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很多人覺得護膚是年輕人的事,老年人做做運動、養養神就夠了。其實不然,老年人更需要養護好自己的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每天進行著鮮活、復雜的新陳代謝。如果清洗不當,容易產生皮膚感染。皮膚也是可以讓人直接檢視的器官,醫生可以通過皮膚表現出的蛛絲馬跡判斷局部以至某些全身的疾病征兆。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皮膚變化、清潔方法、保護方式、皮膚鍛煉以及皮膚病的防治很有必要。
老年人的皮膚變化
皮膚和人體其他組織器官一樣,從中年開始出現老化,并隨著年齡增長而日趨明顯。皮膚老化的基本變化是表皮細胞的層次減少,使皮膚緩沖能力和彈性降低,皮膚變薄,血管硬化,容易發生老年性紫癜;另外,慢性刺激可使某些細胞基因發生突變,發生老年疣、軟纖維瘤、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瘤等腫瘤。這些變化使老年人的皮膚對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損傷的防御能力和修復能力都顯著降低。
老年人皮膚的清潔方法
洗澡是清潔皮膚的最好方法。對一般人或還能勞動和參加體育運動的老年人,每天洗一次澡可能無妨;但對很少活動或臥床的老年人,應減少洗澡次數,每周洗1~2次或每2~3周洗1次,每次洗10~20分鐘,水溫35℃~40℃為宜,水質以軟水為好(將硬水煮沸或加入適量的硼砂或小蘇打,即可使硬水軟化)。
清潔劑應使用堿性小、含脂肪多的羊毛脂皂或嬰兒皂。
洗后若出現皮膚干燥、瘙癢癥狀,還應擦潤膚油脂或甘油水。
洗浴時應有重點。腋下、陰股部、肛門周圍等處大汗腺和皮脂腺分泌較旺盛又是皺褶部位,分泌物不易蒸發,細菌產物容易對皮膚產生刺激,引起皮膚發炎,所以,應經常洗,并注意擦干,或敷些爽身粉,以保持皮膚干燥、清潔。
保護皮膚免受損傷
老年人動作遲緩、防御反應慢,皮膚萎縮、抵抗力降低,任何微小的損傷都可能成為微生物和有害物進入機體的門戶。平時,除了多注意遠離濕滑路面和尖銳器物外,還應掌握一定的損傷后檢查、處理的知識。
長期臥床的老人,要勤翻身,骨隆起處用50%的酒精擦拭,并做按摩或放置氣墊,防止發生褥瘡。
老年人的內衣最好選用本色的純棉、麻、絲織物,布料質地要軟、光滑,吸濕性要好,以防磨損皮膚。
老年人的皮膚鍛煉
一般來說,老年人的皮膚鍛煉應偏于保守,冷水浴、大氣浴不太適合老年人。
皮膚按摩對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和皮膚有益處,按摩可促進血液、淋巴液運行暢通,代謝旺盛,改善皮膚、肌肉的營養,使皮膚溫度升高、充血,皮膚顯得紅潤健康,肌肉豐滿、強健。如果每天能進行30分鐘的自我或被動按摩,日久就能顯出益處。
此外,老年人不宜過度日曬。過度日曬會使真皮組織變性,加速皮膚老化,甚至誘發皮膚癌。
老年人的皮膚營養
皮膚營養是通過膳食、消化、吸收完成的。如果偏食,就保證不了皮膚對必需營養物質的需求,會造成代謝失衡而發生皮膚疾病。老年人的營養要求低熱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和維生素及適量的無機鹽。如果膳食科學、消化功能正常,就能保證皮膚的營養需求,不用另加維生素。
當皮膚發生某種病態時,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就會增加,須針對性地補充所需要的維生素。如發生毛囊角化、皮膚粗糙、手足干裂,可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皮膚黏膜潰爛、潰瘍,可服復合維生素B;皮膚出血、紫癜、色素沉著,可服維生素C。
外用營養護膚品有營養霜、營養蜜等,對老年人皮膚干燥、手足皸裂有保護和治療作用。
老年人皮膚病的防治
由于年輕時不注意皮膚防護,微小的損傷日積月累,到老年時開始顯現,如皮膚萎縮、皺紋、老年斑、老年疣、日光性角化病、皮膚癌等。對皮膚新生物應密切觀察,如有短期內生長快、易出血、向皮內浸潤生長或發生潰瘍,要警惕其癌變的可能,應到醫院診治。特別是手足掌部和容易受摩擦部位的黑色素痣,如近期突然變黑長大、易出血,痣周圍出現衛星式黑點,應馬上到醫院診斷、治療。皮膚上新出現皮疹時,應到醫院確診、治療,不可盲目用藥,因為盲目用藥會改變皮疹的形態,影響醫生正確的診斷。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如果機械性地搔抓止癢,病癥會越來越重,用藥物止癢才能使皮損癥狀很快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