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祥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10)
車輛段上蓋開發是通過一個蓋板將車輛段在豎向上一分為二,蓋板下作為地鐵功能使用,蓋板以上作為民用建筑功能使用,從而取得“一地兩用”和“一舉兩得”的效果。對于這種新型的建筑體系,國家工程建設相關標準,尚未對其防排煙的設計原則作明確規定,盡管國內已有不少類似工程案例,但是尚無統一做法,本文以廣州地鐵首個上蓋物業開發的蘿崗車輛段為例,對其高大廠房的防排煙設計方案進行研究,通過性能化設計論證,提出合理可行的設計原則。
蘿崗車輛段位于六號線二期線路的東端,蘿崗區開創大道以南,荔紅一路以東的地塊內。段址東面為大公山,東南側為植樹公園,南側為南崗河與伴河路。整個地界呈南北走向,長度約為1200m,最寬處約為440m,總用地面積約為31.5公頃。由停車列檢庫庫、檢修庫、調機及工程車庫、綜合樓等組成。

圖1 蘿崗車輛段總平面圖
車輛段的全部庫房區、白地區、咽喉區、以及出入段線的部分區域設置蓋板,在蓋板上方進行居住小區的綜合開發建設。蓋板面積約21萬平方米,蓋下車輛段與蓋上物業開發劃分界面是以9米平臺(局部為15米板)為豎向分隔線,0-9米為車輛段使用空間,9米以上為民用建筑開發空間。
車輛段檢修庫、停車列檢庫為高大廠房,層高9m,檢修庫的火災危險性等級為丁類,停車列檢庫的火災危險性等級為戊類。
1)相關規范依據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的9.1.3規定:建筑面積大于5000m2的丁類廠房,應設置排煙設施。
根據未頒布的《地鐵設計防火規范》(報批稿)的8.4.2規定:車輛基地的停車庫等場所的防排煙設計,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 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廠房凈高超過6m時,可不劃分防煙分區;

圖2 t=1200s時不同排煙方案的煙氣擴散情況

圖3 t=1200s時不同排煙方案的煙氣溫度情況
(2)當丁類廠房采用機械排煙時,排煙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小于4 次/h計算。
2)存在的問題
(1)兩個規范對于丁類廠房均明確要求考慮排煙設施,《地鐵設計防火規范》(報批稿)是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的補充和細化,而都沒有明確是否適用于上蓋開發的這種建筑體系。
(2)停車列檢庫存放地鐵車輛,是戊類廠房,兩個規范對于戊類廠房均無明確是否需要考慮排煙設施。
(1)設計方案
檢修庫、停車列檢庫均設置機械排煙,結合國內類似工程案例的排煙設計方案,根據不同排煙量、有無排煙分區、不同排煙模式確定三個排煙設計方案,利用FDS軟件對不同防排煙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分析,考察煙氣擴散、煙氣高度、溫度變化的情況。
方案一:排煙量按60m3/(h.m2)計算,設置一萬平方米防煙分區,分區排煙。
方案二:排煙量按30m3/(h.m2)計算,設置一萬平方米防煙分區,分區排煙。
方案三:排煙量按12m3/(h.m2)計算,不劃分防煙分區,動態排煙。
(2)目標設定
火災對人員的危害主要是火災產生的煙氣,表現為煙氣的熱作用和毒性,另外對于疏散而言煙氣的能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在分析火災對疏散的影響時,一般從煙層高度、溫度、毒性氣體的濃度、能見度等方面進行討論。在本項目中將采用以下的性能指標:
1)煙氣層的安全高度確定:空間凈空高度大于6m的大空間場所,安全高度按以下公式計算,Z=1.6+0.1H;因此蘿崗車輛段的安全高度取值為2.5m。
2)最保守判據:煙氣層高度控制在安全高度以上。
(3)計算結果
1)煙氣擴散結果
2)空間煙氣溫度結果
(4)結果分析
1)方案一基本能將煙氣控制在防煙分區范圍之內,僅有少量煙氣翻過擋煙垂壁下檐,蔓延至相鄰防煙分區,防煙分區內煙氣沉降高度約為5.5m,大于2.5m的安全高度,防煙分區內溫度約為33~42度,熱輻射不會對人員和結構造成影響。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起火點設在防煙分區的中部,若起火點靠近防煙分區邊緣,則煙氣蔓延至相鄰防煙分區的范圍更大,還需要啟動相鄰防煙分區內的排煙設備。
2)方案二與方案一的區別在于排煙量減為一半,防煙分區基本失效,大量煙氣翻過擋煙垂壁下檐,蔓延至相鄰防煙分區,需啟動相鄰防煙分區內的排煙設備同時排煙,防煙分區內煙氣沉降高度約為5m,大于2.5m的安全高度,防煙分區內溫度約為35~45度,熱輻射不會對人員和結構造成影響。本方案采用擋煙垂壁無法有效控制煙氣擴散,但是各項指標均滿足計算目標設定值,對人員疏散沒有影響。
3)方案三取消擋煙垂壁,根據FAS探測情況,動態啟動相應排煙設備,在模擬的1200s內,無法有效控制煙氣擴散,但煙氣隨著時間擴散的速度在逐漸下降,煙氣在到達邊緣后,自然排出室外,煙氣高度在2.5m以上,穩定后起火區域頂棚的溫度大約在75℃~110℃,煙氣層的溫度由起火位置向外逐漸減小為環境溫度,熱輻射不會對人員和結構造成影響。本方案各項指標均滿足計算目標設定值,對人員疏散沒有影響。
4)從安全疏散來看,三個方案都滿足要求,方案一的設備規模最大,方案三的規模最小,建議本項目排煙方案采用方案三。
(1)車輛段進行上蓋開發后,蓋下車輛段的防排煙應從嚴設計,丁類、戊類廠家均按機械排煙考慮。
(2)高大廠房的層高為9m,排煙設計時需充分考慮這一巨大儲煙倉的影響,借助性能化設計手段,通過多方案比較,合理確定排煙方案。
(3)隨著車輛段上蓋開發的案例增多,不斷積累工程經驗,相信有關消防規范會逐步得以完善,為工程設計提供更確切依據。
[1]GB50016-2006,建設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建設部.地鐵設計防火規范(報批稿)[S].
[3]劉桂江,王棟.蘇州太平車輛段上蓋開發消防設計[J].鐵道工程學報,2012,170(1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