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楊紅
網絡醫療健康教育模式對冠心病PCI術患者介入治療相關知識認知的效果評價
熊英 楊紅
目的 探討網絡醫療健康教育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對介入治療相關知識認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2年7月~2012年1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67例冠心病患者設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3年6月74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給予一般傳統健康教育,觀察組采用網絡醫療健康教育模式,進行教育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回顧性比較2組患者對介入治療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健康教育滿意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PCI術相關知識掌握較好,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教育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PCI術患者應用網絡醫療健康教育,對疾病及介入治療相關知識掌握較好,有助于增強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健康教育滿意度,具有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網絡醫療;健康教育;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PCI)手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為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被頻繁應用,臨床療效顯著,但患者對其技術不了解,缺乏相關知識,故患者對手術及療效不信任,或不配合治療,影響療效[1]。心血管內科自2013年應用網絡醫療模式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3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擬用PCI術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對照組為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5.7±5.1)歲;觀察組為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共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4.9±6.2)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模式,觀察者采用網絡醫療健康教育模式,進行教育后對患者PCI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比較,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表(我科自行設計)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知識掌握程度越好。同時對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進行比較。
1.2.1 對照組 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口頭告知手術方式、過程,并發癥及注意事項,發放文字性知識手冊等傳統模式。
1.2.2 觀察組 實施網絡醫療健康教育模式,成立網絡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主管護師2名,小組成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同時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網絡小組建立QQ群,定期組織學習和交流,隨時解答患者疑問。制作網頁,把冠心病相關知識,危險因素測量方法及控制方法,按醫囑服藥的重要性,PCI術相關知識,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制作成網頁,方便患者隨時瀏覽,根據內容進行交流。
網絡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講解冠心病相關知識,包括病因病機,主要癥狀體征,治療方法,危險因素等;(2)講解PCI相關知識,實施PCI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3)制作播放PCI術相關視頻資料,讓患者更加直觀的了解手術過程;(4)講述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5)講解PCI術術后注意事項,包括服藥注意事項,術后康復訓練及營養治療原則等;(6)進行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7)組織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及時解決患者遇到的各種問題。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PCI術相關知識掌握較好,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冠心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評分比較
2.2 2組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健康教育滿意度為94.59%,顯著高于對照組滿意度77.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98,P=0.003,見表2)。

表2 2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比較[n(%)]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隨之傳統的醫療模式也要發生變革,網絡醫療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的要求[2]。傳統的就醫模式為單一的患者去醫院看病,新型的網絡醫療模式為網上健康咨詢、遠程診斷等形式來獲取醫療信息[3]。網絡醫療有其一定的優勢,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部分人開始轉向這種網絡醫療模式。
本院通過網絡醫療健康教育的模式對PCI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測評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PCI術相關知識掌握較好,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網絡健康教育有其優勢,可增強健康教育效果,同時也證明如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被很多患者作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因網絡健康教育模式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醫患之間的交流更具有針對性,同時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具體,便于患者理解和接受[4]。
綜上所述,冠心病PCI術患者應用網絡醫療健康教育,對疾病及介入治療相關知識掌握率較高,有助于增強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健康教育滿意度,具有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1] 陳嘉妍,陳仙秀,馮佩蘭.多樣化健康教育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4):4077-4078.
[2] 周紅霞,余小林,王發省.網絡醫療健康管理對介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3,22(5):462-465.
[3] 馬西坤.網絡醫療發展歷程與應用現狀[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8):70-72.
[4] 肖玉葉,鄧暑芳.社區高血壓病病人網絡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6):1587-15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81
新疆 83000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熊英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