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昆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0)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是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與環節。只有在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之上,方能使建筑工程符合國家所頒布的相關規定與標準,方能令業主滿意。所以,切實強化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是十分關鍵的。
在目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一些筆者將對其進行簡要概述。
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在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方面,缺少高效的管理制度,且對于工程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其具體表現為:監督管理力度較弱、執行力度不強、質量監管意識薄弱以及發展觀念滯后等等。這種情況,極易導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忽視國家所明確規定的施工程序,例如一些施工單位并沒有辦理有關的手續而盲目進行施工,一些施工單位在施工圖紙并未通過嚴格的審查,就開始施工,等等,進而使得建筑工程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而現今我國建筑市場行為不夠規范,且極為混亂,在某方面而言是由于與建筑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即(1)建筑工程項目在設計階段與承建階段,并未依據有關規范或條例展開;(2)在招標期間,建設單位有意壓低價格,亦或者是把整個工程項目予以分解,然后將其承包給數個單位,而在這一過程中,缺乏嚴格的管理,進而影響到了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3)一些施工單位或者是企業,通過非正當手段取得工程項目。
一些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時,過于看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工程本身的質量。在進行工程項目施工時,未依據施工順序、未依據施工程序操作、未嚴格依據施工圖紙等進行施工,亦或者是技術不當,進而使得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從而使得工程事故頻頻出現。還有一些施工單位為了追求經濟上的利益,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常常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情況,進而影響到工程的質量。
要想健全質量監督管理體系,那么就必須構建集體監督機制,確保執法監督的正確性、公正性。進一步加強監督的執法力度,是有效推進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的改革,提高工程監督與管理力度的主要途徑[1];構建機體監督制度,且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憑證上崗;構建具有可預見性的監管模式;轉變監督檢查形式,即建立以隨機檢查為主的形式,摒棄以往通知式或者是預約式的檢查形式,強化隨機檢查與巡回檢查,從而確保檢查的內容可以真實體現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行業也得到了不斷發展,雖然如此,但是建筑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同樣面臨著各種挑戰與沖擊,例如來自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目前的法律法規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上還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而要想強化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那么就必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提升政府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職能,提升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執行力度與可操作性,進而使相關的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機構能夠切實展開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最終實現建筑工程質量的有效提升[2]。
施工單位的施工水平與施工操作,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參建單位施工資質的嚴格審查,且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入場機制。對于一些資質相對比較低的施工單位,建筑規劃部門一律不頒發許可證,同時安全部門也不對其頒發工程施工許可證。貫徹實施質量認證制度,國家相關的質量監督部門嚴格檢查建筑工程中的設計、工程施工、施工的原材料和建筑單位的質量保障體系等等,在通過考核且合格之后,對其發放產品質量證書[3]。通過以上對建筑施工中各個環節、各個層面的監督與審核,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
結束語:綜上,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且關乎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相關單位與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例如提高監督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健全法律法規等,以達到加大質量監督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目的。
[1]馮學麗.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J].現代營銷,2012,(8):185-185.
[2]李嘉楠.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化工貿易,2014,(10):178-178.
[3]莫之福.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2,(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