力的方法[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2,26(5):568-570.
[6]湯一辰,沈艷琴,武海良.幾種膠粉用于滌棉紗漿紗性能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2,26(5):571-575.
[7]佟昀.提高漿紗耐磨性是降低斷頭的根本途徑[C]//第六屆全國漿料和漿紗應用技術研討會文集.西安:全國科技信息中心,2006:187-189.
[8]周永元,洪仲秋,萬國江,等.紡織上漿疑難問題解答[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17-205.
[9]趙金龍,沈蘭萍,舒大武.木棉/棉混紡紗漿料配方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3,27(1):20-22.
[10]沈艷琴,武海良,周丹.檸檬酸氫二銨改善淀粉漿料成膜性的研究[J].棉紡織技術,2012,40(7):40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