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蘭+綠洲
豬肉是我國大多數民眾的主要肉食品,幾乎是每個家庭每天都不可或缺的餐桌上之物。近年來,養豬的效益受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的影響而震蕩不已,也讓不少養殖戶暈頭轉向又束手無策。養豬業早已走出了農戶散養賺油鹽錢的“小、散、亂”的養殖模式,而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是當今的基本特征。養殖戶要取得較好的效益,到底應避免哪些誤區,又該如何理解適度規模的含義,在不同階段飼料的配置又該注意哪些方面,防疫領域有些什么高深知識,帶著這些生豬養殖戶最為關切的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廣東旺大集團江西動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飼料專家黃堅。現將采訪內容摘要刊登如下,供養殖戶參考。
記者:黃總,近年來,養豬業效益起伏很大,不少人對從事養豬業是既怕又舍不下,請問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黃堅:最近幾年,豬價行情確實存在著效益起伏的現象,并且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波動周期頻繁,以前是2~3年一個波動周期,現在甚至縮短到1~2年一個波動周期;二是波動幅度大,以前往往是在1~3元/公斤的幅度內波動,現在是在3~4元/公斤的幅度內波動。 我認為,波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受國際飼料原料行情的影響,尤其是豆粕、玉米等,被幾個大企業壟斷,造成這類原料價格大起大落。眾所周知,養豬的成本70%來自飼料,所以,養殖成本起伏不定,造成養豬效益起伏也很大。
2.豬疾病高發和豬場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仔豬成活率不高。目前我國母豬年存欄4700萬頭左右,年出欄肥豬6.7億頭左右,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肥豬14頭左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肥豬24頭(丹麥甚至達到30頭)的水平。大量的成本被高死亡率占據,所以,成活率高的豬場效益好,成活率低的效益差;管理水平好的豬場效益好,管理差的豬場效益差。
3.從事養豬業的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高素質的人員管理效益好。反之,效益差。
4.行業規模化的進程加快,使許多理念差、資金少、規模小、管理差的豬場經不起風浪。尤其是行情波動時期,許多理念差的老板只選價格低的飼料而不顧飼料質量,使得養豬效益步入惡性循環軌道。還有一部分豬場,在行情好的時候無風險意識,盲目擴張,一方面造成規模與自身能力嚴重不符,從而影響效益;另一方面,也會因為集中上馬引起豬源過多而引起豬價的異常波動。
5.政策調整的影響。有母豬補貼時,大力發展母豬,造成生產能力過剩;當市場低迷時又大量宰殺母豬,導致生豬供不應求,豬價飆升。
6.部分從業人員存在從眾心理和賭博心理。正因為有較大的市場波動,又誘使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傳統養肥豬的人員成了既怕又舍不下的主要人群。
記者:現在都說要追求規模效益,但規模也有一個適度的問題,如何理解養豬業的適度規模?
黃堅:我國養豬業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20世紀80年代前,自給自足模式——千家萬戶養豬,每家母豬大多1~2頭。
2.20世紀90年代, 專業戶養豬模式——養豬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母豬數量得到大發展,每家養豬專業戶養20~50頭母豬,是這一時期的主流養豬模式。
3.進入2000年后,小規模養豬時代來臨,母豬數量進一步擴大,由于消費水平的大力提升,養豬效益一直較好,每家母豬規模基本在100~300頭。
4.2010年到現在,養殖規模發生了重大變化,進入出現南方以廣東溫氏、北方以河南牧原為代表的大規模化、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養豬時代。養豬業從沒錢人養豬正式拉開了向有錢人養豬的序幕。一家養500~1000頭母豬成為發展主流。
但是,隨著規模化的發展,也帶來了豬價波動更加頻繁、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供應不足、管理滯后等問題,出現了規模越大效益未必越好的現象。因此,我個人認為:
大規模化(2000頭母豬以上)的美國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因為我們沒有大量的土地、水源和污水消納能力以及環保資金投入。而以適度規模(300~500頭母豬)的歐洲模式為主,再輔以少數大規模的養殖模式比較適合中國國情,尤其是根據江西的省情,如果規模在100~300頭,總體投資不大,分攤成本更科學,管理難度也較小,帶來的效益也會相應更好。
記者:對于想進入養豬行業或者已經進入養豬行業的中小規模養殖戶,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黃堅:我對中小規模養殖戶的建議就是:要有好的理念,選好品種,用高營養、高免疫的飼料,自己要學會成本分析與控制,硬件投入要配套,管理要科學細致。
1.成本分析:
(1)中小規模豬場(母豬量200~500頭)成本核算方法:
50公斤的二元母豬1500~1800元/頭,均價1650元/頭。
養到配種體重需要飼料150公斤,約500元。
1500~1800+500=2000~2300元,如三年折舊,折舊費670~750元/年,平均700元/頭。
母豬淘汰費用于抵消(豬舍折舊不計算):水電人工100元/頭,動保用藥100元/頭,公豬成本100元/頭。
繁殖母豬一年用料約1.0噸,按3300元計算,則母豬年使用費約3300+700=4000元。每頭母豬產活仔豬數與小豬出生成本關系如下:
如產活仔豬14頭/年,則小豬出生成本:285元/頭;
如產活仔豬16頭/年,則小豬出生成本:250元/頭;
如產活仔豬20頭/年,則小豬出生成本:200元/頭;
如產活仔豬26頭/年,則小豬出生成本:153元/頭。
(2)規模化豬場(母豬量在500頭以上,有核心群)成本核算方法:
母豬年飼料成本:3300×1.0噸=3300元/頭。
每頭母豬年公豬使用成本:100元/頭。 種豬年疫苗用藥成本:300元/頭(用進口疫苗)。endprint
年固定資產折舊:1500元/頭(含辦公、生活、欄舍、設備等)。
年種豬折舊:500元/頭(有核心群的豬場)。
技術、管理、后勤、福利等:1800元/年(有地區差異)。
年維修、辦公費用:1000元/頭(管理好的豬場可能稍低于該標準)。
年水電、防寒保暖:800元/頭(江西省可能會稍低于該標準)。
綜合以上各項,每頭生產母豬年分攤成本約10000元(如計算母豬淘汰殘值約1800元;技術、維修、水電開支管理到位的可節省2000元左右,即每頭母豬分攤成本在6000~6600元)。雖然規模化豬場母豬分攤成本比中小規模養豬場高,但規模化豬場母豬產活仔數也要多。
根據經驗,豬場效益的高低主要決定于所養豬的品種以及營養、防疫、設施和技術,其中品種的權重要占到50%,飼養技術是最后發揮效益的關系因素。所以養殖戶在母豬品種確定以后,要著力提高母豬的產活仔數并合理提高豬的飼料營養、防疫水平,改善硬件和科學管理。
2.控制好自己的規模,不要盲目賭行情,堅持不間斷的養好自己的豬是關鍵。
3.抓好豬場的基礎管理,不要盲從一些所謂的價廉物美的飼料;養好豬,基礎營養是關鍵,也不要盲從一些所謂的特效動保和神奇的添加劑。有好多中小規模養豬場的老板,在治豬病上十分舍得,而在貴一點的好飼料上卻斤斤計較,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在選擇飼料時要注意一些關鍵指標,如:
玉米:最好用東北或者內蒙古通遼以北的玉米,尤其要注意玉米的霉菌毒素,霉菌含量低的豬消化吸收好,霉菌含量高的(此類玉米一般水分高或發霉后烘干、曬干),不僅豬的消化吸收差,而且還會對豬免疫系統造成破壞。
豆粕:同樣是豆粕,不同的品牌,蛋白溶解度是有差異的。優質豆粕脲酶活性為0.02~0.3,蛋白質溶解度為70%~85%。蛋白質溶解度低于75%的,消化吸收差;高于85%的,豬吃后容易拉稀。
微量元素:用有機高吸收率的有機礦物質,如蛋氨酸鋅(或進口氨基酸鋅)、卟啉鐵(或進口氨基酸鐵)、蛋氨酸硒(酵母硒)等螯合物類的微量元素,比硫酸鹽(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類的微量元素單價高出許多倍。
重金屬的危害:重金屬含量高與重金屬含量低的原料,最終消化吸收與對豬免疫抑制的水平相差十分驚人。重金屬含量低的吸收好,但價格高。
關于免疫營養:有些企業用生物免疫技術,有些企業不用或少用。采用免疫營養的飼料,如小肽營養、發酵產品、微生態制劑等對豬的消化負擔小、抗生素用量低于國家要求、營養吸收率高、仔豬成活率高,豬場效益自然好。所以產品價格不同,最終效果也不一樣。
總體來說,選擇貴一些的產品,原料保障肯定更好,消化吸收也好,豬日增重、成活率、性價比等都會更好。因此,相關原料的選擇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記者:旺大集團是一家以生物工程高新技術為依托,專業化、規模化研發、生產和銷售豬用預混料、乳豬濃縮料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企業集團,在業內享有盛名,它的發展理念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處理企業利益、經銷商利益的,為什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實現企業發展的大超越?
黃堅:謝謝夸獎!我們公司是一家專業的以豬用預混料為主業的集團公司,我們一直秉承“讓養豬戶每頭豬多賺20元錢”的經營宗旨,圍繞客戶增值目標,重點突出“生物快大、免疫增強”的產品特性,以規模化養殖場的高營養、高免疫、高成活率為目標,經過江西、湖北、安徽等省份的許多大豬場多年來的使用證明,旺大產品品質穩定、成活率高、性價比好,養殖戶取得了更好的效益。
我們通過24小時為客戶至善服務的理念,公司提倡五贏模式:終端賺錢,大豬場實行產品直銷;經銷商賺取合理利潤;員工樂業;企業發展有后勁;社會和諧。
正是我們的“五贏”經營思路,才使許多通過與我們合作的豬場得到了實惠,也才使我們的品牌、口碑得到了市場的廣泛推崇,企業也確實在大踏步的向前發展。
記者:貴集團有哪些叫得響的產品品牌?
黃堅:我們公司有旺大、保健乳、旺得福等品牌,所有產品都有“生物快大,免疫增強”的特點,在豬的所有階段都有相應的響當當的產品。以下列舉部分產品。
1.母豬階段的“媽咪搭檔”有:后備母豬濃縮料2024、全國首創8%懷孕母豬預混料8325,全國首創的重胎母豬濃縮料2055、哺乳母豬濃縮料2026。使用媽咪搭檔后,初生窩重可提高2~3公斤、斷奶窩重可提高10公斤以上。
2.肥豬階段的產品有:4%系列預混料,8%系列預混料,全國首創8%系列高免疫、高營養產品,8% “豬祥三寶”系列預混料、12%“豬祥三樂”系列濃縮料、15%“豬祥三旺”系列濃縮料。
3.保育料有:10%系列、40%系列。
4.仔豬教槽全價料。
記者:如何發揮飼料的最大效益?
黃堅:要發揮飼料的最大效益,要保證豬會吃、保證好的消化吸收和不拉稀。
記者:養豬業最忌諱的是什么?
黃堅:養豬業最忌諱的是:①沒有“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觀念;②片面追求廉價飼料和管理粗放;③只相信自己的經驗,不相信科學;④賭性重,不理智。
養豬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要求的產業,豬價的行情對于養豬從業者來說,是一個不可控因素,所以要在自身可控的管理、飼料、防疫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仔豬成活率也是提高養豬效益的關鍵,建議用高營養、高免疫、易吸收的飼料,希望大家加以重視。
(特約通訊員 劉清蘭 記者 綠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