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青商會會長、福城(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宏楠被問及是否具有冒險精神時,他非常迅速地回答,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冒險,福城公司目前形成縫制設備供應、與甲骨文合作的軟件服務、與民生電商共建的電商服務三大部分,開始做每件事情之前,他都做了多年準備,把事情看得相對較清楚,他有相當把握后再行動。2000年,他為七匹狼新工業園提出全部使用價格為國產設備3倍的進口電腦平車,積極進取的想法被七匹狼采納。幾年前,在企業多元化的討論過程中,林宏楠把企業定位為服務公司,他要淡化產品,提高整體競爭力,而他要的多元化不是資本或者產業的多元化,而是以客戶為出發點的相關行業里面的多元化,于是開始了他與美國甲骨文的合作,為服裝企業提供整體軟件的解決方案,成功從縫制設備供應商轉型為綜合服務供應商。
作為縫制設備服務商,林宏楠認為加工產業在未來幾年在中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產業。他說,香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承接了全世界主要的紡織服裝生產,這10年,因為勞動力的關系,香港的工資上漲,同時全世界服裝設備的企業啟動了自動機計劃,只是這個計劃到了1991年時就突然間停止了,因為那時很多港資企業轉移到了廣東、福建等地區,勞動力成本大幅降低。很多制造商認為沒有必要自動化。如今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很多國外企業又重新啟動自動機計劃。目前來看,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承接中國轉移的產業,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完整的產業基礎與產業鏈。因此制造業在未來幾年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結構會有一些調整。
作為服裝企業服務商,林宏楠對福建服裝品牌的發展有深刻了解。他說,這些品牌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弱點。他們在與國外品牌競爭的時候,國外一線品牌或者中等快時尚品牌基本上只到了一線城市,剛開始進入二線城市,這些恰恰是很多中國品牌所沒有涉及的,這些品牌利用了中國的廣闊市場,生根于3,4線城市。隨著渠道的優化與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品牌慢慢關了很多店,現在追求數量的方式已經開到了鎮一級的地區了,沒有辦法再擴張的情況下,就需要優化店的布局。現在企業進入緩慢發展期或者平穩發展期,他們關注的是渠道的建設與優化,以及互聯網方面的思考。
作為土生土長石獅人,林宏楠說:“閩南人非常積極,為了生存,為了企業發展,會很努力地去拼搏去思考。大家的關系非常默契、和諧。閩南文化中,將中國很多傳統保留得非常好,宗族意識,朋友意識比較強,大家看到的風光無限的企業家大部分以前都很窮,都是苦孩子,大家在那樣的環境下彼此認識,共同成長起來,會特別珍惜這樣的朋友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