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淼 項肖峰
【摘要】 文章對下一代網絡(NGN)兩大實現技術進行分析,研究相關業務部署方案,結合組網模式及接入層方案給出軟交換在海南電網行政交換網的整體組網架構。
【關鍵詞】 NGN 軟交換 行政交換網
一、引言
海南電網現有的行政交換機采用程控交換技術,在網運行多年,設備主要元器件已嚴重老化,廠商備件也已停產,嚴重影響了公司日常辦公和生產安全。同時智能電網的實現需要高速、雙向、實時、集成的通信網絡作為基礎,故需尋求一種新技術來替換傳統程控交換機。
二、NGN實現技術
NGN是一種業務驅動型網絡。通過業務和呼叫分離,呼叫控制和承載分離,從而實現相對獨立的業務體系,使業務獨立于網絡。NGN主要實現技術有軟交換和IMS技術,通過業務能力、網絡建設、技術生命力、投資等維度比較,IMS與軟交換都可以滿足行政交換網統一通信業務需求,且兩者在業務功能支持上沒有差別。
IMS在多廠家混合組網上難度較小,技術發展生命力強,硬件支持起始用戶數量大,對企業來說規格較高。軟交換在產品成熟度和應用方面具有優勢,相比IMS所需投資更少且發展時間長,在企業網市場應用更廣泛,業務體驗(尤其在智能終端上)更好。海南電網行政交換網采用軟交換技術進行升級和改造。
三、業務部署分析
為有效指導行政交換網建設,需對相關業務部署方案進行探討。軟交換系統將能夠提供普通語音電話業務、視頻電話業務等多種業務。不同業務的觸發和使用流程不盡相同,按照業務需要系統不同主體配合的情況分類,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業務內置于呼叫控制系統內采用標準信令協議實現業務功能,提供傳統語音業務,不存在互連互通的問題;第二類業務需要本地業務服務器和呼叫控制器配合完成業務流程,為擴展語音業務,不同廠商間可互通;第三類業務需要部署單獨的業務服務器,為高級業務,不同廠商間不能互通。
根據業務主要特征及各廠家之間的互通性,第三類業務由南方電網統一部署,其余兩類業務由南方電網和海南電網公司兩級部署。
四、軟交換建設方案
4.1 系統架構
從系統架構上來看,軟交換系統可分為業務層、控制層、傳送層和接入層,如圖1所示。
業務層:采用開放的業務接口,提供傳統交換機的業務和其他增值業務。
控制層:實現呼叫控制和連接管理,支配網絡資源。
傳送層:采用分組技術,提供一個高可靠性、端到端的QoS保證的綜合傳送平臺。
接入層:提供豐富的接入手段,將各類用戶連接到分組網絡,并將信息格式轉換成為能夠在分組網絡上傳遞的信息格式。
4.2 控制層設置方案
軟交換控制層建設可采用集中模式和分布模式兩種模式。集中模式只在公司總部設置控制層設備,其余地區只設置接入層設備;而分布模式則需要在公司總部和其余地區都配置控制層設備。分布模式更適合用戶數量更大,比較復雜的網絡。
從運行維護角度分析,按集中模式建設,公司總部維護控制設備和業務系統軟硬件,地區只負責維護接入設備,符合公司現有維護力量的分配方式,分權分域的維護模式有利于網絡建設和業務開展。建議采用集中式組網,控制層集中式組網模式如圖2所示。
4.3 接入層設置方案
針對電網公司大樓、宿舍區、直屬機構公司需求情況和安裝條件,接入方案如下。
(1)公司大樓(前提:不重新綜合布線),如圖3所示。
●原有傳真機通過新增接入網關設備接入
●新增IP電話直接連接到現有剩余信息口上與樓道交換機互聯
●部分辦公室信息口數量較少,采用接入交換機進行擴展
(2)宿舍區/直屬機構,如圖4所示。
宿舍區和直屬機構當地的模擬電話全部接入到新增的接入網關上,通過網關設備將各直屬機構的模擬電話接入軟交換系統,配置的接入網關設備需具備自交換功能。
五、結束語
電網行政交換網由傳統程控交換機向下一代網絡過渡和演進是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現代通信網絡的發展方向。NGN中的軟交換技術在海南電網行政交換網中的應用研究一方面對電網后續建設電話交換網具有借鑒意義,另一方面給電網開展新通信業務提出了相關建議,具有較強的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