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富
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臨床分析
王青富
目的 探討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臨床效果。方法 將河南省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n=53),參考組患者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3%,參考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4.9%,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顯著少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且復發率低,值得推廣使用。
尿道電切術;術后膀胱灌注;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臨床常見泌尿系統疾病,發病因素復雜,如膀胱炎、梗阻及結石等均可導致疾病發生[1-2]。腺性膀胱炎可繼發癌前病變,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臨床治療時要對病因及臨床癥狀進行消除[3],同時降低術后復發及惡變率[4]。為對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本研究對河南省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10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河南省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10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男56例,女50例,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40.5±5.8)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年齡(3.9±2.5)年。其中尿急、尿頻26例,會陰部及下腹不適49例,無痛血尿31例。患者均經膀胱鏡檢查、病理活檢等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3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術前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wolf電切鏡行汽化電切術,電凝功率設置為60~80 W,電切功率設置為120~160 W,采用5%葡萄糖液灌洗。切除病變組織及其周圍2 cm,切開深度以淺肌層。觀察組患者同時采用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術后7 d采用吡柔比星溶于注射用水40 mL膀胱灌注,保留30 min,每周進行1次,進行8次后,間隔每月1次,共接受8次治療。術后1年患者間隔3個月進行一次膀胱鏡復查,復查1年后間隔6個月復查1次,并定期對肝功能、血、尿常規進行復查。
1.3 療效判定[5]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尿常規檢查結果正常,膀胱鏡復查粘膜恢復正常,活檢檢查結果正常。顯效:間歇性出現輕微尿路刺激癥狀,尿頻常檢查偶有血尿,膀胱鏡復查粘膜病灶基本痊愈。有效:臨床癥狀有效消失但不明顯,活檢或膀胱鏡復查出現一定程度改善[2]。無效:上述指標均未改變。其中治療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總和。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3%,顯著優于參考組84.9%,2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2組患者治療中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害及血常規改變;觀察組患者出現血尿2例,食欲減退1例,膀胱刺激癥3例,參考組患者治療中出現4例膀胱刺激癥,給予2組患者對癥治療后均痊愈。
2.3 對2組患者進行為期24個月的隨訪,觀察組2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3.8%;參考組8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1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8,P=0.0296)。
根據腺性膀胱炎的活檢所得病理診斷及膀胱鏡檢查,臨床常將腺性膀胱炎分為乳頭狀瘤樣型、絨毛樣或濾泡樣水腫型、慢性炎癥型及膜無顯著改變型[6],不同類型腺性膀胱炎表現出不同特點,因此在臨床治療時要充分考慮患者疾病類型進行診治[7]。在對腺性炎癥治療時首先以消除慢性炎癥刺激因素為目的,進而對下尿路梗阻進行解除,女性合并尿道外口處女膜病變患者需在治療同時切除整形病變處女膜,根據不同病變范圍、部位及病理類型,給予患者相應的治療;合并尿道外口狹窄患者則需進行行尿道外口切開術或定期尿道擴張[8]。
目前臨床治療腺性膀胱炎主要采用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在進行電切時,需對不同病變類型、病變累及范圍及深度進行詳細掌握,給予不同方式的手術操作[9]。進行電切時主要對病變全部粘膜及其周圍正常黏膜進行切除,手術前,醫護人員需要對病變組織、范圍及其與輸尿管之間關系進行明確,保證電切準確。電切必須達到固有層深面的深度,在對黏膜及黏膜下層進行電灼時,需要保證電切均勻、徹底,電切完成后,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止血,同時避免膀胱過度充盈,避免手術意外;術后3~7天在患者體內常規留置三腔氣囊尿管,并保證其通暢,出現血塊時,立即對膀胱進行持續沖洗。術后給予患者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能夠有效減少治療殘留、散在病灶,同時可預防疾病復發及惡變,能夠有效降低復發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參考組;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術后復發率顯著低于參考組,由此可知,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同時有效減少術后復發,明顯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值得推廣。
[1] 劉祿成,范海濤,徐文翠,等.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術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附130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8(4):329-330.
[2] 孫衛國,張善舉.八正散結合經尿道膀胱黏膜電切術聯合膀胱灌注化療治療腺性膀胱炎30例[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0):129-130.
[3] 徐燕舞,呂文輝.經尿道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藥業,2011,20(3):71-72.
[4] 陳群,陳健,楊玉成,等.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女性腺性膀胱炎[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7):731-732.
[5] 任尚青,侯琳,鄧實,等.腺性膀胱炎的診斷和治療[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3(6):959-960.
[6] 吳建華.腺性膀胱炎電灼術后藥物膀胱灌注治療效果的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5):468-470.
[7] 容偉超,陳國威,區文貴,等.經尿道等離子電切病灶加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預防腺性膀胱炎復發的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3):288-290.
[8] 方平,鄭少波,王林輝,等.腺性膀胱炎術后不同藥物膀胱灌注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596-2597.
[9] 葛波,李鵬程,袁宏毅,等.Survivin在膀胱移行細胞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35):42-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33
河南 473000 河南省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王青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