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 曾慶芳 曾紅學
周劑量的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
劉軒 曾慶芳 曾紅學
目的 探討周劑量的多西他塞聯合替吉奧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收治的3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給予周劑量的多西他塞聯合替吉奧治療,治療結束后評價其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 CR 2例,PR 12例,SD 8例,PD 8例。總有效率(RR)為46.6%,疾病控制率(DCR)73.3%,毒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脫發、惡心、嘔吐、腹瀉等。結論 周劑量的多西他塞聯合替吉奧對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RR、DCR,但生存獲益情況需進一步觀察。
胃腫瘤;多西他塞;替吉奧;治療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占我國惡性腫瘤的首位。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因此,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到晚期。對于晚期胃癌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多以化療為主,但對于化療藥物及化療方案臨床上尚無明確標準。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化療科自2009年1月開始采用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20 mg/粒,魯南制藥集團)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老年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男18例,女12例,年齡60~80歲,中位年齡(66.0±2.4)歲,均經組織病理學證實為胃腺癌。初治者20例,復治者10例,復治者停止治療的時間多于1個月,未用過多西他賽及替吉奧治療。其中,低分化腺癌l 5例,中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5例,印戒細胞癌4例。ECOG評分均在0~2分之間,臨床分期主要分為Ⅲ期和Ⅳ期,其中,Ⅲ期10例,Ⅳ期20例。肝轉移6例,淋巴轉移20例(腹腔、腹膜后淋巴結轉移15例,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5例),肺轉移4例,2個部位以上轉移10例。以上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多西他賽(多西紫杉醇,20 mg/支,深圳萬樂制藥公司)靜脈滴注,25~30 mg/m2,第1、8天給藥;替吉奧(20 mg/粒,魯南制藥集團)飯后口服,80 mg/m2,分2次服用,21 d為1個周期,至少連用2個周期,方可參與評定療效。給予預防性止吐治療以及必須的水化治療;患者如果在第1周期出現3~4級骨髓抑制或發熱性粒細胞減少,下一周期應用G-CSF輔助治療;對于重度血小板減少和血紅蛋白減少的患者,給予輸注血小板、紅細胞懸液、白介素-11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治療。
1.3 ECOG評分標準 ECOG評分標準[1]體能評分0、1、2、3、4和5所對應體力狀態是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起病前活動能力無任何差異;能自由走動及從事輕體力活動,包括一般家務或辦公室工作,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日間不少于一半時間可以起床活動;生活僅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臥床或坐輪椅;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和死亡。
1.4 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及毒性判定標準按照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統一標準[2]評定療效,將近期客觀療效分為:CR(完全緩解),治療后,所有病灶完全消失;PR(部分緩解)治療后,所有腫瘤最大徑之和縮小至少30%;PD(進展),治療后所有腫瘤最大徑之和增大20%以上或者最少出現一個新病灶;SD(穩定),治療后所有腫瘤最大徑之和介于PR和PD之間;RR(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DCR);根據
WHO標準對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性表現和分級標準進行觀察和判斷不良反應分為0~Ⅳ度,以Ⅲ-Ⅳ度為嚴重不良反應。
2.1 患者的額臨床療效 所有患者均完成2~6個周期的化療,CR 2例,PR 12例,SD 8例,PD 8例,RR為46.6%;DCR 73.3%(見表1)。

表1 患者療效觀察情況[n(%)]
2.2 不良反應 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43.3%)肝功異常(26.7%)和胃腸道反應(63.3%)。有3例患者呈現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癥狀均較輕。全組未見化療相關性死亡(見表2)。

表2 患者不良反應(n)
胃癌在國內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人群中老年人占較多數,由于確診時多數處于晚期,往往手術切除已難進行。多數患者治療時已失去手術機會,且患者術后極易復發,因此,大多數的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全身化療可以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得以改善。目前仍未能確切的標準化療方案。傳統的化療一般以5-氟尿嘧啶(5-Fu)為主的方案[3],但5-Fu因帶化療泵,而給患者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不便,近年來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已有化療方案的給藥方法進行改進;還有一些新藥的應用,如多西他賽、紫杉醇、第3代鉑類藥物奧沙利鉑等。
近年來,紫杉醇類藥物已經成為治療晚期胃癌的新一代藥物,多西他賽是一類作用于腫瘤細胞M期的半合成的紫杉類抗腫瘤藥物,通過誘導和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抑制微管區的解聚,達到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和增殖的目的,阻斷細胞于M期。替吉奧(S-1)是一種復方膠囊制劑,主要由替加氟、吉莫斯特和奧替拉西鉀以1∶0.4∶1的摩爾比組成,是由日本Taiho藥業開發,主要適應證為胃癌和頭頸部癌[4]。S-1屬第二代氟尿嘧啶類口服抗癌藥,替加氟起抗癌作用,其余兩種成分分別起增加療效和減低替加氟毒性反應的作用。替加氟為5-Fu的衍生物,能在體內轉化為5-Fu。吉美嘧啶和奧替拉西鉀是兩種生化調節劑,吉莫斯特可減慢5-Fu的分解速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從而增強其抗腫瘤活性;氧嗪酸鉀可抑制替加氟的活性產物5-Fu磷酸化,從而減輕替加氟對胃腸道產生的毒性作用。這兩種物質可使患者能夠保持較高的5-Fu血藥濃度,提高抗腫瘤活性,同時降低了藥物的消化道毒性[5-6]。
Fujitani K[7]等學者利用多西他賽聯合S-1對晚期胃癌全身化療療效觀察發現10例研究對象中,有2例達到完全緩解,而平均存活時間為297天。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治療,結果表明: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有效率達46.6%,低于方曉敏等作者報導的56%[8],其最常見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減少,但多為Ⅰ~Ⅱ度,該副反應經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及對癥處理后即可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周劑量的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對晚期胃癌療效確切,毒副反應較小,患者耐受性好。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數量較小,需多中心、大樣本隨機試驗研究證實,方可能大范圍推廣應用于臨床。
[1] 體能狀態評分ECOG評分法[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2,6:556.
[2] 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er EA,et al.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3):205-216.
[3] Matsuo T,Nishizuka SS,Ishida K,et al.Evaluation of chemosensitivity prediction using quantitative dose-response curve classification for highly advanced/relapsed gastric cancer[J].World J Surg Oncol,2013:11.
[4] Fushida S,Nashimoto A,Fukushima N,et al.Phase II trial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with docetaxel,cisplatin and S-1 for T 4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Jpn J Clin Oncol,2012,42(2):131-133.
[5] Jeung HC,Rha SY,Im CK,et al.A randomized phase 2 study of docetaxel and S-1 versus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th an evaluation of SPARC expression for personalized therapy[J].Cancer,2011,117(10):2050-2057.
[6] 陳紹俊,黃海欣,黃東寧,等.多西紫杉醇聯合奧沙利鉑每周療法治療30例高齡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09,3 O(11):1725-1727.
[7] Fujitani K,Tsujinaka T,Yamasaki H,et al.Y Feasibility study of S-1 plus weekly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fractory to first-line chemotherapy[J].Anticancer Res,2009,29(8):3385-3391.
[8] 方曉敏,于俊波,王洪燕,等.多西他賽聯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2):147-1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104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腫瘤醫院化療科 (劉軒 曾慶芳曾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