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軍
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
尹小軍
目的 研究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病毒性腹瀉患兒120例,隨機均分成2組(n=60)。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采取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比較2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止瀉時間、療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臨床療效顯著,止瀉時間及治療時間較短,無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潘生?。患浊柽潆遥恍翰《拘愿篂a;療效;安全性
腹瀉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發于小兒,多為病毒性腹瀉,其中最常見的為輪狀病毒腹瀉[1]。目前,臨床對小兒病毒性腹瀉仍然缺乏特異性的治療,為此,本研究采取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60例病毒性腹瀉患兒,并采取臨床較為常用的病毒唑治療60例病毒性腹瀉患兒,對2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觀察比較,取得了非常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病毒性腹瀉患兒120例,隨機均分為2組(n=60)。觀察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3個月~3歲,平均(1.6±0.4)歲;病程1~4d,平均(2.3±0.5)d;大便次數4~10次/d,平均(7.1±1.1)次/d。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4個月~3歲,平均(1.7±0.5)歲;病程1~4d,平均(2.4±0.6)d;大便次數5~10次/d,平均(7.2±1.2)次/d;2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和大便次數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本組采取患者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給予患兒口服潘生丁(上海信誼九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11,片劑,規格:含雙嘧達莫25mg)3~5mg/kg,1次/d;采取甲氰咪胍(海南通用同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87,注射劑,規格:0.2g)10~15mg/kg,加入生理鹽水稀釋,進行靜脈滴注,1次/d。
1.2.2 對照組 本組采取病毒唑治療,采取病毒唑(沈陽藥大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1022001,注射劑,規格:1mg:0.1g)10~15mg/kg,加入生理鹽水稀釋,進行靜脈滴注,1次/d。
1.3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究組委所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1)痊愈:治療3d,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次數及性狀均恢復至正常;顯效:治療3d,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次數及性狀有明顯改善;(2)有效:治療3d,患兒臨床癥狀、大便次數及性狀有明顯改善;(3)無效:治療3d,患兒臨床癥狀、大便次數及性質均無改善或惡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37例,顯效14例,有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痊愈24例,顯效16例,有效6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76.6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療效比較[n(%)]
2.2 2組患兒止瀉時間、療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止瀉時間、療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止瀉時間、療程時間比較(d)
2.3 2組用藥不良反應比較 2組患兒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0.0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0.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腹瀉是臨床常見癥狀,主要指大便次數明顯增加,大便性質稀薄,水分增加,排便量增多等臨床癥狀[2]。腹瀉一般會伴有肛門不適、失禁等,腹瀉也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2種,急性腹瀉較為急劇,病程均在2周內,慢性腹瀉較為緩慢,病程均在2個月以上。病毒性腹瀉屬于急性腹瀉中的一種,主要是指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造成感染多種病毒后,所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其中包括輪狀病毒腹瀉、諾瓦克病毒腹瀉、柯薩奇病毒腹瀉、??刹《靖篂a等,均會出現腹瀉、腹痛、惡心等臨床癥狀[3]。
潘生丁也稱為雙嘧達莫、雙嘧啶胺醇、雙嘧達莫哌醇定等,具有促進側枝循環的形成、擴張管狀血管、抗凝及抗病毒的作用,用于病毒性腹瀉,可有效發揮抗病毒作用,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選擇性抑制病毒的合成,在體內產生干擾素,有效抑制病毒的特異增殖的過程,產生廣譜抗病毒的作用[4]。
甲氰咪胍是一種H2受體拮抗劑,可抑制食物、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效降低酸度,并對胃部有保護作用,可有效阻斷抑制性T淋巴細胞,減弱免疫抑制細胞的活性,增強免疫力,有效免疫病毒侵入[5]。
綜上所述,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效果優于病毒唑治療,并且止瀉時間、療程時間也同樣短于病毒唑治療,2組均未發生不良反應,采取潘生丁聯合甲氰咪胍治療病毒性腹瀉患兒,治療效果顯著,見效快,安全可靠。
[1] 楊芳.蒙脫石散和媽咪愛聯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144例[J].健康大視野,2013,21(5):399.
[2] 劉冬梅.122例小兒病毒性腹瀉致肝功能異常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8):5083-5084.
[3] 陳海生,林鈺銘.喜炎平聯合西咪替丁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35例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9):31-32.
[4] 陶鐵茍.潘生丁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8):4362.
[5] 劉小娟.西咪替丁與醒脾養兒顆粒聯合應用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病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100
江西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婦幼保健院(尹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