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清 葉瑞嬌
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對子宮腔內病變的診斷分析
黃淑清 葉瑞嬌
目的 研究對照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在子宮腔內病變的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江門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疑似子宮腔內病變的患者51例,分別對其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超聲子宮造影檢查,同時以宮腔鏡和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作為對照,比較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檢查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結果 經宮腔鏡-病理檢查可見,51例患者中,內膜正常4例,子宮內膜息肉22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5例,子宮內膜下肌瘤6例,宮內胎物殘留2例,子宮內膜癌2例。經陰道超聲檢查檢出內膜正常1例,子宮內膜息17例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9例,子宮內膜下肌瘤11例,宮內胎物殘留3例,子宮內膜癌0例。檢查的特異性為25.0%,敏感性為77.3%,經超聲子宮造影檢查檢出內膜正常3例,子宮內膜息肉21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4例,子宮內膜下肌瘤9例,宮內胎物殘留2例,子宮內膜癌2例。檢查的特異性為75.0%,敏感性為95.7%,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的特異性、靈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子宮腔內病變的診斷過程中,超聲子宮造影檢查方法比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敏感性高,診斷準確率高,且具有操作簡單,無創無傷痛,無相關并發癥發生的優點,是十分有效的臨床檢查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經陰道超聲;超聲子宮造影;子宮腔內病變;臨床診斷
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都是臨床診斷子宮腔內病變較常見的方法[1],本研究對收治的疑似子宮腔內病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來討論二者的診斷有效率和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江門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疑似子宮腔內病變的患者51例,年齡20~63歲,平均(39.9±2.4)歲;其中已婚女性43例,未婚女性8例。患者均有性生活史,且就診時均有相關的臨床癥狀,其中不規則陰道流血14例,月經過多21例,月經淋漓不盡12例,不孕4例;參與本組調查研究的患者均未合并有陰道炎、急慢性盆腔炎的情況,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均未處于生理期,患者無妊娠情況。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后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和超聲子宮造影檢查,同時行宮腔鏡檢查或取病理組織送檢。絕經期的女性與繼發性閉經的女性檢查時間無特殊要求,非絕經期女性需在月經結束3~7 d后方可進行檢查。且參與調查研究的患者在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和超聲子宮造影須由同一名婦科醫生操作完成。
1.2.1 經陰道超聲檢查 采用美國通用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型號為Voluson E 8的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陰道探頭頻率在5~7.5 MHz。患者取截石位,且保證檢查之前膀胱處于排空狀態。將圖號耦合劑的陰道探頭患者檢查前首先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平躺于檢查床,將耦合劑置于安全套內,并將其套入陰道探頭(或在陰道探頭上涂以耦合劑,再套無菌安全套)。注意安全套內的氣體要排空。將探頭置于陰道后穹窿各處,緊貼陰道與后穹窿,從橫向、縱向和斜向的不同方位不同切面對患者進行超聲掃查,確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數目以及與子宮內膜的界限、基底部等情況。并對子宮大小、內膜厚度(測量子宮長軸切面上最厚處的子宮內膜)等進行探查,觀察子宮腔內回聲與病灶周圍血流情況。經陰道超聲檢查的主要觀察依據是子宮內膜有無增厚搶礦,宮腔內有無不均質或較高的回聲團等[2-3]。
1.2.2 超聲子宮造影檢查 患者取截石位,對外陰進行常規消毒并放置無菌濕巾。在陰道處置窺器,保證患者的陰道和宮頸完全暴露在視野下。然后沿著宮腔的方向將造影管治愈宮頸內口處,以生理鹽水作為造影劑,注入球囊使之充盈,并將其拉到宮頸內口的位置。造影劑的注入量一般在2~3 mL。
將陰道窺器退出,放入陰道探頭并注入生理鹽水擴張宮腔。生理鹽水的用量在10~20 mL,一邊注入生理鹽水一遍進行子宮多切面掃查,觀察宮腔的充盈程度一起宮腔形態,子宮內膜的輪廓和厚度,觀察兩層內膜的對稱性和表面的光滑程度。觀察病灶形態,病灶與子宮肌層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否有異常回聲團塊以及病灶的大小等。檢查結束后給予患者口服消炎藥或者抗生素1~3 d。
1.2.3 宮腔鏡-病理診斷 使用德國STORZ型宮腔鏡進行病理診斷。以2%利多卡因浸潤麻醉宮頸,以濃度為5%的生理鹽水作為膨宮介質,將宮頸擴張并置入宮腔鏡,觀察宮頸形態,取可疑病變位置的內膜進行活檢。在此期間,保持宮腔內壓力在100~150 mmHg,宮腔內無明顯出血后退出宮腔鏡[4]。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宮腔鏡-病理檢查可見,51例患者中,內膜正常4例,子宮內膜息肉22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5例,子宮內膜下肌瘤6例,宮內胎物殘留2例,子宮內膜癌2例。
經陰道超聲檢查檢出內膜正常1例,子宮內膜息肉17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9例,子宮內膜下肌瘤11例,宮內胎物殘留3例,子宮內膜癌0例。檢查的特異性為25.0%,敏感性為77.3%,經超聲子宮造影檢查檢出內膜正常3例,子宮內膜息肉21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4例,子宮內膜下肌瘤9例,宮內胎物殘留2例,子宮內膜癌2例。檢查的特異性為75.0%,敏感性為95.7%,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的檢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診斷方法檢查的臨床檢查結果比較(n)
子宮腔內病變是婦科門診和臨床十分常見的疾病種類[5-6],患者通常便顯出月經過多、陰道流血或者不孕等癥狀。子宮腔內病變屬于內膜隱患,常見的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息肉及宮內胎物殘留等均屬子宮腔內病變,由于這些這些疾病的臨床癥狀頗多共同之處,單純通過臨場癥狀來判斷疾病類別有很大的困難,需要借助一些臨床診斷手段來輔助檢查。經陰道超聲和超聲子宮造影均具有操作簡便,無創的優點。
綜上所述,超聲子宮造影的檢測準確率[7],靈敏度和特異性都顯著優于經陰道超聲,且與宮腔鏡-病理診斷的結果接近,又能避免宮腔鏡-病理檢查對患者產生的損傷,避免不必要的并發癥的發生,是臨床診斷子宮腔內病變十分有效的手段,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譚可.經陰道超聲子宮造影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價值[J].中醫藥導報,2008,14(2):68-69.
[2] 辛紅艷.經陰道超聲對子宮腔內病變的診斷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2,33(6):105-106.
[3] 卓瑪措.淺談經陰道超聲子宮造影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0,38(6):1646-1647.
[4] 田勇強,韓世洪,趙開銀.陰道超聲檢查對子宮腔內病變的診斷價值[J].西部醫學,2011,23(1):149-151.
[5] 楊桂蘭,吳麗霞,楊青松.經陰道超聲宮腔造影對宮腔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與婦產科,2011,3(1):60-61.
[6] 陳建玲,吳瑞芳,詹靜.超聲子宮造影對宮腔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07,2(8):19-20.
[7] 何倩.陰道超聲、宮腔造影及宮腔鏡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對比分析[D].山西醫科大學,2012,3(15):1-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14
廣東 529000 廣東省江門市人民醫院(黃淑清 葉瑞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