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忠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太原設計院,山西太原 030013)
查干淖爾鐵路線路方案研究
張志忠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太原設計院,山西太原 030013)
分析區域路網布局,對比研究查干淖爾鐵路在錫桑鐵路的接軌方案,進一步優化線路走向方案,結合眾多因素,確定合理的接軌方案及線路走向。
查干淖爾鐵路 接軌方案 線路走向
查干淖爾鐵路(白銀庫侖站至查干淖爾站,簡稱白查線)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境內,國道207線從鐵路東端穿過,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白查線東起錫桑鐵路白銀庫侖站,向西沿輝騰高勒河、高斯高勒河北側,經建西爾、哈沙圖、敖布點至阿巴嘎旗查干淖爾煤田,新建線路全長93.484 km。本線通過錫林浩特—桑根達來—正藍旗鐵路、在建及規劃的正藍旗—虎什哈—曹妃甸線直達環渤海灣港口,形成查干淖爾煤炭外運通路,促進查干淖爾資源開發及周邊經濟發展。
白查線主要為礦區煤炭、化工、鐵銅礦產等產業提供運輸服務,是阿巴嘎旗南部的貨物運輸通道。根據客貨運量預測分析,本線主要負責阿巴嘎旗南部礦區及工業園區煤炭、化工、礦產的發運。
查干淖爾鐵路Ⅰ方案接軌于錫桑鐵路的白銀庫侖站;Ⅱ方案接軌于錫桑鐵路灰騰梁站。錫桑鐵路于集(寧)—通(遼)線上接軌,由集通公司運營管理,在2002年建成通車。目前錫桑鐵路已進行擴能改造,本次設計在錫林浩特至多倫鐵路擴能改造施工圖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設計。
為了便于運輸組織,避免反復的解編作業,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本次鐵路專用線技術標準與相鄰路網保持一致,根據周邊路網布局及實際運營情況,本次鐵路專用線從白銀庫侖站接軌和灰騰梁站接軌進行方案研究(見圖1)。
2.1 白銀庫侖站接軌方案
Ⅰ方案在白銀庫侖站西北約2 km處設一線路所,專用線分上、下行線分別引入白銀庫侖站,根據煤炭運輸方向,重車由查干淖爾經白銀庫侖到達桑根達來,白銀庫侖—桑根達來段限制坡度為6‰。因此,Ⅰ方案最大坡度設計為6‰。
2.2 灰騰梁站接軌方案
Ⅱ方案在灰騰梁站接軌,接軌后新建蘇達那木會讓站,灰騰梁—白銀庫侖之間限制坡度為12‰。考慮技術標準及作業需要,本次研究在蘇達那木—灰騰梁之間修建雙線,限制坡度設計為12‰,蘇達那木—查干淖爾設計為單線,限制坡度設計為6‰,補機作業在蘇達那木站辦理。
兩接軌方案比較如表1所示。
兩方案優缺點對比:Ⅰ方案在投資、經濟、運距上更為合理,少了補機等作業環節,有利于車站作業效率提高,便于車站運營管理。因此,本次設計推薦由白銀庫侖站接軌的Ⅰ方案。

圖1 接軌方案線路走向示意

表1 方案優缺點分析
本專用線所在地區地形起伏不大,平面有灰騰梁風電場需要繞避,縱斷面則不受限制。線路途經地區主要為風積沙丘沙地、巖溶臺地地貌,不良地質條件為風沙及雪害等,這些都是內蒙古典型的氣候特點(干旱少雨,風大、天數長)所決定的。近年來對草原的過度開墾,草場退化已引起了草原荒漠化,在地表多覆蓋由0.5~2 m的風積沙,大風時節,侵蝕路基本體、掩埋路軌等。沿線年最大積雪深度在12~23 cm,平均風速為3.2~4.0 m/s。由于地形平緩,極易形成風吹雪(俗稱“白毛風”),當具備了物質條件、動力條件和適宜的沉積區,易在鐵路道床及路基背風側沉積,從而影響行車安全。根據現場情況,沙害、雪害在高填深挖地段對路基影響較小,對于低填淺挖路基地段,當風向與線路斜交越大,越易在路面形成積雪,雪害現象越嚴重。據調查,本地區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這也給線路走向提了重要的依據,白查線由白銀庫侖接軌,并行錫桑線一段后向左拐,沿灰騰高勒河向西,經白音塔拉牧場,遠離灰騰高勒河后繼續并行灰騰高勒河向西,最后到達查干淖爾。線路走向總體為西北向,與主導風向一致,進一步減少了風沙、風雪對鐵路的侵害。根據地面植被及地質條件情況,在AK48-AK62段研究了兩個方案:山南繞行和山北取直線路(見圖2)。
(1)Ⅰ方案線路沿灰騰高勒河,于山的南側繞行。
(2)Ⅱ方案線路選擇兩山之間鞍地取直通過。
方案優缺點分析如表2所示。
考慮本專用線主要為貨物運輸,無客運業務。綜合以上分析,采用投資小、地質條件較好的Ⅰ方案為推薦方案。

表2 方案優缺點分析

圖2 AK48-AK62段方案示意
本線路建成后,將加速地方煤炭資源開發,加大內蒙古煤炭出口量,滿足我國華北、東北及地方日益增長的煤炭需要。結合錫桑鐵路實際運營情況及專用線所在地的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選擇更優的鐵路接軌及線路走向方案,同時盡可能的滿足建設單位的要求,減少工程投資,提高經濟效益。綜合上述各方面因素,經白銀庫侖站接軌的Ⅰ方案優于經灰騰梁站接軌的Ⅱ方案,推薦白銀庫侖站接軌的Ⅰ方案。
[1] GB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2] 易思蓉.鐵路選線設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 GB50091—2006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S]
[4] 張學斌.錫二線引入錫林浩特地區方案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08(8)
[5] 武瓊.汾西鐵路專用線走向方案研究[J].山西建筑,2010(26)
[6] 王曉宇.包西鐵路包頭至大保當段南端接軌方案研究[J].鐵道勘察,2014(2)
[7]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錫林郭勒盟查干淖爾煤田至錫桑線鐵路專用線工程:預可行性研究[R].北京:中鐵咨詢公司,2008
[8]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錫林郭勒盟查干淖爾煤田至錫桑線鐵路專用線工程:可行性研究[R].北京:中鐵咨詢公司,2008
[9]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錫林郭勒盟查干淖爾煤田至錫桑線鐵路專用線工程,初步設計研究[R].北京:中鐵咨詢公司,2012
SchematicStudyonRouteAlignmentofQaganNurRailway
ZHANG Zhi-zhong
2014-07-01
張志忠(1986—),男,2011年畢業于石家莊鐵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助理工程師。
1672-7479(2014)05-0083-02
U212.32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