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恒璘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本合同段路線起點與龍海段終點順接,終點位于江口村南側,合同段起迄點樁號:K30 +039.741 ~K35 +001.739,路線全長為4.937 8 km(其中短鏈0.024 22 km),路基寬度為32 m。路基土石方數量;路基挖方403 500 m3,路基挖方最大高度為24.05 m,路基填方451 900 m3,路基填方最大高度為9.2 m,防護排水圬工體積為270 100 m3,特殊路基處理為1.65 km,路面130.873 m2,涵洞12 道,平面交叉口5 處,大橋一座,壩口大橋起迄樁號:K32 +342.90 ~K32 +589.10,全橋為246.20 m。K50 +940 ~K51 +040 段軟土地基處理(9 m 碎石樁),試樁共9 顆,呈梅花形布置。碎石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宜采用19 ~63 mm,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如圖1 為軟基處理示意圖。
圖1 軟基處理示意圖
(1)填料采用粒徑為2 ~5 cm 的未風化碎石;
(2)碎石樁樁徑為50 cm,按正三角形布置,施工時不得出現斷樁、徑縮樁。
沿路基前進方向的兩邊設計排水溝位置,挖縱向臨時排水溝,將水引入當地的排水系統,路基中的水,利用挖的橫向小溝引入縱向臨時排水溝。晾曬后,將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整平,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圍內地面表層的種植土、樹木、灌木叢、樹根、既有房屋、道路、河溝、通訊、電力設施、上下水道、墳墓及其他建筑物。
按照平面一般布置圖及碎石樁位坐標進行測量放樣,用全站儀、鋼尺定出每排樁位軸線和樁位中心,并用白灰和木樁作醒目標記,以免損壞。將采用的施工設備、施工方法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碎石樁填料采用2 ~5 cm 碎石,并進行材料試驗,其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碎石最大粒徑不超過5.0 cm。依據布樁圖,用鋼尺布樁,布設9 根試樁,編號分別是53 ~32(K51 +007.550)、54 ~32(K51 +008.849)、55 ~32(K51 +010.148)、56 ~32(K51 +011.447)、57 ~32(K51 +012.746)、58 ~32(K51 + 014.045)、59 ~32(K51 + 015.344)、60 ~32(K51 +016.643)、61 ~32(K51 +017.942),樁距為150 cm,呈梅花型布設,測量放樣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批通過。
打樁前,校正樁管長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設計樁長;在樁位處鋪設少量碎石;根據樁機走行鋼軌標出的樁位標記,移動樁機,使樁機對準打樁線;啟動卷揚機,按照下橫梁上標出的樁位標記移動導向架,使樁管對準打樁點,并將卷揚機離合器剎緊;松動卷揚機離合器,人工合攏活瓣式樁尖,對準地面上標定的樁位;樁機對準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啟動樁錘電機使樁錘振動,樁管沿樁位下沉。
當沉管達到設計深度9 m 后,進行碎石灌注作業,將碎石由加料口注入樁管內,灌入量按樁身理論方案量值與充盈系數計算,現場上料用標定后的裝載機料斗,每斗0.23 m3做好現場原始記錄。避免先期大后期小的不良現象,以增加樁的均勻性,如果樁管一次容納不了應灌入的全部碎石,剩余的碎石待樁管提升下料振動擠密一段時間后,再補充裝入,同時要記錄沉樁速度。
管內灌入碎石高度需大于1/2 管長,方可開始拔管,現場要有專人記錄碎石灌入量、拔管速度等參數,基本控制在每根樁9 斗料為準,確保不小于設計灌入量,拔管前先留振1 min 開始拔管,邊振邊拔,每拔1 m 留振1 min,如此反復直至全管拔出,拔管速度控制均勻。
待一根樁施工完畢后,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碎石樁施工順序從四周邊開始向中間進行,由路基兩側向中間進行,采用間隔跳打的方式。如圖2 為(a)樁架就位,套管尖插在標樁上;(b)打設到設計標高;(c)灌入1 m 高碎石;(d)撥起套管,活瓣樁尖打開,碎石留在樁孔內;(e)將套管再次打至填筑層底標高;(f)灌入1 m 高碎石,邊振邊提升,完成一層碎石填筑;(g)重復(c)~(f)施工步驟;(h)撥出套管,完成碎石樁。進行下一層碎石填筑。
圖2 碎石樁施工程序圖
碎石樁施工完畢后對碎石樁和碎石樁復合地基進行檢驗,包括對樁身質量的動力觸探試驗和對承載力的靜荷載試驗檢測。檢測數量一般遵守以下原則:選擇試驗點時應本著隨機分布的原則進行選擇(試樁的五根應全檢)。質量檢測:檢查施工紀錄,重點檢查沉管貫入深度、填料的連續性、單樁每延米樁體的碎石用量。靜載單樁承載力不低于600 kPa。動力觸探試驗檢測樁的數量一般取碎石樁總樁數的5%,用重II 型動力觸探測試,灌入量10 cm 時,擊數不小于5 次。對于樁檢不合格的樁,周圍補樁三根,補樁工藝按檢樁合格的工藝進行。本工程碎石樁密實度撿查為試樁根數9 根,用重Ⅱ型動力觸探測試,貫入量100 mm 時,擊數應大于5 次,待施工完畢,及時進行強度的檢測。施工質量標準見表1。
表1 碎石樁施工質量標準
(1)應保證起重設備平穩,導向架與地面垂直,垂直偏角不應大于1.5%,成孔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不應大于50 mm,樁徑偏差控制在±20 mm 以內,樁長偏差不大于100 mm。
(2)樁底1.5 m 范圍內宜多次反插,以擴大樁的端部斷面,穿過淤泥夾層等軟基地層時應放慢拔管速度,并減少拔管高度,并增加氣動開門裝置,強制性的使石料灌入。
(3)碎石灌入量不得小于設計要求。提升和反插速度必須均勻,反插深度由深到淺,每根樁在保證樁長和碎石灌入量的前提下,總反插次數一般不得少于12 次。
(4)振動成樁至地面時應向下復振1 m,確保不產生凹樁。
(5)碎石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應嚴格按試樁結果控制振沖器的留振時間;分批加入碎石,注意振密擠實效果,防止發生“斷樁”或“縮頸樁”。
單樁成樁時間為最短26 min,最長29 min,平均成樁時間27 min。
在樁機打樁的過程中,平均提升速度為0.8 m/min,平均反插次數為13 次。
樁長為9 m 的碎石樁平均實灌碎石方量為2.09 m3,根據表中數據,可以計算出平均充盈系數為1.01(實灌碎石量/設計碎石量)。
試驗樁已用重型Ⅱ觸探儀檢測完畢,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綜上所述,在碎石樁施工中,需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并且及時的對現場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書面的碎石樁試樁總結報告,并且在今后的施工中,以試樁結果為指導依據,并且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根據分析,本工程試樁成果為9 m 碎石樁打樁時間為26 ~29 min,打樁平均速度為27 min,反插次數為10 ~14 次,灌碎石量為2.08 ~2.11 m3之間,平均充盈系數為1.01。
[1]方勇.振沖碎石樁復合地基作用機理及施工[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5):56-57.
[2]曾沖.淺談軟土地基處治方法及施工工藝[A].河南省第五屆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專集[C].2009,(8):234-245.
[3]黎獎洪.振沖法碎石樁在煤屑及淤泥層軟土地基中的應用[J].鐵道建筑,1981,(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