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鄭鈞豐,常 蕾,張 林,屈 琳,馬仕金,徐 敏
·調查報告·
川藏公路沿線兵站和部分駐藏部隊飲用水源調查
李 明,鄭鈞豐,常 蕾,張 林,屈 琳,馬仕金,徐 敏
川藏公路;兵站;西藏;部隊;水源;調查
為了全面掌握川藏公路沿線和部分駐藏部隊生活飲用水狀況,我中心繼2001年3月和2004年9月對川藏公路沿線兵站進行水源水質調查和檢測后[1-2],于2013年6月8~29日,再次通過摩托化機動方式,從成都出發,經川藏公路進入西藏林芝、拉薩、昌都、日喀則地區,行程近萬公里,對川藏公路沿線兵站和部分駐藏部隊31個水源進行衛生學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調查川藏公路沿線兵站和部分藏區部隊的飲用水源,其中包括川藏線19個兵站的19個水源,駐西藏林芝、拉薩、昌都、日喀則地區12個駐軍單位的12個水源。
1.2 方法
1.2.1 現場衛生學調查 與兵站或駐軍單位相關衛生人員一起,對水源種類、用水方式、供水方式、水源衛生防護、水源環境、水質改善等項目進行現場調查取證,并參照《軍隊水源水質檔案登記表》[3],進行詳細的詢問與記錄。
1.2.2 水樣采集 采集調查單位供水管網末梢水為檢測樣品,水樣的采集容器、方法、運輸和保存方法均參照GB 5749-2006《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4]執行。
1.2.3 水樣檢測指標 感官指標:色度、渾濁度、有無肉眼可見物、異味的檢測,采用WES-02型水質理化檢驗箱進行(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研制,總后衛生部監制);理化指標:總硬度、鐵、鋅、汞、鉛、錳、六價鉻,采用DR2800水質檢測儀及其配套試劑(美國哈希公司),并依據其方法要求進行檢測。
1.3 水質評定 檢測結果依據GB 5749-2006《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4]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處理 按水源類型分組,選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對組間總硬度、總鐵、鋅濃度均值進行比較;按用水單位類型分組,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分別對各組間總硬度、總鐵、鋅濃度均值進行比較。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水源衛生狀況 31個水源中,市政管網供水4個(12.9%),井水6個(19.4%),山泉水8個(25.8%),地表水13個(41.9%);7個單位為集中式供水,其余單位為二次供水。2個單位的深井水源防護好,除市政管網外,其余單位無水源衛生防護措施和消毒凈化措施。
2.2 水源水質檢測結果 31個水源中,汞、鉛、錳、六價鉻4個指標全部合格。色度值最高21,最低1,2個水源不合格,1個水源微黃,1個水源淺綠。渾濁度值最高5,最低1,3個水源不合格。2個水源有異味,1個水源有苦味,1個有澀味。15個水源有肉眼可見物,均有泥沙沉淀,其中1個還有植物枝葉殘骸。總硬度最高560 mg/L,最低260 mg/L,1個水源不合格。總鐵最高2.5 mg/L,最低0.3 mg/L,4個水源不合格。鋅最高1.8 mg/L,最低0.2 mg/L,1個水源不合格。見表1。

表1 川藏線兵站和部分駐藏部隊水源水質檢測結果
注:“-”表示在檢水盒/箱量程內未檢出
2.3 不同水源和單位類型比較 山泉水與其他3類水源的總硬度、總鐵、鋅濃度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2);不同單位總硬度、鋅、總鐵濃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3)。不同水源類型的總硬度合格率,自來水為100%,井水為100%,山泉水為75%,地表水為100%;總鐵合格率,自來水為100%,井水為100%,山泉水為62%,地表水為92%;鋅合格率,自來水為100%,井水為100%,山泉水為87%,地表水為100%。不同單位類型的總硬度合格率,川藏公路沿線兵站為100%,駐藏部隊單位為75%;總鐵合格率,川藏沿線兵站為85%,駐藏部隊單位為92%;鋅合格率,川藏公路沿線兵站為100%,駐藏部隊單位為92%。

表2 不同水源類型水質檢測結果(mg/L)
注:與其他3類水源比較,①P<0.05

表3 不同單位類別水質檢測結果(mg/L)
此次調查與前2次調查結果比較發現,川藏線兵站和部分駐藏部隊飲用水源水質衛生較以往有了很明顯的改善,但是部分水源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水源水質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水源的選址、建構上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31個水源中,地表水13個、山泉水8個,合計達67.7%,為主要水源形式。二是水源衛生防護差。31個水源中,除市政管網水源和2個單位的深井水源外,其余單位水源均無衛生防護措施,水源點入口處均未采取特別的防護措施,入口附近都有牲畜活動,極易受性畜糞便污染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三是水源水質管理缺失。調查發現,無單位有完善的水源水質檔案,無相關的專業人員,也未經過相關的專業培訓。四是沒有水源水質的消毒凈化措施。除市政管網外,其余單位無水源消毒凈化措施,而水源的消毒凈化措施是預防和控制介水傳染病的重要措施[5-6]。此次檢測發現2個水源色度超標,3個水源渾濁度超標,2個水源有異味,15個水源有肉眼可見物,主要為泥沙。五是部分水源理化指標超標。4個水源鐵超標,1個水源鋅超標,1個水源硬度超標;4個鐵超標水源輸水管網均為鑄鐵,且使用時間均在20年以上,可能與鐵銹污染有關;鋅、總硬度超標水源為山泉水,可能是地質地理結構的因素所致。水質硬度過高會導致口感不佳,同時會對人畜健康造成不良影響[7]。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一是加強水源選址構筑的科學性;二是加強水源沿線的衛生防護;三是完善水源水質的檔案管理;四是盡可能完善水源的凈化消毒措施;五是針對檢測不合格的水源進行必要的改造。
[1] 陳濟安,徐敏,舒為群,等.川藏公路沿線兵站水源水質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7,25(2):113-114.
[2] 徐敏,梅軍,陳川.川藏沿線水源水質調查分析報告[J].西南國防醫藥,2005,15(2):231-232.
[3] 李瀟瀟,劉福玉,黃慶愿,等.新藏公路沿線部隊生活飲用水水質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1,29(4):249-25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5749-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S].2007年7月1日實施.
[5] 舒為群.軍隊環境衛生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
[6] 侯悅.軍隊衛生學[M].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7] Berdanier BW,Ziadat AH.Evaluation of a total dissolved solids model in comparison to actual field data measurements in the Cheyenne River,South Dakota,U.S.A[J].Environ Monit Assess,2006,117(1-3):335.
成都軍區醫學科研“十二五”面上項目(C12067)
610021 成都,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徐 敏,電話:028-86598512
R 181.34
A
1004-0188(2014)01-0114-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1.052
20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