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梨
火燒赤壁大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關于“等風”的故事。率領八十萬大軍的曹操氣勢洶洶,由長江來襲,可以說是東吳和劉備的殊死關頭。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雖有對策,但他們只能“聽天由命”,若上天刮西北風,他們必將慘敗在曹操刀下,滿盤皆輸;若上天刮東南風,他們才能反敗為勝,有一線生機。
同樣在等風的諸葛亮和周瑜,表現卻大相徑庭。周瑜焦慮不安,憂急成病,以致臥床不起;諸葛亮神態自若,好整以暇,最終的結果,雖然是東吳方面,如愿以償地等到了東風,
但是從這兩人等風來之前的姿態來看,周瑜已經遠輸諸葛亮。
無論成敗,周瑜“等風”,等得氣急敗壞,諸葛亮“等風”等得氣定神閑,單憑這樣一份波瀾不驚,這樣的人,一定會等到能讓他起飛的風。因為那些為“風”患得患失的人們,早已在這樣消磨意志的等待中,喪失了對風的信心,最后很可能等不到風來,便放棄了希望。
自古便有“胸有驚雷,但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這一說法。這份不露聲色的靜氣,往往凡人所缺,恰是等風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質。
風是機緣,是來自天外那一點縹緲不定,凡人無法捕捉的運氣,等是常態,人經常處在等待的位置,這個時候,等風的心態是否平和,姿勢好看與否,有時能直接決定成敗。
春夏之交,漫天飄舞的都是楊柳潔白的種子,它們乘風起落,抵達未知的遠方。它們的姿態安寧好看,它們按照季節,不疾不徐地在枝頭結出潔白輕楊的種子,然后,便只剩下一件事:等風來。但凡有一棵柳樹失去了“等風”的耐心,先于風而抖掉了身上的柳絮,它便得不到任何回報。
風若不來,它們不離不棄;風若來時,便從容自若地憑借風力,送自己上青云。
人們有時,也該有跟風媒植物一樣的覺悟,雖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不要亂了姿態,失了平衡,只要能耐心地在一望無際的碧波上跟風帆一起安靜地垂首,總有一天,可以等得到乘風破浪,濟滄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