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剛+付瑋瓊
摘 要:針對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的復雜性和聯動性特點,利用系統動力學原理建立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因果反饋環模型。運用原因樹和結果樹分析系統風險的因素及結果,為進一步開展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評估奠定基礎。
關鍵詞:家具集群供應鏈 系統動力學 風險識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6-061-03
一、引言
家具產業集群供應鏈是家具產業集群和供應鏈融合的產物,不僅包含上游企業(木材種植流通、板材等其他生產技術研發、五金、涂料等輔料生產)、下游企業(家具的品牌營銷和貿易)等核心企業群網絡,中游核心制造企業(家具設計和生產),還包括在該集群供應鏈系統中為供應鏈提供協助作用的輔助機構(政府、科研院校、金融機構、中介機構、行業協會)。這些節點企業相互融合滲透形成了柔性的的網絡價值鏈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上游、中游和下游企業間形成縱向一體化關系,同等性質的企業之間保持橫向競合關系;終端客戶包括家具集群所在區域的本地市場和省外、國外的市場和客戶,通過家具產品供需因素影響著整個集群供應鏈的競合關系和穩定性;物流企業貫穿其中,提供包括家具、原輔材料的運輸配送及廢棄家具回收等物流服務。顯然,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系統是涉及多個利益相關主體的供應鏈網絡組織。
該網絡系統中,由于單鏈和跨鏈運作行為的存在,企業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既可能是這條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同時也可能是另外一條供應鏈上的核心生產制造商;各企業彼此之間的聯系呈現動態性特征。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也以復雜藕合的方式進行互動并影響各自的行為模式,表現出較強的復雜系統的特征,這種復雜性也是造成網絡系統存在風險的根本原因。
二、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識別基礎信息
信息是集群供應鏈風險識別的基礎。根據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管理目標,收集資料,分析風險產生的來源,逐步識別各種風險因素。通過調研對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識別需要收集的資料加以歸類整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環境信息、技術信息、管理風險。
1.環境風險信息。環境風險主要從系統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分析。系統外部環境包括: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制定、全球經濟變化;系統內部環境包括:市場供銷狀況、家具集群產業鏈信息完整度、物流等。我國家具市場屬于傳統產業,受到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影響較大,如國家倡導的綠色生態政策要求家具生產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同時物流運輸中也要盡量減少環境的破壞;調整家具出口稅率等政策無疑對我國家具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極大沖擊,從而影響整個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還受到市場需求變動快、消費者需求偏好不確定、國外進口家具產品的強有力競爭,我國家具生產企業專業化水平受限、競爭能力較弱等因素影響,系統內相似家具產品生產企業間存在惡性競爭和抄襲,外資企業的大舉進入重新劃分了市場格局,對傳統的家具企業又是極大的沖擊,如果企業不能獲得完備準確的市場信息,就無法掌握多變的消費者需求,無法快速反應市場變化,這些因素互相耦合形成了環境風險。
2.技術風險信息。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中的技術風險主要集中在家具產品的同質化、企業間抄襲嚴重,惡性競爭的加劇等現象。家具生產需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即需要不斷創新,推出新的產品更迭換代。但是,對于家具產品,其推出市場的周期較長,企業開展家具設計成本較高。目前,家具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的設計人才,大多數采取從國外引進技術,而這些技術通常屬于發達國家淘汰的落后技術,無形中給企業帶來了資源的浪費,企業不得不放棄新技術,找尋更加簡單,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方法:如通過模仿其他家具產品造型和設計能夠快速的回收成本, “創新”家具生產技術,間接導致家具產品同質化,引起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加劇,使家具企業群整體的技術水平下降,家具技術的溢出效應明顯。另外,政府和行業協會服務質量較差、人員素質低、結構不合理引起家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不高,科研經費缺乏導致科研機構的研究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距甚遠,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促進技術風險的出現。
3.管理信息。從系統角度考慮,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系統中存在大量子系統:消費者、家具經銷商、家具供應商、物流企業、政府、家具行業協會、家具制造商、原輔材料供應商等,系統的功能是協調這些子系統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而各方合作的經營策略、利益分配、信息共享、技術水平等不同,必然會帶來系統運行中的不穩定性,造成運作中的供應鏈暫時中斷,出現“牛鞭效應”現象將風險放大。根據集群式供應鏈管理的環節,管理風險有兩種:單鏈內管理風險和跨鏈間管理風險。單鏈內管理風險,是對上下游企業的管理方法和機制缺位不當,給供應鏈帶來的風險。在家具產業集群環境里,各種資源:原木材料(木材)、原輔材料(五金、皮具、塑料等)、人力、市場、資金等資源的有限性和流動性必然會引起供應鏈的不穩定,導致家具單鏈式供應鏈風險的形成。跨鏈間管理風險,主要有產品同質化風險、資源流動和局限性風險及管理協調風險。
三、系統動力學應用于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識別的可行性分析
依據風險的信息來源,不難發現集群式供應鏈系統的風險是一個由眾多相互交叉錯綜復雜的風險因素組成的復雜網絡結構,這些風險因素之間還存在相互關系,即風險因素具有聯動性,不僅影響風險后果,而且風險因素之間也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相互關系,呈現動力性特征。
1.家具集群供應鏈網絡結構風險管理是在該網絡結構已有的復雜動態結構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其復雜動態性不可避免給風險管理帶來很多的復雜性,因此使用系統動力學方法是有效的。
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網絡結構是家具產業集群和家具供應鏈耦合形成,家具生產的產業鏈較長,從原木采伐到人造板材加工到家具設計、生產、銷售整個過程,由一些列供應鏈所組成,其中以家具生產、銷售等多個節點形成跨鏈合作的網狀結構,橫向表現企業間相互分工協作,縱向又具有相對完整的產供銷供應鏈模式,包括滿足消費者需求所直接或間接涉及的所有環節:供應、生產、分銷、零售和消費、回收,這些環節對應不同的成員和部門:營林場地、人造板生產、家具設計、五金等原輔材料生產、家具營銷、家具分銷和經營、家具物流、家具展銷、家具售后服務等。系統內部的成員都處于自己的供應鏈中,同時又存在于其他供應鏈中,這就存在單鏈式供應鏈內部的相互協作以及跨鏈式供應鏈間的相互協調問題。伴隨著游離鏈外的一些配套服務型組織和機構(如科研機構、政府、行業協會、中介、金融機構)等的參與,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必然產生網絡化、多層次、多組織、多核心企業的復雜性特征。對于家具生產企業,除了內部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外,它還要和家具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輔助機構發生作用,同時還要與其他家具生產企業或者大型的家具銷售商形成跨鏈合作模式。由此決定了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系統。endprint
同時,該系統也處于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如國際、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社會體制的變化都會影響家具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導致家具銷售市場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使得供應鏈表現出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動態行為模式。而系統動力學強調多變信息對于系統的影響及因果分析。顯然,用系統動力學解決這種復雜系統問題十分科學和合理。
2.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網絡結構風險的研究范疇偏向于定性化,數據不夠充分,某些參數或關系難以量化也是研究中的難點之一,而系統動力學的模型以反饋環、因果樹為基礎的,在模擬仿真中發現,復雜系統中的反饋環模型對于大多數非關鍵參數的精確程度不敏感,只要參數在合理的范圍取值內,就不會出現過大的偏差。所以系統動力學有助于解決家具集群式供應鏈風險管理中數據不充分的問題。
四、系統動力學在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識別中的應用
1.建立風險識別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基于家具集群供應鏈網絡結構的五類關鍵風險因素,從因果關系的角度來考慮風險因素間的關系,根據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的變化規律和系統動力學的反饋原理,應用系統動力學仿真軟件vensimple建立系統動力學風險識別反饋圖模型。
系統動力學的研究重點在于自反饋機制的系統動力學問題。為了研究系統的反饋結構,首先要分析系統因素間的因果關系。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系分析,主要是一種結構分析。在明確系統分析目的的基礎上,通過vensim仿真軟件中的原因樹分析,結果樹分析,反饋回路分析理順風險因素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風險因素組成。在系統動力學中,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的相互作用即形成了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放大了風險的效果。把這些關系聯結形成回路,回路的概念最簡單的表示方法是圖形,即因果關系圖。如圖1所示。
2.基于因果樹的風險因素識別。通過反饋圖模型找到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中環境風險、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本節通過因果樹分析引起目標風險的主要因素及目標風險引起的后果。
(1)引起環境風險的主要因素。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位于分析工具條上的相應按鈕,得出引起環境風險的原因樹分析圖,圖2所示。
從中可以看出影響環境風險的直接和間接因素,包括:全球經濟變化→匯率、利率波動→環境風險;物流服務質量→環境風險;家具中小企業資信能力差、金融機構貸款意愿不高→中小家具企業融資難→環境風險。
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分析工具條上的反向追溯按鈕,得出環境風險結果樹分析圖。如圖3所示。
環境風險直接導致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的產生,同時間接引起企業間惡性競爭和企業群整體技術水平的落后。同理可以得出引起技術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4、圖5所示;管理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6、圖7所示。
(2)引起技術風險的主要因素。
(3)引起管理風險的主要因素。
從以上原因樹和結果樹圖中可以快速識別出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以及風險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引起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的因素多,表明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發生的概率越大,同時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相互影響,對于環境風險無直接的影響關系;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環境風險的產生又會引起次生風險的出現,通過復雜的反饋環,風險逐級加大,使整個系統的不穩定性加強。
五、結語
以上分析表明,家具集群供應網絡風險因素組成的復雜網絡具有系統動力學所研究的系統的特性,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方法進行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識別,為后續研究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的評估奠定基礎,在進行風險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時,主要分析這些因素的大小和發生的可能性,就基本可以分析出系統風險的大小。同時,該分析也表明,目前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問題和對策應該集中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協調、家具行業協會的管理、家具市場產品同質化、科研機構研究能力提高、企業間的利益協調、集群制度的規定等方面。多種風險的耦合過程也反映出我國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桂紅,賈仁安.基于動態反饋分析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實證研究.系統工程,2008(8)
[2] 肖教燎,賈仁安.因果關系圖系統基模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南昌大學學報,2010(2)
[3] 劉汝良,賈仁安,董秋仙. 人口遷移模型的改進及系統動力學仿真預測.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18)
[4] 陳國宏,李麗妮,蔡彬清.基于CA的產業集群生命周期模擬分析.中國管理科學,2008(10)
[5] 李存斌,陸龔曙.工程項目風險元傳遞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12)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賈偉)endprint
同時,該系統也處于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如國際、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社會體制的變化都會影響家具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導致家具銷售市場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使得供應鏈表現出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動態行為模式。而系統動力學強調多變信息對于系統的影響及因果分析。顯然,用系統動力學解決這種復雜系統問題十分科學和合理。
2.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網絡結構風險的研究范疇偏向于定性化,數據不夠充分,某些參數或關系難以量化也是研究中的難點之一,而系統動力學的模型以反饋環、因果樹為基礎的,在模擬仿真中發現,復雜系統中的反饋環模型對于大多數非關鍵參數的精確程度不敏感,只要參數在合理的范圍取值內,就不會出現過大的偏差。所以系統動力學有助于解決家具集群式供應鏈風險管理中數據不充分的問題。
四、系統動力學在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識別中的應用
1.建立風險識別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基于家具集群供應鏈網絡結構的五類關鍵風險因素,從因果關系的角度來考慮風險因素間的關系,根據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的變化規律和系統動力學的反饋原理,應用系統動力學仿真軟件vensimple建立系統動力學風險識別反饋圖模型。
系統動力學的研究重點在于自反饋機制的系統動力學問題。為了研究系統的反饋結構,首先要分析系統因素間的因果關系。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系分析,主要是一種結構分析。在明確系統分析目的的基礎上,通過vensim仿真軟件中的原因樹分析,結果樹分析,反饋回路分析理順風險因素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風險因素組成。在系統動力學中,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的相互作用即形成了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放大了風險的效果。把這些關系聯結形成回路,回路的概念最簡單的表示方法是圖形,即因果關系圖。如圖1所示。
2.基于因果樹的風險因素識別。通過反饋圖模型找到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中環境風險、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本節通過因果樹分析引起目標風險的主要因素及目標風險引起的后果。
(1)引起環境風險的主要因素。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位于分析工具條上的相應按鈕,得出引起環境風險的原因樹分析圖,圖2所示。
從中可以看出影響環境風險的直接和間接因素,包括:全球經濟變化→匯率、利率波動→環境風險;物流服務質量→環境風險;家具中小企業資信能力差、金融機構貸款意愿不高→中小家具企業融資難→環境風險。
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分析工具條上的反向追溯按鈕,得出環境風險結果樹分析圖。如圖3所示。
環境風險直接導致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的產生,同時間接引起企業間惡性競爭和企業群整體技術水平的落后。同理可以得出引起技術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4、圖5所示;管理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6、圖7所示。
(2)引起技術風險的主要因素。
(3)引起管理風險的主要因素。
從以上原因樹和結果樹圖中可以快速識別出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以及風險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引起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的因素多,表明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發生的概率越大,同時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相互影響,對于環境風險無直接的影響關系;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環境風險的產生又會引起次生風險的出現,通過復雜的反饋環,風險逐級加大,使整個系統的不穩定性加強。
五、結語
以上分析表明,家具集群供應網絡風險因素組成的復雜網絡具有系統動力學所研究的系統的特性,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方法進行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識別,為后續研究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的評估奠定基礎,在進行風險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時,主要分析這些因素的大小和發生的可能性,就基本可以分析出系統風險的大小。同時,該分析也表明,目前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問題和對策應該集中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協調、家具行業協會的管理、家具市場產品同質化、科研機構研究能力提高、企業間的利益協調、集群制度的規定等方面。多種風險的耦合過程也反映出我國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桂紅,賈仁安.基于動態反饋分析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實證研究.系統工程,2008(8)
[2] 肖教燎,賈仁安.因果關系圖系統基模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南昌大學學報,2010(2)
[3] 劉汝良,賈仁安,董秋仙. 人口遷移模型的改進及系統動力學仿真預測.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18)
[4] 陳國宏,李麗妮,蔡彬清.基于CA的產業集群生命周期模擬分析.中國管理科學,2008(10)
[5] 李存斌,陸龔曙.工程項目風險元傳遞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12)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賈偉)endprint
同時,該系統也處于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如國際、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社會體制的變化都會影響家具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導致家具銷售市場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使得供應鏈表現出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動態行為模式。而系統動力學強調多變信息對于系統的影響及因果分析。顯然,用系統動力學解決這種復雜系統問題十分科學和合理。
2.家具集群式供應鏈網絡結構風險的研究范疇偏向于定性化,數據不夠充分,某些參數或關系難以量化也是研究中的難點之一,而系統動力學的模型以反饋環、因果樹為基礎的,在模擬仿真中發現,復雜系統中的反饋環模型對于大多數非關鍵參數的精確程度不敏感,只要參數在合理的范圍取值內,就不會出現過大的偏差。所以系統動力學有助于解決家具集群式供應鏈風險管理中數據不充分的問題。
四、系統動力學在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識別中的應用
1.建立風險識別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基于家具集群供應鏈網絡結構的五類關鍵風險因素,從因果關系的角度來考慮風險因素間的關系,根據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的變化規律和系統動力學的反饋原理,應用系統動力學仿真軟件vensimple建立系統動力學風險識別反饋圖模型。
系統動力學的研究重點在于自反饋機制的系統動力學問題。為了研究系統的反饋結構,首先要分析系統因素間的因果關系。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系分析,主要是一種結構分析。在明確系統分析目的的基礎上,通過vensim仿真軟件中的原因樹分析,結果樹分析,反饋回路分析理順風險因素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家具集群供應鏈風險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風險因素組成。在系統動力學中,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的相互作用即形成了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放大了風險的效果。把這些關系聯結形成回路,回路的概念最簡單的表示方法是圖形,即因果關系圖。如圖1所示。
2.基于因果樹的風險因素識別。通過反饋圖模型找到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中環境風險、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本節通過因果樹分析引起目標風險的主要因素及目標風險引起的后果。
(1)引起環境風險的主要因素。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位于分析工具條上的相應按鈕,得出引起環境風險的原因樹分析圖,圖2所示。
從中可以看出影響環境風險的直接和間接因素,包括:全球經濟變化→匯率、利率波動→環境風險;物流服務質量→環境風險;家具中小企業資信能力差、金融機構貸款意愿不高→中小家具企業融資難→環境風險。
將環境風險變量選入工作臺,點擊分析工具條上的反向追溯按鈕,得出環境風險結果樹分析圖。如圖3所示。
環境風險直接導致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的產生,同時間接引起企業間惡性競爭和企業群整體技術水平的落后。同理可以得出引起技術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4、圖5所示;管理風險的原因樹和結果樹,如圖6、圖7所示。
(2)引起技術風險的主要因素。
(3)引起管理風險的主要因素。
從以上原因樹和結果樹圖中可以快速識別出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以及風險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引起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的因素多,表明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發生的概率越大,同時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之間相互影響,對于環境風險無直接的影響關系;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環境風險的產生又會引起次生風險的出現,通過復雜的反饋環,風險逐級加大,使整個系統的不穩定性加強。
五、結語
以上分析表明,家具集群供應網絡風險因素組成的復雜網絡具有系統動力學所研究的系統的特性,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方法進行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因素識別,為后續研究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風險的評估奠定基礎,在進行風險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時,主要分析這些因素的大小和發生的可能性,就基本可以分析出系統風險的大小。同時,該分析也表明,目前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風險問題和對策應該集中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協調、家具行業協會的管理、家具市場產品同質化、科研機構研究能力提高、企業間的利益協調、集群制度的規定等方面。多種風險的耦合過程也反映出我國家具集群供應鏈系統的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桂紅,賈仁安.基于動態反饋分析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實證研究.系統工程,2008(8)
[2] 肖教燎,賈仁安.因果關系圖系統基模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南昌大學學報,2010(2)
[3] 劉汝良,賈仁安,董秋仙. 人口遷移模型的改進及系統動力學仿真預測.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18)
[4] 陳國宏,李麗妮,蔡彬清.基于CA的產業集群生命周期模擬分析.中國管理科學,2008(10)
[5] 李存斌,陸龔曙.工程項目風險元傳遞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12)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賈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