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科
摘 要 在電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擾接地的設計與應用,作為其正常運行的基礎工作,設計與研發的質量,與抗干擾設備的性能、使用效果與操作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電子通信工程領域的接地技術作為影響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性能的主要因素,加大設備抗干擾接地的設計與優化,是提升電子通信工程設備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文章以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為研究對象,就抗干擾接地設計與優化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 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有效設計
中圖分類號:TN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8-0153-01
隨著我國電子產業的不斷的發展,各種電子通信工程的接地質量,成為人們關注的技術熱點之一。這是因為良好的接地質量,是提升電子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同時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為電子工程設備操作人員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這也是各種抗干擾接地技術快速研發與使用的原因。基于此,本文以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抗干擾接地的有效設計為研究對象,展開了分析與討論。
1 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的原理
針對電子通信工程設備來講,如果其地線處在一個等電位值的時候,表明內部沒有電壓,也就不會有電流通過,所以這個時候設備是相對安全的。但是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電子通信工程的地線作為信號源回流的一個必經之路,就會使得地線里面不同位置會由于阻抗的客觀存在,而出現不同的點位。如果這個時候接地的方式不合理,地線就會產生一定的電位差,對電路的正常工作產生不良的干擾,所以,加大對電子設備抗干擾接地措施的優化,是保證地線為等電位正常工作的基本方式。但是因為電子通信工程系統的復雜性、干擾因素的多樣化等因素的影響,要想有效的提升抗干擾接地的質量,需要遵循下面幾點原則:①信號測量裝置與信號源地面連接一定要規范科學,特別是模擬信號的地線走向、面積、連接等要與實際要求相一致,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電子通信系統的抗干擾能力。②負載地線、繼電器、驅動電機等噪聲地線一定要與其他地線呈分開位置,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電氣絕緣途徑來實現。③為了有效的避免模擬信號最小程度上受數字信號干擾的問題,要盡可能的對地線進行分別設置,并實現兩者公共點控制在同一個上面。
2 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抗干擾接地有效設計的策略
在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設計的過程中,有多種抗干擾接地的方法與技術可供使用,這其中降低地線阻抗使用的較多,但是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消除地環路的干擾與影響,通過科學與有效的設計,來提升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抗干擾接地的設計效果,提升電子通信工程設備的工作狀態和質量。
1)降低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接地的電阻。由于地線阻抗會導致地線不同位置產生不同電位差,而影響電子通信工程電路可靠運行的水平,因此基于對點接地以降低阻抗,成為提升電子通信工程設備抗干擾能力的有效防范。因為地線阻抗與電阻與電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需要分類進行分析。相關的實踐和研究表明,電感作為高頻電路地線阻抗的影響因素之一,其數值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地線長度的直接影響,而電感值的計算是可以有據可循的,例如:圓截面導線則是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的,其中s代表導線長度,d代表
導線直徑。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保持導線截面積一定,與片狀導線,圓截面導線具有較大的電感值,所以盡量在高頻電路系統中采用多點接地策略以縮短導線長度,最大程度上使系統所有的接地點都可以經地線連接到最合適的接地位置。而且要盡量使用銅片地線進行連接,以最大程度上實現地線阻抗的降低。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注意多根導線之間要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但是在低頻電路地線阻抗設計與使用的過程中,電阻大小對其效果的發揮起著直接的作用。一般直流電地線電阻值是按照R=ρS/A計算的,其中S指的是一個導體長度,A指的是地線自身的橫截面積,可見保持地線長度和材質不變,通過增大A可通過減小地線電阻實現地線阻抗的降低。而針對交流電來講,很容易在趨膚效應的影響下,造成導體表面電流集中問題,從而使得橫截面積縮小,地線電阻增加,這個時候電阻是以計算的。因此,可以通過兩個公式合并計算而得出最佳數值。根據實際情況增大導線和地線的橫截面積可減小地線電阻進而降低其
阻抗。
2)最大程度上降低地環路的干擾。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抗干擾接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地線阻抗,而且實踐也證明了了電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擾設備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因為多點接地方式客觀存在的衍生環路,與電子元件與接地平面間電容分布,導致了電流在經過電容時產生接地回路問題的時候,地線會出現一定的電壓,而這個時候地環路的特征使得其很容易就受到電磁感應等因素的干擾。這種情況下,在電磁場的強度達到一定臨界值的時候,就會使得感應電壓增大,而對局部的電路與設備的兼容性帶來不同程度的威脅。因此,有效的解決地回路的影響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實踐消除地環路影響的時候,可通過使用光耦合器、共模扼流圈等專業設備,進行電流的抑制或者切斷。同時對于低頻電路,可以通過使用平衡電路原理有效的降低地環路對電子通信設備的影響。也可以將接地點數量、位置進行合理的定位與確定,實現放大器與信號源的有機協調。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電子通信工程的信號源與地面實現有效的隔離,弱化地環路的結構特征,表面負載對地線電位差異的干擾,實現對電流影響的有效控制。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電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擾接地的設計與應用,作為其正常運行的基礎工作,設計與研發的質量,與抗干擾設備的性能、使用效果與操作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的抗干擾接地的有效設計與使用效果,需要各類參與人員設計與使用水平的有效提升,這是保證電子通信工程安全可靠運行的基礎,要求通過高度的責任感與專業的工作態度進行設計與優化,在實踐不斷檢驗的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出電子通信工程抗干擾接地設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梁振光.變電站電磁騷擾耦合路徑分析[J].高電壓技術,2008(11).
[2]安霆,劉尚合.基于BLT方程的電磁干擾建模[J].高電壓技術,2007(12).
[3]柴焱杰,孟丁,李建軍,李釗.復雜電子系統強電磁脈沖效應研究[J].無線電工程,2011(01).
[4]謝鵬浩,劉尚合,譚志良.典型雷達系統的電磁拓撲初步分析[J].現代雷達,20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