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媚 胡中華
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狀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彭惠媚 胡中華
目的 探討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狀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2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社區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把同時期的9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通過對比觀察2組人群的生活質量狀況,探討其影響因素。結果 在社會功能、心理衛生、軀體疼痛、生理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上,研究組分別為(59.65±20.10)分、(53.50±12.78)分、(70.02±13.77)分、(74.15±14.1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影響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性別以及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等。結論 通過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狀況的調查,分析出影響因素,給予針對性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社區糖尿??;生存質量;狀況調查;影響因素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造成的代謝性紊亂疾病,患者在臨床上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慢性高血糖,并伴作用障礙或者胰島素不足癥狀[1],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出現代謝紊亂,對多種器官容易造成慢性損傷,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功能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糖尿病患者在生存質量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3]。本研究對比2010年2月~2013年2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社區糖尿病患者和90例健康人群生存質量的調查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2月~2013年2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社區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齡(52.8±10.2)歲?;颊呔涍^臨床檢查確診,符合社區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4],對于精神疾病患者、溝通障礙患者、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合并嚴重感染患者、嚴重器質性病變以及不配合調查等患者進行排除。把同時期的9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齡(51.5±12.1)歲。2組人群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對比研究,針對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群可以通過面對面詢問的方式進行填寫。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一般情況調查,一個是生存質量狀況調查。一般情況調查包括人群的年齡、性別、病情程度、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使用SF-36量表對人群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分,調查包括人群的社會功能、心理衛生、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等。通過對比觀察2組人群的生活質量狀況,探討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狀況的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除了數據。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研究組患者在社會功能、心理衛生、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上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影響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性別以及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等,見表2;對糖尿病患者心理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以及對該疾病知識的認識;對軀體疼痛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年齡和病程;對患者的社會功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病程和文化程度;對患者的情感職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是年齡,見表3。

表1 2組人群在生存質量狀況評分比較

表2 社區糖尿病患者影響其生存質量相關因素
當今我國衛生事業已將對慢性病防控作為工作重點。糖尿病為四大慢性病之一,患病率逐年提高?;颊唛L期血糖水平均處于較高狀態。則會引發眼、心臟、腎臟、神經與血管等功能障礙。過去臨床主要參考患者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等生化指標確立治療目標、病情控制與療效判斷。由于現代綜合醫學模式的形成,糖尿病在臨床上的治療目的不僅僅局限在血糖水平的控制方面,還包括對并發癥的預防,對疾病癥狀的緩解以及對生存質量的改善方面。生活質量能夠對患者的疾病、治療對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功能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評價作用[5-6]。通過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狀況的調查,分析出影響因素,給予針對性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表3 逐步回歸分析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
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較多。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社會功能、心理衛生、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上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影響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性別以及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等;對糖尿病患者心理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以及對該疾病知識的認識;對軀體疼痛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年齡和病程;對患者的社會功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病程和文化程度;對患者的情感職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是年齡,說明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主要與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性別以及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有關。可以對高齡糖尿病患者給予生活上的幫助,對疾病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以及早治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針對性給予心理治療以及健康知識教育指導[7-8],對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李光勇,郭艷萍,鄭榮哲,等.大慶市社區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09,11(1):1-3.
[2] 吳敏強,梁執群,郭巍偉,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3(5):538-540.
[3] 何葉,繩宇.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36-138.
[4] 陳宗存,張少玲,嚴勵,等.口服降糖藥不良反應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4):229-233.
[5] 陳繼紅.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與社區護理探討[J].當代醫學,2010, 16(13):108-109.
[6] 徐文博,孫曉晶.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護理能力及社會支持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342-2344.
[7] 范玲,王艷.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9):2264-2266.
[8] 魏紅麗.社區糖尿病控制對策及護理干預[J].當代醫學,2012,18(22):112-113.
廣東 518000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彭惠媚 胡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