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彬
近幾年來,作為提速線路關鍵設備的ZYJ7型轉轍機道岔,已經大面積推廣使用,為鐵路大提速提供了堅實的設備基礎,保障了列車安全的高速行駛。
ZYJ7型轉轍機道岔是提速線路上的關鍵設備,其電氣和機械特性容易受氣候環境工務作業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ZYJ7型轉轍機道岔的維修維護一直是電務維修的重點。通過幾年的現場維修,從提速道岔的運用,標準化整治等方面,談談我對維修和調整的一些認識。
通過分析ZYJ7型轉轍機道岔常見性多發性及慣性的故障,結合在道岔調整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總結出提速道岔在使用維護中易出現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落實道岔調整標準不到位;(2)道岔長期使用后不方正;(3)溢流壓力隨季節變化,不易掌握;(4)道岔的密貼力受氣溫影響大。
以上幾個方面原因,占據了ZYJ7型轉轍機道岔近80%以上的故障,下面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法。
一、定期標準維護,落實道岔標調調準
電務人員在檢修調整道岔時,應注意道岔調整順序和方法,對道岔調整順序應明確掌握。
(1)調整道岔開口標準,開口調整有動作桿調整和在尖軌連接鐵加調整片調整。兩側應基本相同且符合160±3和75±3的要求。若不符合應根據兩側開口差除以2去調整動作拉桿長短即可。動作拉桿上齒為3mm。(外鎖鎖閉量兩側應基本相同)否則應增減尖軌連接鐵與尖軌間的調整墊片。調整完畢后,限位塊與鎖閉框間隙為1.5mm(維規標準為0~3mm)。(2)調整主副機密貼。第二牽引點保證4mm,宏觀密貼起豎貼平直作用,過緊過松都會影響第一牽引點的密貼調整;第一牽引點應保證鎖閉點到軌尖順直密貼,不反彈,不上抗,以鎖鉤在鎖框中鎖閉后有0.5mm活動量為佳。(3)表示缺口調整,必須先扳動道岔后檢查調整,在列車壓入后的不標準(但可以作為參考,在道岔無病害的標準情況下,兩個缺口應相同)。表示桿的長桿短桿應垂直平行,不得與鎖框軌底相碰。(4)各部安裝螺絲應牢固,滑動,活動部位應干凈油潤,保持清潔。(5)轉轍機內油壓調整范圍為11~12Mpa。由于電液轉轍機沒有故障電流調整來加強轉轍機動力,而是用調節溢流壓力增加或減少轉轍機動力。在油壓調整前,先進行排氣實驗,松動溢流閥,手搖或反向操縱道岔,使液壓油流動,緊固溢流閥操動道岔做保壓查嗎,啟動轉換完畢后,油壓在4~5Mpa間保留一段時間,確定管路是否密封,溢流閥是否緊固。所有檢查完畢后,再進行油壓調整(由于在京廣線路上多貨運如沙石煤炭之類,煤炭碎面撒落在滑床板上,使道岔扳動力矩加大,12Mpa的上限標準不能滿足起正常使用,經與廠家聯系討論,將部分道岔的溢流壓力調整到不大于13Mpa,使道岔的維護更符合現場的實際情況)。(6)溢流壓力調整完畢后,電操動實驗檢查主副機同步。主副機油量不平衡會造成主副機動作不同步,可調節主副機油路截流閥來控制。動作不同步主要表現在SH6副機不到位不鎖閉,現場人員會誤判為密貼調整不當,機械磨卡及夾異物而影響故障處理時間。(7)完成調整作業后,檢查機體內部各電氣端子、配線。再將各安裝裝置的螺絲緊固清掃和注油,進行絕緣檢查和其他防護部件的檢查。
二、加強工電聯合整治力度,確保道岔方正
在ZYJ7型轉轍機道岔維護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出現在工務和電務的結合部。提速道岔的安裝突破了“基礎角鋼”的傳統模式,采用“軌枕墊板”式安裝系統,擺脫了長鋼軌伸縮、震動帶來的影響,大大提高了轉轍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由于采用可“軌枕墊板”式安裝系統,提速道岔對工務部門的安裝尺寸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各級管理和維護部門對提速道岔“天窗”修德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為聯合整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工務、電務部門可以利用充足的時間進行道岔的整治,以前一些因時間不足無法處理的問題(如滑動板的更換和打磨、尖軌的整治等)能及時解決。“天窗修”制度的落實,解決了道岔整治中存在的困難,使提速道岔的故障大幅降低。
三、實行周期控制,調整ZYJ7型轉轍機的溢流壓力
針對提速道岔普遍存在冬季惡劣環境轉換的問題,每年進入冬季后,對轉轍機溢流壓力調整到12Mpa的上限范圍內。夏季由于室外溫度較高,在經過一個冬季的使用后,溢流壓力普遍較高,再一次對道岔的壓力進行標調,恢復到不大于12Mpa的標準,通過實際使用,可效解決溢流壓力調整不當造成的道岔故障。
四、動態調整,保證道岔的密貼
提速道岔采用外鎖閉結構,春秋季由于密貼調整太緊而造成道岔操不動或操縱不到位的故障時有發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總結,由于熱脹冷縮的原因,春秋雨季的道岔密貼變化較大,春季寒冷,密貼較緊,而到了秋季密貼又過松,工務道床是四型枕,規矩基本無變化,因此,維護人員應掌握規律,在春秋雨季對道岔適當增減密貼片,減少故障發生。
終上所述,要保證提速道岔的良好動作,跟上變化及時調整非常重要。不論是氣溫還是認為施工道岔尖軌、基本軌或枕木發生變化了,我們的調整就必須跟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