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萬猛
(隨州市中心醫院,隨州441300)
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
謝萬猛
(隨州市中心醫院,隨州441300)

目的:探討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為臨床有效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提供參考。方法:對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行64排螺旋CT掃描,觀察肺葉、肺段支氣管病變情況并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比較。結果: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效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用64排螺旋CT對早期中心型肺癌進行診斷,可掃描出患者肺葉、肺段支氣管的病灶部位及病變情況,且對患者無創傷,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方式,對臨床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64排螺旋CT;早期中心型肺癌;診斷;臨床價值
早期中心型肺癌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肺部支氣管腔內,肺段、肺葉部的支氣管,早期的肺癌還未進行癌細胞的轉移[1],一般情況下臨床上肺癌一經確診通常已經是肺癌晚期,選擇先進的診斷手段對肺癌患者進行及早診斷治療,遏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2]。本文對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行64排螺旋CT掃描,探討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診治的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31例(41.89%),女性43例(58.11%),患者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43.1± 11.3)歲。病程2個月-1.2年,平均病程(10.7±1.28)個月。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71例(95.95%)咳嗽,67例(90.54%)咳痰,57(77.03%)例胸痛,41例(55.41%)痰中帶血,49例(66.23%)胸部憋悶,19例(25.68%)伴有發熱。
1.2 方法
使用64排螺旋CT機(美國GE公司生產)對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進行自胸廓入口到肺底的平掃及增強掃描。掃描參數為:電壓119Kv,47-59mAs,掃描層厚5.1mm,層距為1.19mm,螺距為1.1mm,旋轉時間0.56s。先對患者進行平掃后對患者按1.9mmol/ kg體重用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入碘海醇350,4s左右完成藥物注射,對患者肺部行增強掃描。薄層重建1.17mm,重建間隔1.17mm。采用MPR(多平面重建),SSD(表面遮蓋顯示),VR(容積再現)等重建肺部支氣管圖像,觀察記錄肺部病變部位,形態等,并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比較,統計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病變的檢出例數和肺段支氣管的顯示率。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肺葉、段支氣管顯示情況
經64排螺旋CT對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掃描后,所有患者的肺葉支氣管均可以顯示出來,所有患者的肺段支氣管也都可以顯示出來。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支氣管的顯示率達100%。
2.2 肺部病變情況
經64排螺旋CT對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掃描,顯示支氣管腔內大于14mm的腫塊患者11例(14.86%),肺部阻塞性炎癥患者19例(25.68%),阻塞性肺氣腫患者17例(22.97%),肺腺癌患者5例(6.76%),肺泡腫大患者31例(65.96%)。支氣管壁呈結節狀增厚大于4mm的患者57例(77.03%),支氣管腔阻塞、狹窄患者46例(62.16%)。
2.3 比較中心型肺癌CT診斷和手術病理診斷的結果(見表1)

表1 中心型肺癌CT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
比較診斷結果,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效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 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圖1 左下肺中心型低分化鱗癌,癌灶包繞左下肺動脈
2.4 不同中心型肺癌CT征象情況(圖1、2、3、4)

圖2 右上肺中心型大細胞(巨細胞型)肺癌

圖3 右下肺中心型中分化鱗癌,塞性肺不張
據統計,2001年我國肺癌患者人數為4487萬人,近10年來世界范圍內肺癌的發病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國肺癌患者每年的死亡人數高達21.57萬人[3],平均5年的生存率僅為10.95%,肺癌已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早期中心型肺癌一般的發病部位在肺葉或肺段支氣管,腫瘤直徑小于16-18mm[4],無淋巴結和其他臟器轉移者,當腫瘤向支氣管外發展時,病灶在2cm以下,而且無淋巴結和其他臟器轉移者,也屬早期中心型肺癌。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或痰中帶有血絲,并且呼吸不暢,胸悶氣短,有時會伴有發熱癥狀。一般肺癌在臨床上確診時已經進入肺癌晚期,許多肺癌患者無法采用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徹底的治療[5]。因此對于肺癌患者早發現診斷治療是避免肺癌死亡率進一步增高的有效措施。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20世紀50至70年代,德國、美國等國家采用胸片顯示對早期中心型肺癌進行診斷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檢測效果與臨床手術病理診斷具有差異性。80年代初臨床采用普通的CT影像進行診斷,對早期中心型肺癌檢出效果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近年來國內外開始使用64排螺旋CT檢測早期中心型肺癌,其檢出率得到明顯提高。本文采用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肺葉支氣管和肺段支氣管均能顯示出來,顯示率高達100%,對患者肺部腫塊的分布及大小,慢性阻塞性肺炎及其肺氣腫,支氣管壁及氣管腔中的病變情況均能較為準確的診斷出來,其診斷效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比較,差異性并不明顯。

圖4 右下肺中心型高分化鱗癌,癌灶包繞右下肺動脈
綜上所述,采用64排螺旋CT對早期中心型肺癌進行診斷,其診斷結果較為準確,使肺癌患者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遏制病情的發展。且臨床采用64排螺旋CT診斷不具有手術病理診斷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張宏偉,竇平.螺旋CT3D重建在中心型肺癌定位、定量診斷中的應用[J].醫用放射技術雜志,2010,2(234):66.
[2]王萬旗,寇景全.100例中心型肺癌支氣管腔螺旋CT三維成像的形態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12):1627-1628.
[3]周瀚,繆競陶,何之彥等,原發性中心型肺癌侵犯肺動脈干的CT、MRI表現特征[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1(1):32-34.
[4]李智勇,伍建林,黎庶等,MSCT支氣管動脈三維成像對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1,18(10):712-714.
[5]張林,王成偉,方佳等.螺旋CT肺血管成像在中心型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農墾學,2005,27(2):13-14.
Clinical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
XIEWan-meng
(Central Hospital of Suizhou City,Suizhou 441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 Methods: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lung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underwent 64 slice spiral CT scan,to observe lobar,segmental bronchi lesions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Results:64 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 and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 which can scan the les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lobar,segmental bronchi,and no injury to the patients,and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iagnostic methods,and has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
64 Row Spiral CT;Early Central Lung Cancer;Diagnosis;Clinical Value
R816.41;R734.2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1.01
2013-08-09
謝萬猛,男,學歷:博士,出生日期:1976年9月,職稱:副主任醫師,隨州市中心醫院放射科,作者簡介:研究方向:CT診斷、MRT的DWI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