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龍
摘 要:教師應從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出發(fā),準確把握中學語法修辭教學的“度”,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同時,進行一定的輔導、解疑,使學生基本“了解”這些知識,恰當?shù)貙⒄Z法修辭教學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讓語文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會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法;修辭
近年來,語法、修辭的概念在中學語文教師的心目中日益淡化。且不說教材已把它們列入“附錄”,就連試卷中的痕跡也逐漸“消失”,因此部分教師便“緊追時代潮流”——你不考,我就不要。筆者卻認為,這種做法是極不明智的。如果他們重新審視一下語法、修辭的功能,讀解一下《語文課程標準》,便會明白,初中學生學一點語法修辭非但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明確語法、修辭的意義,促進語文素質的提高
語法是指組詞成句的規(guī)律和習慣。學習語法就是要了解這些組詞成句的規(guī)律,在說話或寫文章時自覺地遵循這些規(guī)律,避免和減少語病。修辭就是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技巧。廣義地說,它是對文章的用詞、造句以至謀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狹義地說,是使語言形象生動的一些具體方法(即:修辭手法)。學習修辭可以提高語言文字的鑒賞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使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形象。
“聽說讀寫”“語修邏文”都是語文學習不可分割的整體。編入初中語文教材的語法知識有詞類、短語、單句、復句等,修辭主要有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和句式的選用。這些均是構成和修飾漢語的基本材料。從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看,“課程目標”強調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理解、體驗”,要求在寫作時做到“文從字順”,要求在口語交際中能“語言生動”地講述見聞。這些都離不開修辭。
由此可見,掌握了語法規(guī)律和修辭原則,有助于把語言表達得準確、暢達、清楚、合乎規(guī)律,富有表現(xiàn)力。當然,初中學生因為受年齡特點與知識層面的局限,不宜學得過多過深,但把語法修辭的知識完全置于一旁,是無益于語文學習的。新教材將語法修辭知識安排在附錄里介紹,而在課文的“探索、練習”和“口語交際”“作文修改”中配備了一定量的語法修辭功能性的練習,可謂是“用心良苦”。
二、重視語法、修辭的功能,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
盡管新課程標準也規(guī)定,語法、修辭不作考試要求,但初中階段的“閱讀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要“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課文表達中的作用”。這種提法比較科學,符合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
首先應搞清何為“了解”的問題。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了解”就是“知道得清楚”。按這樣的理解,那么學生應對編入教材的語法、修辭知識不但要“知道”,還要“清楚”。如果學習句子的成分,至少應該弄清楚一個句子哪里是主語、哪里是謂語、哪里是賓語,句子的主干什么;學習復句,就要弄清楚是并列復句,還是遞進復句或別的復句;學習修辭,就應該知道這個句子采用了比喻還是擬人或別的修辭手法。有些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大致看一遍教材上的“知識短文”,不管懂不懂,只要“知道”有這么回事,就是所謂的“了解”。那絕對是一種誤解。
最重要的是應該讓學生明確語法、修辭的功能,學會用語法知識化解課文中的難點,以便準確、全面、透徹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與思想感情。如:通過對“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們的智慧和力量”(《中國石拱橋》)一句的分析,讓學生明確:這個句子的主要意思是說明趙州橋的“技術水平和藝術價值”(主語)“顯示了”(謂語)“知識和力量”(賓語),而不能誤解成“趙州橋是力量”。如果再抓住“高度”“不朽”(定語)作進一步揣摩,那么學生對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將更為深刻。再如:在閱讀“我們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大科學家、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不能不明理”(《發(fā)問的精神》)一句時,學生如果知道這是一個轉折復句,并懂得轉折復句的作用,就很容易領悟,這個句子并不是希望我們“人人都成為大科學家、思想家”,而是強調“求知”“明道理”的重要性,勉勵我們不斷地求知、進取。
同樣地,教師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學會細致地體會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以此加深對課文的領悟與體驗。如:通過對“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竄……”(《社戲》)一句的品味,讓學生理解課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行船速度之快,從而表現(xiàn)了孩子們看戲時的歡快心情和搖船的本領之高及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如果不作這樣的探究,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理解將會十分膚淺。
三、借助語法、修辭的作用,使語言表達文從字順,生動形象
中學生要提高讀寫能力,學一點語法修辭十分必要。語法可幫助他們把話說得更符合語言規(guī)范,把文章寫得文從字順,以便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修辭能使他們的口頭表達語匯豐富、詞真意切;寫作文筆優(yōu)美、文情并茂。學生遵循語法規(guī)律、自覺地運用修辭手法,不光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其思想的展示、情感的抒發(fā)才會在自如的筆下,行云流水般歡快地流淌。
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作文修改”中,就有用符號修改文章中句子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等現(xiàn)象的練習。七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中要求學生把話說得通順、自然、簡潔,并配備了病句的修改練習;“作文修改”中要求學生改正作文中不合乎語言習慣的地方,并進而要求努力把已經通順的句子寫得生動些。這些練習,均包蘊了運用語法和修辭知識提高表達能力的要求,體現(xiàn)了中學語法修辭教學在作文、口語交際中的不可忽視的功能。
總之,語法修辭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師必須“直面”的一個問題。教師應從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出發(fā),準確把握中學語法修辭教學的“度”,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同時,作一定的輔導、解疑,使學生基本“了解”這些知識,恰當?shù)貙⒄Z法修辭教學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讓語文教學更有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周一民.新課標語法修辭知識解讀[J].語文建設,2003(9).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
出版社,2001.
(江蘇省昆山市錦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