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 朱佳俊 紀秋蕾
高技術服務業,是指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新興高層次技術群在服務業領域的應用,并具有高質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務的特點。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區域經濟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正在逐步形成一個人才密集、知識密集、附加值高、支撐并服務于經濟、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高技術服務體系,高技術服務業在未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①。為推動高技術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我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方向,尤其對高技術服務業的融資與支持提出了發展意見。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建設高技術服務業融資服務,不僅可以對新型高新技術服務業融資創新理論加以完善,對融資渠道和方式加以創新,也為金融、信貸市場的發展與完善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完善產業鏈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來,全球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高技術制造業,成為新的經濟支柱產業。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憑借制造業的雄厚基礎,使本國的高技術服務業得以較早、快速的發展②。近5年來,高新技術服務業快速持續發展,高新技術業規模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高達27%,高技術業產值占服務業比重已達16%。目前來說,高技術服務業的產值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近年來,高技術服務業以1:8.82的投入產出比,超過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的回報率,成為盈利冠軍。而我國的高技術服務業是近幾年才提出并發展起來的,起步晚、經驗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走了不少彎路,但也卓有成效。高科技企業是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量,又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在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技術服務企業融資環境建設尤為重要。
1.外源融資與風險管理。由于高技術服務業的特性,外源融資對于高技術服務業融資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融資理論也表明,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助于企業的創新活動,從而多角度解決融資困境。奧地利經濟學家Joseph提出了融資創新理論,指出創新活動與金融活動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Latimer曾對高技術服務業融資困境的成因進行研究,提出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其他非金融機構都是出于盈利性的目的來提供貸款,但是高技術服務企業風險較高,使得銀行等提供貸款的成本和風險都比較高,會影響這些金融機構的收益③。這也是銀行為高技術服務業提供貸款的一大障礙。
2.均衡信貸與產業發展。對銀行信貸配給與高科技服務業融資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Stiglitz和Weiss指出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銀行會選擇均衡信貸的方式來對需求企業進行配給,即使貸款人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來獲得貸款,銀行也不予采納。對于高技術服務業來說,銀行并不會因為它的高收益而提供更多的貸款,這對于高技術企業的融資有一定的影響④。由此提出,提高信息的對稱性是勢在必行的。
3.風險資本與融資創新。對風險投資企業、風險投資市場和高技術服務業的政府管理制度進行分析,界定了高新技術服務業的本質特征是核心能力與創新;Stahan和Weston討論了技術創新勞動與金融創新勞動的激勵制度安排,描述了高技術產品價格規則⑤;Meyer分析了風險資本市場制度與傳統資本市場制度的區別與聯系,證明了風險資本市場制度是資本市場制度的邏輯的自然演進;Peek和Rosengren提出了政府在高技術經濟發展中的基本職能是積極提供“知識”這種公共物品,保證全社會公正分享創新收益,政府應提出積極的高技術服務業政策和啟動高技術產品市場。
1.政府與產業發展視角下的融資研究。從宏觀角度主要探討高新技術服務業產業化問題,即通過金融制度的安排和國家政策的改變來促進高科技服務業的融資大環境的改善。生蕾等人通過研究金融市場、證券市場與國家政策和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國家政策和制度的改變來營造一個更加完善的金融環境,從而來解決高技術服務業的融資問題⑥。陳圓等通過對政府在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提出政府應在行業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同時提出一些創新的方向和途徑⑦。葛建新等通過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研究,界定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融資困境,從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三方面來討論解決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的方法和途徑,強調建立中國的信用制度體系,提升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的信用水平,并提出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的改革,發展壯大中國的中小商業銀行,積極開拓金融產品創新,完善抵押品市場和創新基金⑧。王雷、黨興華等通過風險投資的研究,并對國內外風險投資運作機制和退出機制進行對比,提出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風險投資體系的思路和辦法,強調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對于新興服務業發展的意義⑨。
2.企業和產品視角下的融資研究。從微觀角度,主要探討與高技術服務企業發展相適應的融資業務。王燕梅從高技術服務業本身的經營出發,通過分析高技術服務業發展階段來分析每一階段的資金來源,提出各階段的最佳籌資方式⑩。梁宏等基于金融工具的分攤和控制權方面的分析,研究以風險投資機構為主體的原始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基金之間的風險和權利配置問題?。對于風險投資機構和創業企業之間的合約安排也主要是從靜態的角度予以分析,缺乏針對高技術服務企業發展過程的動態考察。
在西方國家,政府幫助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方式有:貸款擔保、貸款貼息、政府直接優惠貸款等。美國以貸款擔保形式誘導金融機構向小企業提供貸款,并提供創業咨詢、政府采購合同咨詢等服務,并創立了一個由財政部管理的300億美元的小企業貸款基金(SBA)?。2012年4月,奧巴馬又簽署促進創業企業融資法案,為中小科技型、服務型企業上市融資松綁。歐洲政府通過設立公共投資發展銀行,解決高新技術服務業企業資金問題。整合信托投資銀行、中小企業銀行、投資戰略基金,設立統一的融資渠道,促進高技術服務企業能順利轉型為較強競爭力的中間規模企業。日本主要采取由政府設立專門的金融機構。它們向高新技術服務業等中小企業提供低于市場2~3個百分點的較長期的優惠貸款,還設立“信用保證協會”和“中小企業信用公庫”從民間銀行所借信貸提供擔保。韓國政府為了促進民間金融機構對高新技術服務業的融資,強化民間的技術評價能力,設計并普及企業的技術評價模型,通過多樣的民官合作來強化對企業的資金支持。而我國主要是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建立中小企業發展銀行,建立中小企業基金會?。
高技術服務業融資存在的瓶頸分析。
1.高技術企業及產品的價值評估。高技術服務業的價值很難準確的評估,主要是由于在這類企業中智力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決定了它的短周期和高滲透性的特點,而這些智力因素最后都歸集于資產構成中的無形資產。從會計計量的角度來說,無形資產的價值很難準確估計,這難免會造成企業的真實價值被低估。而現行的融資及擔保很少從企業價值評估的角度來全面考查高技術服務業的真實價值,也未把價值評估作為解決高技術服務業融資問題的途徑之一?。因此,高技術服務企業的無形資產及技術產品的價值評估是融資發展的重要環節。
2.高技術服務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銜接。高技術服務業的融資渠道比較狹窄,主要是指財政融資、金融融資和內源融資。目前,政府撥款主要集中于全局性領域的大企業,對于在高技術服務產業占很大比例的中小企業來說,政府很難給予大量的直接投資;由于這類企業的高風險性及缺乏有效擔保,金融機構也不愿進行大量投資;同時高技術企業一般是中小型企業,很難滿足上市要求,無法通過現有的證券市場融資?。因此,高技術服務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銜接對于融資市場的成熟至關重要。
3.高技術產品風險與收益的衡量。高技術服務業一直有高風險與高收益的特性,這是因為,與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具有較強的擴張性和市場壟斷性。而這些風險和收益很難可靠的衡量,使得融資難度加大,專門用于高技術產業投資的資本比如風險資本,又往往無法滿足整個社會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及時采取產品的可行性分析,制定正確的風險內控制度,并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盡量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便吸引到更多的融資渠道和機會。高技術產品或服務的風險與收益的衡量,是項目融資的重要前提。
1.切實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市場融資環境,同時加大政府對高技術服務業的資金投入,比如設立國家風險投資基金項目,為高技術服務企業提供擔保,組建高技術投資銀行等。
2.構建多方位的融資渠道。繼續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從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雙方健全融資平臺,允許外資進入我國的資本市場、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來幫助解決我國的融資問題,同時也鼓勵我國的高技術企業在海外上市,積極利用外部的資金。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建立健全我國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風險投資、擔保基金在內的多層次的融資平臺?。
3.構建中介支持系統。積極創建資金融通輔助體系,對高技術服務業產業化項目、中小型高技術服務業提供融資信息咨詢服務,建立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網絡,培育和規范各種中介服務機構,并加強監督,使得融資和企業自身的信息更加的公開透明。
4.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和完善質押擔保制度。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金融產品或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創造出滿足高技術服務業等中小型企業不同時期資金需求的金融產品,同時也要減少信貸審批程序,更加高效的為企業服務。另外,完善質押擔保制度,積極探索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貸款質押模式,有效評估高技術服務業的價值。
5.充分利用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實行,將使得銀行等金融行業更加注重投資的收益性,放開了銀行風險定價。由于高技術服務業的高收益的特點,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到這一行業,將會稍微緩解融資壓力。高技術服務業應抓住這一契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產品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促進集聚化發展?。
通過對比國內外高技術服務業研究現狀,闡述融資對于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瓶頸與融資困境,結合國外產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尋求中國高技術服務業融資助力產業發展的對策。此外,高技術服務業融資難是內外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因此,既需要政府的宏觀引導、調控與支持,同時也需要企業不斷改善自身的經營方式,增加企業價值積累,促進企業集聚發展,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努力拓寬融資與籌資渠道。
注釋:
①王瑞丹.高技術型現代服務業的產生機理與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②李陽,李曉東,張霞.國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J].經濟管理,2005(9)
③ Howard, Dennis R. Financing Sport. Morgan town: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5:60~63
④Fiet,James. Risk Avoidance Strategies in Venture Capital Markets[J].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5,(32):321~362
⑤Weston,J. Fred. The Art of M A Financing and Refinancing: A Guide to Sources and Instruments for External Growth [M]. New York:McGraw-Hill,1999:98~116
⑥生蕾.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州學刊,2000(1)
⑦陳園,范抒.中西方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融資體系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04(4)
⑧葛建新.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融資[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⑨王雷,黨興華.R&D經費支出、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于典型相關分析的中國數據實證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8(4)
⑩王燕梅.高技術產業化中的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0(9)
?梁宏,張成武.關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的理論探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7)
?張靜.國外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及其啟示[J].環球市場,2001(10)
?曹舟.國外政府促進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做法和啟示[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9)
?全文婷,王滿.高新技術產業融資風險分析及防范[J].現代商業,2011(2)
?張昌彩.企業融資結構與資本市場發展[J].管理世界,1998(3)
?彭京華.構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多層次融資創新體系[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1(2)
?李勇堅,夏杰長.中國高技術服務業集聚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J].經濟與管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