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 張洪波 王寶君等?í?
摘要:針對特色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文章界定了城鄉規劃專業實踐能力的概念,指出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途徑,提出了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所包含的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及工程實踐四個方面的內容。結合教學實踐,給出了以分組設計與師生共同講評、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頂崗實習、創新實踐與專業競賽相結合、實習與設計、就業一體化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城鄉規劃;特色應用型人才;專業實踐能力;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C961;TU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3001304
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城市規劃專業更名為城鄉規劃專業。城鄉一體化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隨著生產力發展,促進城鄉居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變的過程。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綜合研究,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規劃已成為政府調控宏觀經濟、克服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1-3]。城鄉規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以城鄉建成環境為對象,以土地使用為核心,通過規劃設計與規劃管理,對城市發展資源進行空間配置,并使之付諸實施的過程[4]。城鄉規劃專業人才除了具備系統的城鄉規劃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外,還應具備突出的綜合分析城鄉問題、協調解決城鄉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綜合認知能力和調查、分析、設計、表達的基本技能,因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是城鄉規劃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2011年黑龍江省啟動了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黑龍江科技大學成為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并將強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作為特色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內容之一[5-6]。幾年來,黑龍江科技大學城鄉規劃專業以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重視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微觀過程,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并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好評。
一、城鄉規劃特色應用型人才
城鄉規劃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夠將城鄉規劃學科的相關原理運用于實踐,并
為人類社會帶來利益的高級專門人才。城鄉規劃特色應用型人才是指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理念,以城鄉和諧發展為目標,以城鄉物資空間為核心,以城鄉土地使用為對象,在城鄉規劃的編制、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建設實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具有比較突出的職業能力。因而特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在應用型人才基礎上,在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等方面不追求高而全,而是根據學校與專業自身的條件、所處的環境、辦學特色,以及地方和區域的專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定位,集中有限的教學資源,使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在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有突破,在省內具有領先優勢,在國內具有較好影響,從而形成特色和品牌[6]。專業實踐能力是城鄉規劃特色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的核心。
二、專業實踐能力與實踐教學體系
(一) 專業實踐能力
城鄉規劃專業實踐能力是指通過調研、課程設計、綜合社會實踐、設計院實習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學生所具備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動手能力,以及表達規劃設計意圖和規劃管理的專業技能。專業實踐能力是影響學生規劃設計以及分析與解決城市問題的關鍵。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來實現。
(二)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保障。根據社會對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需求特點,以及專業指導委員會對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意見,學校在多年辦學積累的基礎上,逐步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由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和工程實踐四個層次所構成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多層次實踐是指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所進行的不斷遞進的特定專業實踐,通過多層次實踐,學生的城鄉規劃職業素養和規劃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因而多層次實踐教學是一個逐步累積的漸進式過程,由淺入深,由局部到整體,由分析到綜合,逐步展開。各層次實踐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要形成一定的梯度,從而形成一個類似于金字塔式的,緊密銜接、層層遞進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基礎實踐層次包括美術訓練、簡單的建筑形體設計等。通過基礎實踐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為進一步的課程學習和綜合性、創新性實踐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層次主要包括建筑設計、詳細規劃、總體規劃、景觀設計及舊城改造設計等一系列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
三、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是實施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如何深化課程設計、設計院實習、畢業設計及創新實踐等環節的教學改革,是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內容。
(一)采用分組設計與師生共同講評提高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
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核心專業課,教學任務重,教學過程組織難度較大,學生學習易出現前松后緊、不能按時交圖及圖紙完成質量不高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黑龍江科技大學在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分組設計與課堂匯報、師生共同講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是將全班同學自由組合為若干設計小組,課堂上,在小組內部結合設計方案展開討論,每個設計階段結束前,各小組以圖文形式匯報設計成果,其他小組可以結合匯報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講評。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也為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通過教師講評,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和能力,為學生的畢業設計及日后的職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有效保證實習質量
實習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黑龍江科技大學通過廣泛利用各種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與企業開展合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大連、青島、蘇州、哈爾濱等地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并將設計院實習與實習單位的規劃業務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有機會接觸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等方面的規劃項目。學生通過參與實際規劃項目,進一步理解了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前期調研、各設計階段的要求、內容及其相互關系,了解了相關專業之間相互配合的內容及規劃師的綜合協調作用,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工作態度、吃苦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創新實踐與專業競賽相結合,培養學生以創新視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創新實踐是培養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活動,也是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在黑龍江科技大學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除了在課程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外,還將專業創新實踐與專業競賽相結合,主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規劃設計大賽和綜合社會實踐報告評優活動,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通過參與規劃設計競賽活動,學生逐步學會以創新的視角解析規劃設計的內涵,并以全面、系統的專業素養進行城鄉規劃設計;通過參與綜合社會實踐報告評優活動,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問題的學術態度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將專業工程技術知識與經濟發展、法律法規、社會管理等多方面結合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四)采用雙導師制,實現頂崗實習,提高設計院實習質量
只有學生親自將專業理論運用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因而設計院實習是城鄉規劃專業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由于設計院實習具有量大面廣的特點,為了提高實習的質量,分散式頂崗實習是一種有效的實習方式。具體做法是:對于每一名參加設計院實習的學生,除了安排一名學校指導教師外,均要求有現場指導教師同時參與指導。一方面,明確實習的目的及內容,并及時給學生講解實習過程中涉及到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學生匯報和定期檢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實習狀況;另一方面,設計院導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指導學生參與規劃項目,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業務指導,以項目為載體,使學生真實體驗具體設計任務的工作流程,了解如何運用專業規范和標準指導設計,如何使用專業軟件,以及如何進行團隊協作等,為學生日后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采用實習、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方式,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實習、設計與就業一體化是指學生的實習、畢業設計在同一個實習單位內完成,學生在近一年的時間內,在完成實習、設計任務的同時,實現就業。教學運行實踐表明:實習、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實現三個結合,即設計院業務實踐與畢業設計的結合、實習單位與就業單位的結合、設計院實習與崗前鍛煉的結合。設計院業務實踐與畢業設計的結合,提高了畢業設計真題真做的比例,進而提高了畢業設計的實用價值與創新水平;實習單位與就業單位的結合,為學生和企業提供了相互溝通了解的平臺和環境,有效促進了就業;設計院實習與崗前鍛煉的結合,使學生及早熟悉規劃師的業務實踐,縮短了從業適應期。通過實習、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方式,每年城鄉規劃專業大約有30%的學生直接就業于實習單位,而且畢業設計質量不斷提高,在學校畢業設計專項評估中,城鄉規劃專業畢業設計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
四、結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城鄉規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掌握系統而專門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學生才能夠深刻理解并熟練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城鄉問題、解決城鄉問題,并具備表達規劃設計意圖及規劃管理的專業技能。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因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是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在多年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黑龍江科技大學通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畢業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和好評,很多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后能夠快速適應崗位需要,并很快成為業務骨干,有的因業務突出已走上領導崗位。對于城鄉規劃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如何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進一步深度合作,如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企業的參與、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發揮企業工程師的作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等都是需要探索的內容,需要在日后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深入研究與實踐。參考文獻:
[1]趙萬民,趙民,毛其智等.關于“城鄉規劃學”作為一級學科建設的學術思考[J].城市規劃,2010, 34(6): 46-54.
[2]官衛華.城鄉統籌視野下城鄉規劃編制體系的重構[J].城市規劃學刊,2012(3): 84-95.
[3]孟慶,馬兵.規劃由“城市”向“城鄉”轉變的思考[J].規劃師,2008,24(5): 52-55.
[4]唐子來.新世紀以來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學科的發展歷程[J].時代建筑,2012(3): 32-34.
[5]姜云.城鄉規劃應用型人才“4+1”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3): 25-29.
[6]姜云.面向特色應用型人才的城市規劃原理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6):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