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長虹
摘 要:情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智能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情感因素;以情育情;以情啟智
情感教育要求在教學中充分重視感情的作用,積極進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情育情,以情啟智。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因為情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智能的主要途徑。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這樣的詩句:“功戰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做到情感交融,心靈相通,并能在教學中結合現實思想問題進行以情激情的教育、疏導,就能做到情達理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從愛出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人的感情主要是在社會交往中發展的,是社會的產物,它不是靠書本教的,而是體驗的積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通過教師情感的感染來增進學生的體驗,也就成為發展學生情感的主要途徑。
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真誠地愛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面對全體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感,使學生通過教師的眼神、手勢、語言和聲調等種種變化,領悟、覺察教師的情感,獲得反饋信息,體會教師的真誠、愛護、信任、鼓勵等。感情投入是雙向的。教師的情感投入定會影響學生,溝通師生的心靈,形成教師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的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由喜歡教師到喜歡教師所教的課。
二、注重情感因素的教學要和激發學習興趣相結合
“為了讓學生學好,必須使他好學。”這是俄羅斯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對教育問題所提出的簡明而深刻的見解。的確,學得有興趣、有熱情、學得愉快,要比被迫學習有效得多。情感與興趣雖有區別,但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情感總是和他的學習興趣緊密相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地探索、聯系實際、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努力改進學習方法,創造性地運用知識;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興趣、重視情感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聯系實際,增強教與學的和諧性。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恰到好處地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社會實際。如,思想政治課教材中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原理。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弱,理解這個原理就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學中可采用腳與鞋的關系加以例證,顯而易見,在生活中有多大的腳就要穿多大的鞋,鞋的大小應隨著腳的生長而不斷更換,否則,鞋太大或太小不僅穿著不舒服,而且是既站不穩也跑不快。理論寫在書上,事實就在身邊。教師不用多講,學生很快就能正確地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一原理。
2.要注意多積累材料。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多積累材料,積累書報、電視、廣播、網絡中的信息,積累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教師再將這些材料、信息加以整理,在課堂上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選用,這樣就不至于使思想政治課上得枯燥無味。
三、愛護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還較低,在課堂上容易提出一些幼稚的問題。作為教師應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不能簡單地指責,更不能嘲笑和諷刺挖苦學生,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這時教師可以先表揚學生肯動腦筋,再指出應當從怎樣的角度去思考,使學生樹立信心,看到光明前景。教師要給學生一個手杖,而不是當頭一棒。
對待那些學習成績較差,有過失的“差生”應有細心和愛心,給予他們與“優生”同等的愛。課堂提問、討論問題時只要“差生”舉手就先讓他們發言,當發現他們有點進步時,要及時表揚,予以肯定,使他們能增強自信心,越學越好。
教師不但要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而且在課下也要多與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情況,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盡最大努力幫他們解決,使學生信任老師,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
總之,注重情感教育有多種途徑。作為思想政治教師,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最需要、最能生效的因素作為思想教育的開端,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