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婷 肖燕霞 宋松
新醫院財務制度下預算管理的探討
●崔慧婷 肖燕霞 宋松
新醫院財務制度對醫院預算管理有了新的闡釋,賦予了更重更強的使命,強化了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及醫院管理的重要地位。文章就新醫院財務制度對預算管理的新要求、預算的必要性、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完善措施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新醫院財務制度 預算 管理措施
2011年頒布的《新醫院財務制度》提出,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既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滿足自身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1.明確了預算內涵。預算是指醫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目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它是用數字來描述某個期間的醫院戰略規劃和運作計劃,也是描述醫院預期結果的報告。預算既是決策的具體化,又是控制醫院運營活動的依據。新醫院財務制度規定醫院的所有收支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有利于醫院對資金的統籌安排、計劃使用、全面控制,強化了預算的約束與管理,維護預算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權威性,規范了醫院的財務運行及經營活動。
2.明確了具體預算管理辦法。新醫院財務制度規定對醫院實行“核定收支、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有利于醫院規范收支管理,嚴格財政預算管理,強化成本核算與控制,加強資產管理,防范財務風險,全面真實反映醫院財務狀況,實現醫院良好持續的發展。
3.明確了預算全面化和精細化管理。新醫院財務制度明確規定醫院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包括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策、分析和考核等。明確規定了預算管理每個環節所遵循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明確了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醫院各主體的主要職責,明確了預算管理實行具體化、精細化管理,明確了醫院整體預算和部門預算管理,明確了預算編制要細化到每個收支部門、細化到每個具體項目,體現了醫院預算管理的完整性與精細化。
1.全面預算能夠明確醫院各部門、科室的具體工作目標和任務,明確各部門、科室的責任承擔。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就是目標分解,即將醫院的總目標自上而下分解并下達到各部門、科室。各部門、科室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責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來實現醫院的總目標。
2.全面預算能夠協調醫院各部門、科室的運營活動。在醫院總目標的前提下,各部門、科室要加強聯系和溝通,互相了解,相互配合,共同協調,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實現各部門、科室的具體目標。
3.全面預算能夠控制日常經濟活動標準。預算編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醫院各項經濟活動的控制,數量目標就是控制的標準。預算執行過程中,如發現背離目標的經濟活動,要快速反應并糾正,做到事中控制;通過績效評估及信息反饋,了解產生差異的原因,對癥下藥,以保證目標實現,做到事后控制。
4.全面預算是評價、考核工作績效的依據。通過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的比較,來對各科室、部門及每位員工的工作業績進行評價、考核,以此為依據進行獎懲,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1.預算編制與醫院實際情況不符。
(1)數據不準確。數據采集隨意性強,數據分析技術不科學和不完善,編制方法的不合理,編制范圍的不完整,導致預算編制嚴重脫離實際情況,導致預算執行難以進行。
(2)預算管理意識薄弱,重視力度不夠,缺乏各部門、科室的廣泛參與及協調溝通。很多醫院認為預算就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對于預算的編制,部分科室、部門及人員缺乏積極主動的參與性,只是對財務部門出具的預算結果進行確認,導致預算無法準確地反映醫院真實情況,預算脫離實際,可操作性差。實際工作計劃也未把醫院的預算目標作為指導,預算執行結果也未進行及時的考核與反饋,未體現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導致部門及員工缺乏預算執行的積極性。
2.預算的執行力度不夠。
(1)缺乏執行動力。預算執行者對命令式的預算執行缺乏積極性,常常把預算當成負擔,從而缺乏預算計劃的執行動力。
(2)預算執行缺乏監管。某些醫院以預算編制為目的,只做表面文章,而忽視了預算的管理,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預算執行是預算管理的核心和關鍵環節,它貫穿于預算管理工作的整個過程,而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卻缺乏專門人員或機構來負責對執行情況的監控。預算執行的不規范,執行的隨意性,執行力的不足且缺乏控制性,都將導致預算執行的不到位,執行的失控,降低醫院的運作效率。
3.預算管理考核與激勵機制不完善。
(1)考核指標不健全。預算只注重業務收支指標的考核而忽略了醫院的戰略目標和非業務收支指標的考核;只注重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而忽略了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的考核。種種考核的片面性造成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得不到全面有效的評估及反饋。
(2)獎懲制度不完善。醫院并未將預算考核結果與績效體系真正掛鉤,獎懲的不到位,使預算考核流于形式,影響了部門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導致醫院預算管理目標的難以實現。
1.強化預算管理意識,樹立預算管理戰略性地位的理念。醫院領導要重視預算管理,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預算管理工作中,并將預算管理理念傳達滲透到每個科室、部門及每位員工,是其認識到預算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從而調動其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自下而上積極主動地按照預算管理要求實現醫院的高效運營,保障醫院總體目標的順利完成。
2.完善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預算管理組織是預算管理運行的基礎保障,預算目標的實現需建立在完善的預算組織基礎之上。醫院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包括預算管理委員會,即為預算的決策機構,是預算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財務部門,即為預算常設機構,負責預算的編制、審定、協調、調整、分析和反饋;各職能部門及各科室,即為預算執行機構,是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責任單位;績效管理部門(財務部),即為預算監控考評機構,根據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業績評價,將預算考評納入績效考評體系中。醫院應完善機構設置,以確保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現。
3.完善預算編制內容,規范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1)預算編制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編制原則,將醫院的所有的經濟事項、所有的收支都納入預算管理,實行全面預算,包括運營預算、財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的編制。
(2)預算編制方法改革以前的基數加增長的編制方法,采用零基預算,就是對收支預算編制時,以零基數作為起點,重新核定醫院的所有開支。
(3)醫院應在科學預測內外因素對醫院收支影響的前提下,科學、合理、準確地編制年度預算計劃。一是醫院編制預算應全面分析參考上年度預算的執行情況;二是預算編制采集整理的基本數字要進行反復核實,保證基本數字的準確性;三是預算編制要考慮預算年度內國家有關政策對醫院收支的影響,比如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增設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等政策變化對收入的影響,工資績效改革對支出的影響;四是事業發展計劃對醫院收支的要求,也是預算編制應考慮的因素,比如床位的增加、新型設備的購入、大型修繕和基建項目等對醫院收支的影響;五是熟悉預算編制要求。
4.強化預算執行的監管,加強預算執行的分析。
(1)建立健全預算執行責任制度。醫院要嚴格執行預算,并將預算逐級分解,明確各個部門和員工的責任和權利,提高預算執行的參與度,保證各項預算的執行力度。
(2)醫院應定期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檢查,將醫院的實際收支情況與預算計劃進行比較。一是收入是否與預算相符,若發現實際收入少于預算時,要及時分析原因,及時作出應對措施;二是對實際支出情況進行分析、對比,根據支出的實際狀況,合理預測全年的支出情況,若發現支出大幅度增長或減少等反常情況時,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確保全年收支平衡。
5.強化預算管理的績效考核制度。為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效果,醫院由專職部門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辦法,成立績效考核小組;依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運用科學適宜的方法、對預算執行、成本控制、資金使用、業務工作效率等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綜合考核評價,并將考核結果與責任人或員工的績效管理相掛鉤,作為實行獎懲的重要依據,要做到獎懲分明,公平合理;也作為職工年度考核、決定是否繼續任用的重要參考。從而督促員工積極參與預算管理的工作中,確保預算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總之,預算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醫院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經濟事項全面控制的一種重要方法。醫院要不斷總結,不斷探索,集思廣益,不斷創新,做好醫院的預算管理。
[1]衛生部規劃財務司.醫院財務與會計實務.企業管理出版社,2012.5
[2]朱倩等.新醫院財務制度下全面預算的難點與對策.會計之友,2011(29)
[3]徐俊英.淺論新醫院財務制度下的醫院預算管理.管理視野,2013.(16)
[4]黎厚勝.論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新財經,2013(4)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青島 266003)
(責編:若佳)
F234
A
1004-4914(2014)06-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