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美 高倩慧
基于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對間質性肺疾病療效觀察
盧書美 高倩慧
目的 總結分析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64例間質性肺疾病(IL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2組(n=32),對照組給予常規潑尼松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觀察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情況、肺功能變化、肺部病灶面積改變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2組的差異。結果 治療后,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肺功能改變情況以及肺部病灶變化均有所改善,對照組無效8例(25.00%),有效24例(75.00%),觀察組無效3例(9.38%),有效29例(90.63%),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11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結論 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療效明顯,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是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的有效藥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間質性肺疾病
間質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組異源性疾病,病變主要涉及到肺泡壁和肺泡周圍組織,目前對于該疾病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是一種新型粘液溶解劑,能夠有效促進痰液從呼吸道排出,從而清除部分氧化自由基,同時阻斷細菌對咽喉部位上皮細胞的粘附作用[1]。為探討間質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乙酰光氨酸泡騰片治療32例間質性肺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自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山東平度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間質性肺疾病(ILD)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9例,女性患者為25例;年齡為34~78歲,平均年齡為(58.6±3.2)歲。病程小于6個月的患者有28例,病程為1~3年的患者有24例,病程大于3年的患者為12例。在64例患者的職業或習慣中,棉紡廠工人為8例,教師(長期和粉筆接觸者)為4例,化學毒物接觸者為6例,與石棉及砂石接觸者各4例,吸煙者為8例。既往有肺部疾病史為9例,其中肺結核4例,真菌性與細菌性肺炎2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3例。64例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計算機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為35~77歲,平均年齡為(56.8±5.4)歲,平均病程為(2.8±1.1)年。觀察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齡為(59.4±2.8)歲,平均病程為(2.9±1.2)年。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職業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分析
1.2.1 臨床表現 64例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咳嗽,合并有細菌感染者有發熱與咳痰現象;53例早期活動后有呼吸困難,晚期靜息也有呼吸困難;16例有口唇及指端的發紺;20例杵狀指(趾頭);9例表現為桶狀胸;17例肺部有爆裂音,17例肺部濕啰音,13例Velcro啰音。
1.2.2 影像學檢查結果 所有病例均顯示雙肺紋理增粗紊亂,33例患者CT檢查在雙肺下葉周邊部和胸膜下顯示有網格狀改變、蜂窩肺、小葉間隔增厚等,部分病例可同時出現以上改變;22例表現為毛玻璃樣改變為主,部分顯示局限性肺氣腫肺大泡、牽拉性支氣管擴張、結節病變等。
1.2.3 肺功能檢查結果 55例患者進行了肺功能檢查,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氣體彌散功能檢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和通氣過度,其中,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8例,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16例,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31例。
1.2.4 實驗室檢查結果 47例進行了血氣分析檢查,其中32例存在低氧血癥,Ⅰ型呼吸衰竭19例,Ⅱ型呼吸衰竭7例。43例患者進行了免疫學檢查,其中抗核抗體(+)24例,類風濕因子(+)9例,血清淀粉樣蛋白A(+)5例。57例檢測了紅細胞沉降率,41例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1.3 治療方法 (1)對照組患者給予潑尼松常規治療,用藥方法:口服,0.5 mg/(kg·d);用藥4周后藥量減半;3~4個月內藥量減至20 mg/d。(2)觀察組患者常規口服潑尼松的基礎上,給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用藥方法:口服,600 mg/次,2次/ d,以3個月為1療程。
1.4 觀察指標 用藥期間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包括咳嗽、咳痰、氣短、胸悶等,觀察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行胸部CT檢查,觀察病灶面積的變化。同時嚴密觀察院內感染、患者口腔真菌生長、消化道不良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2]。
1.5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定療效標準,分為無效與有效兩類:(1)無效:患者咳嗽癥狀頻繁,并影響到正常的睡眠與日常生活、工作;不能平臥;安靜時存在明顯的呼吸困難;有靜息紫紺表現;肺部干性啰音增多;胸部CT檢查顯示病灶面積無改變[3]。(2)有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咳嗽癥狀有所好轉,不影響睡眠以及日常工作;安靜時呼吸困難減輕,稍微活動后加重;無紫紺表現或稍微活動后出現紫紺;肺部干性啰音減少;胸部CT檢查顯示病灶部分吸收[4]。
1.6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情況 2組患者治療后均行胸部CT檢查,其中對照組患者胸部病灶面積顯著吸收好轉為9例,有效為15例,無效為8例,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患者中,胸部病灶面積顯著吸收好轉為12例,有效為17例,無效為3例,總有效率為90.63%。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顯著,觀察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2組患者療效情況對比[n(%)]
2.2 2組不良反應 對照組不良反應情況:3例患者發生口腔真菌感染,1例患者出現口炎,7例患者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如腹瀉、食欲不振、納食不佳等。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2例患者出現耳鳴,1例患者血壓上升,1例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觀察組不良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以肺間質的炎癥與纖維化為特點的疾病,是以間質纖維化、肺泡炎癥以及彌漫性肺實質為主要病變,以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活動性呼吸困難、低氧血癥以及彌漫性浸潤陰影為臨床癥狀的不同疾病群組成的臨床-病理實體的總稱[5]。該病主要分為兩種,其中病因明確的歸屬于原發疾病并發癥,或者稱為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而病因不明確的被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很多疾病都可能會造成間質性肺病,包含環境相關性肺病或職業相關性肺病,例如石棉肺、硬質合金塵肺、慢性皺肺、放射線肺炎、矽肺等;結締組織病相關性肺間質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等;服用藥物所造成的間質性肺疾病,例如非甾體類抗炎制劑、抗腫瘤藥物等[6]。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大量服用某些藥物、病毒污染、大氣污染等現象都大大增加了間質性肺疾病的發生率。
間質性肺疾病起病隱匿,臨床癥狀主要是漸進性加劇的勞力,通常伴有氣短、胸悶、咳嗽、易疲勞感等[7]。其主要表現為淺快呼吸,雙肺出現明顯的爆裂音,手指、唇部紫紺以及槌狀指。由于患者年齡、體質等方面的差異,間質性肺疾病的發展速度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在疾病晚期會出現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動脈高壓,患者往往死于心理衰竭或者呼吸衰竭[8]。起病后患者存活時間短,平均存活時間為3~5年。該病病因多樣化,發病機制比較復雜,是當前呼吸系統中的難治性疾病之一。
對于間質性肺疾病,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聯合應用細胞毒性藥物與糖皮質激素。這種方法對早期肺泡炎癥具有良好療效,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在廣泛間質纖維化期效果不佳,而且還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從而限制藥物的臨床應用[9]。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是一種新型的粘痰溶解劑,對粘液具有很強的溶解作用。該藥物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必需氨基酸,在確保適度的GSH水平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能夠有效保護細胞因體內GSH水平過低而造成的細胞毒素損害,對肺泡上皮具有保護作用,能夠阻止肺臟纖維化的進程[10]。乙酰半胱氨酸片的活性成分是NAC(即N-乙酰基-L-半胱氨酸),其通過分解粘蛋白復合物、核酸,將痰中的膿性成分及其它粘液和粘液分泌物從粘稠變為稀薄,降低了粘痰的粘滯性,從而使粘痰液化,并容易排出。用藥注意事項:(1)服用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有可能會出現嘔吐、惡心、腹瀉、上腹部不適及咳嗽等不良反應,適當減少用藥量可緩解不良癥狀;(2)由于酸性藥物會使該藥作用顯著降低,因此服用該藥時避免與酸性強的藥物聯用;(3)由于該藥物和氧氣、氧化物、橡膠以及銅、鐵等金屬等會發生不可逆性結合而失去應有的作用,應將藥物保存好,避免與前述物品接觸;(4)該藥物會降低四環素、頭孢菌素、青霉素等的藥效,因此要避免同時服用。
本研究對64例間質性肺疾病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對照組采用常規激素治療,觀察組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治療效果顯示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咳嗽、紫紺、肺部干性啰音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從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來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見采用乙酰光氨酸泡騰片療效確切,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總之,間質性肺疾病既可以是原發于肺臟的疾病,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肺臟的表現,甚至藥物或治療手段導致的肺部損害。診斷時強調全面采集病史,及時進行相關檢查做出正確診斷,及時、正確治療,以提高治愈率。
[1] 段報喜,黃潤月,儲永良.細胞因子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2,5(10):47-48.
[2] 劉昕彤.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與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2, 8(3):22-23.
[3] 咼恒娟,陳寶元,王合榮,等.65例間質性肺疾病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9(10):54-55.
[4] 高曉方,崔社懷.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抗纖維化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18(6):67.
[5] 王愛民.間質性肺疾病臨床治療89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1,13(22):77-78.
[6] 趙素省.間質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11,13(5):19-20.
[7] 裴俊.間質性肺疾病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1(18):63-64.
[8] 陳紅巖.69例間質性肺疾病患者臨床抗感染治療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13(8):78-79.
[9] 魏東光,張煥萍,范曉艷.間質性肺疾病136例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5(7):69-70.
[10] 卓啟芳,葛庚芝.間質性肺疾病34例臨床分析[J].醫學綜述,2011, 17(10):38.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 i cacy of acetylcysteine effervescent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64 case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 December to 2012 Decemb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of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rednison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was given oralacetylcysteine effervescent tablets treatment. Observe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remission, changes of pulmonary function,pulmonary lesion area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lung function changes as well as changes in lung lesions were improv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 cases (25.00%), effective was 24 cases (7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 cases (9.38% ), effective was 29 cases (90.63%),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 i 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group of four cases observe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11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Conclusion Using acetylcysteine effervescent tablets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easy to use, high safety, which is an effectiv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Acetylcysteine effervescent tablet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91
山東 261011 山東省濰坊市榮復軍人醫藥內科 (盧書美)266700 山東平度市人民醫院 (高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