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學院網站7月29日文章,原題:別緊張,韓國沒倒向中國 今年許多人就東北亞安全局勢變化發表評論。人們普遍認為,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表明中日沖突逼近,而習近平訪問韓國則把后者從傳統的承諾中拉走。盡管中日緊張的確在升級,但這些討論都忽視了東北亞穩定的根本來源,也未顧及各國的特點。事實上,“韓國正在倒向中國”的觀點并不正確。一,朝鮮半島的威懾力量比大多數人想的要穩定得多。媒體總在說朝鮮半島處于全面戰爭邊緣,但據我所知,分析人士并不相信這一點。朝鮮根本不想開戰。媒體經常就朝鮮大肆炒作,但朝鮮半島對峙的大局是,這么多年過去,這里并沒有發生熱戰。你何時見媒體這么報道過?二,韓日關系確實糟糕,但兩國不會打仗。的確,韓國和日本在外交層面幾乎不對話不合作,圍繞歷史問題和領土的爭端也愈發激烈。但以上分歧卻掩蓋大量的非政治交流。作為一名在韓國的大學教授,我常見到這種交流。我所在的大學位于釜山,這所大學經常與日本的大學開展交流項目,密集程度在其他國家并不常見。整個韓國大學系統均是如此。許多研討會和學術會議關注韓日困境,雙方定期就歷史教科書問題展開合作。我經常碰到學日語的和在日本留學的韓國學生。三,韓國并沒有遠離美韓同盟,轉而奉承中國。的確,韓國在中美之間“拉扯”。但亞洲許多國家也一樣。亞洲所有中等國家未來數十年面臨的外交政策選擇都一樣,即如何從中國的爆炸式增長中獲益,同時又不被拉入中國的政治軌道。中國成為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也并沒令韓國變得特殊。韓國與中國密切交往的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中國對朝鮮有影響力。韓國總統樸槿惠可能真是日本極力描繪的“親華派”,但原因很明顯,通向平壤的道路途經中國。東北亞地區相當穩定。大多數國家都想變富有,不希望開戰。大多數精英人士都明白,戰爭很容易失控。就算是朝鮮人也明白這一點。▲(作者羅伯特·E·凱利,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