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好處是景點集中。范圍不算大,處處有景,在任何地方,從任何角度,都有可看的,不似有些風景區,走半天,才有一處可看,其余各處皆平平。山水對人都很親切,很和善,迎面走來,似欲與人相就,欲把臂,欲款語,不高傲,不冷漠,不嚴峻。武夷山屬低山,游程“有驚無險”。自山麓至天游峰皆石級,走起來不累。我已經年近七十,上天游峰不感到心臟有負擔。
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曬布巖直掛而下,石色微紅,寸草不生,壯觀而耐看;天游是絕頂,一覽眾山,使人有出塵之想。
武夷的好處是有山有水。九曲溪是天造奇境。溪隨山彎曲,水極清,溪底皆黑色大卵石。現在是枯水期,水淺,竹筏與卵石相摩,“咯咯”有聲。坐在筏上,左顧右盼,應接不暇。
船棺不知是何代物。那時候的人是用什么辦法把棺材弄到這樣無路可通的懸崖絕壁的山洞里的?為什么要把死人葬在這樣高的地方?這是無法揭開的謎。
水簾洞不是像《西游記》所寫的那樣,洞口有瀑布懸掛如簾,而是從峭壁上掛下一條很長的草繩,山上水沿草繩流注,被風吹散,如煙如霧,飄飄忽忽,如一片透明的薄簾。水簾洞下有田地人家,種植炊煮,皆賴山水。泉下有茶館,有人在飲茶。
天車是一列巨大的木制絞車,因為嵌置在峭壁極高處的山縫間,如在天上,當地人謂之“天車”。據傳,太平天國時有財主數姓,避亂入巖洞中,設此天車,把財物和食物絞上去,在洞中藏匿甚久,太平天國軍仰攻之,竟不得上。
武夷山是道教山,入山處原有武夷宮,已毀,現在正在重建,結構存其舊制,而規模較小。看了檐口的大斗拱,知道這是宋式建筑。宮前有兩棵桂花樹,云是當年所植,數百年物也。宮外有榮觀,亦宋式。
我們所住的銀河飯店門前是崇安溪;屋后亦有小溪,溪水小有落差,入夜水聲淙淙不絕。臨行,經理囑寫字留念,寫了一副對聯:“四周山色臨窗秀,一夜溪聲入夢清?!?/p>
(選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有改動)
相關鏈接
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專家對武夷山的遺產價值是這樣評價的:“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武夷山古閩族、閩越族文化遺存是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武夷山是朱子理學(后孔子主義)的搖籃,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學乃至東方文化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