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慧 文雅 常春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nRF24LE1射頻芯片和RFX2401C功率擴展芯片的有源RFID電子標簽的設計,包括硬件電路設計和軟件編程設計。該電子標簽工作在2.4GHzISM頻段,通過功率擴展芯片RFX2401C提高了標簽的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利用接收功率檢波(RPD)實現載波監聽,解決多標簽的碰撞問題,采用無線喚醒技術有效降低了系統的功耗,利用電源監管功能提高工作穩定性。測試結果表明:該標簽抗干擾能力強,傳輸穩定,工作距離遠且可調。
【關鍵詞】 無線射頻技術 電子標簽 nRF24LE1 RFX2401C
一、引言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一種無線自動識別技術,是現在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目前在我國許多方面都用到了射頻識別(RFID)技術,像鐵路車號識別、身份證和票證管理、動物標識、危險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產過程管理等多個領域。RFID系統一般包括終端機、RFID中間件、讀寫器和標簽幾個部分。其中電子標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標簽分為有源標簽(主動式)和無源標簽(被動式)。無源標簽有利于減小標簽尺寸和降低成本,但是限制了讀取范圍和數據存儲能力。而有源標簽不但具有無源標簽的特征,還有性能更可靠、距離更遠、壽命更長等優點。本文利用nRF24LE1和RFX2401C芯片設計了一種有源RFID電子標簽,實現了與閱讀器的低功耗、遠距離通信。
二、使用的關鍵技術
2.1 防碰撞的設計
通信的可靠性是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在多標簽工作時要保證通信的穩定,防碰撞算法的設計尤為重要。利用nRF24LE1隨機數產生功能和接收功率檢波(RPD)功能,可以的設計一個時隙ALOHA算法來解決標簽的防碰撞問題。通過載波監聽的方式來實現防碰撞算法。當有標簽信號發生碰撞時,信號可以隨機退避一個時隙T0的整數倍(nT0),來防止標簽碰撞問題,該時隙T0是讀寫器與標簽的完成一次交換的時間,倍數n是隨機數發生器產生的隨機數。當再次碰撞后,同樣退避一段時間,直到數據發送成功為止。
2.2 低功耗的設計
由于RFID有源標簽為電池供電,為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設計時對功耗性能要求嚴格。nRF24LE1本身就是一款低功耗芯片,在2Kbps采樣速率下電流僅為0.1mA。
nRF24LE1有多種工作模式且其工作模式可以由軟件設置來切換。無線喚醒的設計,通過讀取讀寫器對標簽工作模式的切換:主動發送狀態和被動接收狀態。同時,通過它的實時鐘RTC定時,可以作為芯片掉電休眠的周期喚醒源,實現最大化減小功耗。
2.3 電源監管
電子標簽采用的是電池供電,長時間使用會消耗電量,使得供電電壓不達不到要求的工作電壓,使得工作不穩定甚至停止工作。nRF24LE1的電源監管功能(Brown-out)可以保證電子標簽的正常工作,在電源失效檢測器檢測到電源失效時不進行FLASH擦寫。
2.4 功率擴展
nRF24LE1可以單獨完成標簽的功能,但是在PCB天線的條件下,其工作距離并不遠。為了增加在PCB天線的情況下增加發射距離,本設計增加了RFX2401C集成電路,對nRF24LE1進行功率擴展。
RFX2401C是一款高性能的射頻前端集成電路,配有一個高功率放大器(PA)、低噪聲放大器(LNA)。給nRF24LE1射頻電路加上RFX2401C可以提高發射功率,提高接收靈敏度,擴大了通信的覆蓋范圍,提供了更可靠通信。發射功率可以提高25~26dB,接收靈敏度可提高26dB~32dB[2]。
三、標簽總體設計方案
標簽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小體積、低成本、低功耗、閱讀距離長且距離可調、電池供電等特性。基于這些因素的考慮,本設計選擇了以nRF24LE1為核心的設計方案。
射頻芯片nRF24LE1是整個標簽設計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一款高性價比且內置微控制器的智能2.4GHz射頻收發器的芯片。nRF24LE1采用了抗干擾能力強的GFSK調制解調技術,片內自動生成報頭和CRC校驗碼,具有出錯自動重發的功能,構成的無線傳輸系統具有電路簡單、成本低、速率高等優點。
功率擴展部分,采用RFX2401C對其進行功率擴展,天線采用PCB天線,電源部分采用3.3V紐扣電池供電,如圖1所示。RFX2401的加入,大大增加了標簽的傳輸距離,使信號的傳輸更加穩定可靠。
另外,加入了蜂鳴器報警部分,當電源電源過低時,蜂鳴器鳴叫報警。
四、標簽的硬件設計
電子標簽電路圖如圖2所示。選用nRF24LE1 5×5mm 32腳QFN封裝的芯片,參照Nordic官方技術手冊[1],選取合適的退耦電容,啟用外接16MHz的晶振。6腳PROG為程序燒寫使能端,19腳RESET為復位端,其余的腳為IO口,可接豐富外設[3]。
單獨使用nRF24LE1時,在貼片天線的情況下,發射距離只在10m~30m,這里采用關鍵技術中的功率擴展技術。如圖3所示,RFX2401C的10腳ANT所連接的C15,C16,L4,構成了一個諧波濾波器,可以濾掉高頻噪聲。在通信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去掉這個部分。C6起到低通濾波的作用,也是一個可選項。
圖中,蜂鳴器是用來起到欠壓報警的作用,當電源監管檢測到電源電壓低于預設值時,P0.6會給三極管一個低電平,驅動蜂鳴器工作。
RFX2401C的工作模式是由5腳TXEN和6腳RXEN控制,如表1所示。其中TXEN接nRF24LE1的20腳VDD_PA,調試時,只要有發射此腳就會有一個脈沖。RXEN由nRF24LE1的一個IO口控制,這里我們選擇的是P1.4。在接收狀態時將RXEN置高即可。
PCB的設計對標簽性能影響很大,在PCB設計時,應注意元件盡量靠攏芯片四周,底層不放置元件,在空余地方都要鋪銅,盡量多打一些過孔,每一個元件的接地腳都要單獨加一個過孔。為保證晶振起振穩定,晶振底下不能走線。焊接過程中要確保芯片底部接地。
五、系統的軟件設計
標簽系統軟件主程序流程圖如圖3所示。在標簽進入正式工作前先進行電源監管,一旦發生電壓不夠,馬上進入掉電模式,當電壓正常時,進入工作狀態,同時不斷檢測信道狀態,在信道空閑時發射數據。當接收到射頻(RF)數據時,產生RF中斷,處理接收數據。
為達到低功耗的要求,本次設計采用的是主動式標簽,通過設置RTC定時,標簽工作在掉電休眠的周期性喚醒狀態。同時標簽可配置四種工作模式:掉電模式、待機模式、接收模式、發射模式,通過配置CONFIG寄存器來切換[5]。通過定時休眠和工作模式的切換以及nRF24LE1芯片本身的特性,實現了低功耗,故紐扣電池供電即可。
空中速率通過寄存器RF_SETUP寄存器,可設定為250kbps,1Mbps或2Mbps。使用高速率可以獲得較低平均電流,減少空中受干擾和碰撞的機會;使用較低速率可以獲得更好的接收靈敏度。射頻頻道的頻率由RF_CH寄存器的設置。為確保通信成功,接收方和發送方必須設定為同一速率和同一頻道。
5.1 欠壓保護子程序
采用關鍵技術中的電源監管技術,在軟件上實現欠壓保護,通過蜂鳴器報警。通過設置欠壓比較寄存器POFCON,打開電源欠壓比較器,并設置比較電壓,如果供電電壓低于設置值時,將發出欠壓復位信號,電子標簽進入欠壓保護模式,蜂鳴器報警,然后進入掉電模式,其工作流程圖如圖4所示。
5.2 防碰撞子程序
為了避免信號之間的干擾而產生誤碼,增強信號的可靠性十分必要。這里采用載波監聽和時隙ALOHA防碰撞算法的設計,完成了標簽防碰撞的處理。防碰撞流程圖如圖5所示,當監聽到信道忙時,隨機數產生器會產生一個隨機數,配合定時器產生一個隨機退避時間,直到信道空閑時再發送信息。
5.3 RF中斷處理子程序
在接收模式和發射模式下,允許RF中斷。RF中斷處理子程序是在檢測到寄存器STATUS狀態值時產生的。中斷處理子程序流程圖如圖6所示。程序進入中斷后,標簽將接收到的數據存在數組rx_buf中,并清空接收緩存區FIFO的值。完成后退出中斷。
六、結束語
本文對基于nRF24LE1射頻芯片和RFX2401C功率擴展芯片的RFID有源標簽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由于傳統的基于nRF24LE1射頻芯片設計的標簽無法滿足遠距離傳輸,因此,本設計設計的結合了RFX2401C的功率擴展的特點,合理的利用nRF24LE1的電源監管、載波監聽、隨機數產生器、定時器等功能,并借助軟件的設計,對耗能低的nRF24LE1的進行了最大化減小功耗。此外,這種RFID有源標簽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遠距離、高速移動、抗干擾等問題。本RFID標簽與配套的閱讀器可以組成物品識別或人員定位系統,可廣泛應用于物流運輸、工業生產、采礦、車輛識別等眾多領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