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忠梅
【摘要】 LTE網絡的規劃是目前非常值得關注與探討的問題。無線網絡的規劃首先對覆蓋區域環境進行劃分,然后利用鏈路預算推算出各個環境下單基站的覆蓋面積,之后計算出各個環境下滿足覆蓋所需的基站數,并對覆蓋區域業務進行劃分,推算出各個業務區域下基站的載波配置,最終確定基站數,從而達到無線網絡規劃的目的。
【關鍵詞】 TD-LTE網絡 估算 規劃
工信部在2013年12月對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同時發布TD-LTE(LTE-TDD)牌照,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4G時代。LTE網絡的規劃是目前非常值得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一、LTE覆蓋估算
1、覆蓋規劃流程。
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確定網絡負荷;創建鏈路預算,估算出最大允許路徑損耗;上、下行半徑的較小值即為小區半徑;然后計算單站覆蓋面積;最后可用規劃面積比上單站覆蓋面積得到所需站點數。
2、鏈路預算。
分析信號在系統的傳輸途徑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系統的覆蓋能力進行估算,從而獲得在保證呼叫質量前提下鏈路所允許的最大路徑損耗。鏈路預算的關鍵步驟是計算出上行和下行的最大允許路徑損耗(MAPL):
MAPL = 單RB發射功率 +增益-余量-單RB接收靈敏度-損耗。
MPAL的計算流程是:配置系統參數→計算EIRP→計算MRRSS→計算其他損耗、增益、余量。
(1)系統參數配置。(2)計算等效全向發射功率(EIRP)。(3)計算最小信號接收強度要求(MRRSS)。(4)計算其他損耗、增益、余量。
二、LTE容量估算
1、容量規劃流程
(1)話務模型分析及需求分析
針對客戶的需求及話務模型進行分析,如目標用戶數、業務次數、忙時激活率、平均回話持續時間、激活因子、業務速率等。話務模型指網絡中所有用戶的呼叫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平均統計特征。
(2)每用戶吞吐量
通過話務模型進行計算。由以下因素決定:會話時長、會話任務比率、BLER/PER、承載速率、業務滲透率、BHSA、峰均比等。
(3)整網需求容量
網絡整體容量需求,等于每用戶吞吐量*用戶數。
(4)網絡配置分析
包括頻率復用模式、帶寬、站間距、MIMO模式等考慮因素。
(5)每基站容量
基于一定網絡配置進行系統仿真,得出的平均每站點承載的容量。
三、LTE傳輸估算
LTE的無線側采用扁平化的系統結構,eNB通過S1接口與EPC進行連接,通過X2接口實現和其他eNB實現互聯,所以LTE無線側的傳輸流量由兩部分組成:S1接口流量 + X2接口流量。
1、S1用戶面傳輸流量
S1用戶面流量計算的主要輸入有:單用戶平均吞吐量、單站規劃用戶數、開銷系數ER、峰均比。
S1用戶面流量=單用戶忙時平均吞吐率*基站規劃用戶數*ER*流量峰均比
2、S1控制面傳輸流量
S1控制面流量主要包括各種信令傳輸的流量,如要精確估算將非常復雜。為了簡化計算,S1接口控制面的流量為S1用戶面流量的一定比例,一般取值為2%。
3、X2接口流量
X2接口主要用于傳輸流量eNB之間的各種數據和信令,其流量受到eNB之間的切換次數、干擾協調等控制信息開銷的影響,相對S1接口而言,流量較小,一般取S1接口流量的3%進行估算。
四、小結
在完成了TD-LTE無線網絡的估算工作之后,再對未來的無線網絡進行預規劃,即進行系統仿真和確定相應的工程參數,最后再對無線網絡小區進行規劃(包括頻率規劃、TA規劃、PCI規劃、PRACH規劃)就完成了對整個TD-LTE無線網絡的規劃。
參 考 文 獻
[1] 《LTE無線網絡規劃與設計》編委會. LTE無線網絡規劃與設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2-5-1
[2] 魏家宏. LTE承載網網絡規劃探討. C114中國通信網. 2013-9-2
[3] 蔣遠,湯利民. TD-LTE原理與網絡規劃設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