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貴毅
(貴州省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優越性。傳統公路受到材料條件的限制,施工階段所用材料基本為水泥或混凝土,這類材料筑造公路設施的性能有限。選用瀝青作為路面攤鋪材料之后,在礦質材料中摻入路用瀝青材料鋪筑的各種類型的路面,這就為地區公路建造提供了多方面的選擇,滿足了不同路段對公路建造工藝提出的指標要求。
(2)抗害性。瀝青結合料提高了鋪路用粒料抵抗行車和自然因素對路面損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塵、不透水、經久耐用。病害是影響公路設施性能的主要因素,病害發生減弱了公路承受路面荷載的能力,嚴重時會制約交通線路的有序運行。選用瀝青路面作為表面結構,可很好地承載路面重力,大大降低了路面病害的發生率。
瀝青路面離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區域內瀝青混合料主要性質的不均勻,包括瀝青含量、級配組成、添加劑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從而加速了瀝青路面的損害,如表1。造成離析現象的因素比較復雜,一方面與施工單位調配混合料工藝有關,對配合比控制不均勻影響的工藝系數;另一方面與現場施工操作流程有關,降低了公路結構的綜合性能,且有可能引起交通安全事故。伴隨著公路建造工藝的優化改進,路面離析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前提是對瀝青路面離析進行深入勘測,才能掌握離析處理的最佳方案。
表1 離析評定標準
(1)級配離析。熱拌瀝青混合料在生產、運輸、攤鋪過程中的不當操作造成混合料粗細集料分布不均,產生離析。粗骨料較為集中的地方瀝青路面的空隙率較大、瀝青含量低,導致瀝青路面產生水損害及耐久性降低。
(2)溫度離析。熱拌瀝青混合料在運輸、攤鋪的過程中,由于不同位置的混合料溫度下降不一致,導致混合料的溫度差異,產生溫度離析。運料車表面的混合料、運料車車箱的兩側以及攤鋪機兩翼的混合料易產生溫度離析。
(3)集料離析。含油量較大的混合料易發生這種離析,類似于瀝青混合料的析漏,混合料易產生這種離析。這類離析現象主要是由于混合料比例搭配不一致,導致材料性能缺失所致,進而影響到了混合料性能的穩定發揮,破壞了公路設施的牢固性。
(1)材料方面。合理確定瀝青路面結構,瀝青面層的裂縫主要由瀝青面層本身的低溫收縮引起的。選用低溫勁度小、延度大、溫度敏感性差、含蠟量低的優質瀝青,精選礦料,準確級配瀝青面層的礦料和合理配置瀝青混合料配合比。施工單位要根據路面施工標準要求,科學地配置材料進行攪拌混合,控制好混合料攪拌的時間、比例、速度等,這些對瀝青料性能均有良好的鞏固作用,有助于離析問題的全面控制。
(2)設計方面。設計是瀝青路面建造的初始步驟,搞好設計方案才能科學地指導后續施工。選用抗沖刷性能好、干縮系數和溫縮系數小及抗拉強度高的半剛性材料做基層;選用優質瀝青做瀝青面層;在穩定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應該選用針入度較大的瀝青做瀝青面層。建立瀝青路面方案審查機制,對設計方案整體流程詳細地對比,及時發現建造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提前處理以免誤導了現場施工操作。
(3)施工方面。現場操作要執行科學的施工方案,由施工單位統一安排人員完成建造任務。選擇先進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確保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軟基處理,提高軟基處理的施工質量;嚴格控制半剛性基層施工碾壓時的含水量。施工是瀝青路面建造方案的關鍵,控制施工工藝及操作步驟是很關鍵的。施工人員需按照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整改等要求逐一操作。
(4)養護方面。公路養護是降低病害率的有效方式,可節約大量公路維修造成的成本費用。嚴格養護管理,加強路面保潔,確保排水性能良好,及時對裂縫的進行科學的處理,避免病害的進一步擴展。當公路投入交通使用之后,還要積極加強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超載車通行;禁止帶釘輪胎對路面的過度磨損或者更加嚴厲地限制使用,控制新公路的交通行車數量;定期檢查公路結構是否受損,提前做好路面離析的防治措施。
近年來公路工程整改方案受到了普遍關注,這是決定一個地區能否持久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地方政府投資設施工程改造的主導內容。為了改變傳統工藝的應用缺陷,積極配備專用瀝青路面建造方案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于維護路面結構性能有著保障性作用。由于瀝青混合料搭配比例不科學導致路面出現離析現象,施工單位應根據現場操作情況擬定離析防治措施,避免路面性能受損而影響到公路交通的正常運行。
[1]鄧穗芬.瀝青路面離析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討[J].山西建筑,2007,(28).
[2]王松英.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離析預防及對策[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06,(3).
[3]劉敏,田紅波.瀝青路面離析現象的檢測方法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9).
[4]李振偉,王俊偉,曹海盛.淺談瀝青混合料離析的形成及預防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