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納洛酮聯合痰熱清輔助治療肺性腦病的臨床分析
王波
目的 探討對肺性腦病應用納洛酮聯合痰熱清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石門縣人民醫院50例肺性腦病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25)。對照組患者單純接受納洛酮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痰熱清輔助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各項臨床指標具有顯著優越性,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肺性腦病患者應用納洛酮聯合痰熱清輔助治療,不但能夠收到突出的臨床治療效果,且治療后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納洛酮;痰清熱;肺性腦病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疾病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其中肺性腦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危重疾病,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均造成了嚴重威脅[1]。作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疾病,肺性腦病(PE)本身具有發病迅速、病死率極高的特點。以往對腦性疾病患者主要應用納洛酮進行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經障礙,且該藥物對于患者的動脈血氣、血漿中β-內啡肽含量具有緩解改良效果[2],但是納洛酮治療在臨床上并不穩定。本研究對肺性腦病患者在納洛酮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痰熱清輔助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石門縣人民醫院2010~2012年收治的肺性腦病患者共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為(74.5±8.7)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為(7.8±5.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診斷。對患者的呼吸衰竭診斷根據其病理生理以及血氣改變,Ⅱ型呼吸衰竭為PaO2不超過8kPa,PaCO2超過6.7kPa。以隨機數字表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25)。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67.4±6.1)歲;觀察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6.4±8.9)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血氣分析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納洛酮治療。接受持續的低流量吸氧,參數設置如下:濃度為30%~40%,流量為1~2L/min,鼻導管給氧法[3]。將患者的痙攣和氣喘進行對癥治療,保持患者的氣道通暢,維持體內的水電介質以及酸堿等平衡,積極對感染進行控制以及對癥治療。在上述常規治療應用納洛酮注射劑,首次注射在20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劑量為0.8mg納洛酮,給藥方式為靜脈推注,而后劑量改為1.2mg,溶入250mL的生理鹽水,靜脈推注2次/d,連續治療1周。
1.2.2 觀察組 在上述對照組患者接受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痰熱清治療,本次研究選用的痰熱清注射液選自上海凱寶藥液有限公司,選用20mL的痰熱清加入250mL的5%葡萄牙注射液,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1次/d。療程與對照組相同,均為1周。
1.3 療效判斷標準[4]本次研究的療效判斷主要如下:(1)患者接受治療后,相關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消失,或者輕重分級緩解減輕超過1級以上,血氣分析指標改善超過1級,意識狀況在24h之內從昏迷、躁動等狀況轉為清醒,判定為顯效;(2)患者接受治療后,相關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得到有效改善,或者輕重分級緩解減輕1級,血氣分析指標改善1級,意識狀況從昏迷,躁動等狀況恢復清醒的時間在24~48h之間,判定為有效;(3)患者得到治療后相關臨床表現、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判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各項臨床指標具有顯著優越性,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3)。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kPa)

表3 2組患者精神神經障礙與改善時間(h)
本次研究2組患者均無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諸如煩躁、惡心、抽搐以及嘔吐等,另外也沒有發現皮疹或者皮膚瘙癢等藥物過敏反應,肝腎功能沒有受到損害。
PE是因為肺源性心臟病或者是COPD出現急性加重,導致氣流受到限制,患者機體處于嚴重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狀況,最終導致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該疾病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障礙[5]。在廣義上指的是因為肺功能障礙導致的腦部癥狀,在狹義上是指因通氣功能不全導致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最終導致的神經精神障礙癥候群[6]。PE癥狀的發生因素有許多方面,其主要是呼吸阻力的不平衡以及呼吸動力出現障礙。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都會導致人體腦血管出現擴張,腦血流量增加,從而導致顱內壓增高以及腦水腫等嚴重并發癥,而二氧化碳潴留現象過于嚴重會讓血液中的氫離子升高,最終促使腦組織出現酸中毒[7]。
鹽酸納洛酮能夠通過血腦屏障,通過逆轉內源性阿片樣物質,引發出現各種反應并使得β-內啡肽水平下降[8]。痰熱清由多種中草藥制作而成,具有抗炎和抑菌作用,對于急性肺炎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納洛酮聯合痰熱清對肺性腦病患者進行輔助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治療后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1] 崔祥珍.實用肺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429
[2] 戴瑞鴻.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10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62.
[3] 鄭偉賢,唐秀明.納洛酮治療肺性腦病46例觀察[J].實用心腦血管雜志,2004,12(5):315-316.
[4] 劉建成,和明麗,俞春娟.納洛酮與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2,11(14):195-196.
[5] 金愛蓮.納洛酮與呼吸興奮藥治療肺性腦病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醫生,2012,12(1):148-149.
[6] 和明麗,俞春娟,王俊軍.納洛酮與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1(15):154-155.
[7] 沈思鈺,付曉東,費振宇,等.醒腦靜注射液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04,13(1):49-50.
[8] 胡東良.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治療61例酒精中毒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1(15):154-155.
湖南 41530 石門縣人民醫院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