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了預測和計劃的重要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就是一個很好的計劃管理工具。通過搭建覆蓋全員、全方位的決策、控制、溝通與激勵的預算管理體系,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及其財務結果進行全面的預測和規劃,并通過實施過程控制及以進行經營業績考核評價,以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的順利實現。
一、預算管理的作用
1.細化經營目標,促進戰略落地。戰略是企業發展的長遠規劃與遠景目標,戰略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里企業的經營目標和計劃,戰略的落地是通過在較短時間內如一年、一季度或一個月的經營計劃來實現的。但經營計劃是定性的、文字的,在管理中需要將這些定性的計劃轉換成數字,這就是預算。預算是對戰略的具體落實,是各預算業務單元的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及所需資源數字化表達。預算根據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量以及重點工作的需要進行統籌安排,展現企業為實現年經營目標的投入與產出。
戰略—目標—計劃—預算,理論上是一條邏輯清晰的鏈條,實踐中一套科學的戰略保障體系,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的有效路徑。
2.科學配置資源,有效管理成本。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前提就是資源是有限的。企業作為經濟活動中的基本單元之一,為了實現其戰略目標,可持續發展是必然要求。而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戰略目標的基本要求,換言之,企業為了達成一定的戰略目標所使用的資源是有限的。預算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的產出,這就是預算的資源配置作用。全面預算管理要解決好資源配置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投入方向,即“用在哪兒”的問題;二是投入效益,即“怎么用”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實質還是跟戰略相關,即為了戰略目標的實現,資源應該重點投向的領域,跟戰略一樣是個方向性問題,是戰略層面的成本管理。第二個問題實質是資源的使用效率問題,即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情,是一個戰術層面的成本控制問題。做好了這兩方面,企業的成本管理才能是有效的。
3.控制經營過程,防范經營風險。完成資源的初次配置只是預算管理的起點,而非終點。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適時監控,預算體現了企業的目標和計劃,因此預算的執行過程其實就是企業的動態經營過程。預算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一切經營行為受控于預算,由于在資源配置時候已經充分考慮了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可能面臨的風險,那么通過預算可以有效的引導各單位以經營目標為中心開展工作,這樣就防范了企業經營偏離目標導致資源無效投入的風險。同時,日常的預算管理中,預算審批流程本身就是對企業資源使用的一種事前控制,防范了資源的無效投入。因此,預算控制本身就是企業風險管理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4.評價經營業績,實施考核激勵。預算管理閉環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以預算目標為基礎的業績考核。無考核不預算,離開了考核,預算的執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將預算執行的結果納入考核,可以有效激勵并引導各單實現其自身的工作目標,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同時,通過對各單位和部門的預算完成進行有效評價,還可以發現并改進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路徑
1.做好中長期規劃。對于企業的業務發展,前期效益把控至關重要,然而很多業務價值評估流于形式,盈利規劃存在缺失。一方面,要用《商業計劃書》引領業務籌劃,新業務推出前要制定明確的業務發展目標、資源投入需求、未來效益預估,提升事前決策水平,事中以此為標底監控執行質量,事后根據發展效果好壞決定激勵獎賞或者考核問責;另一方面,要明確業務責任主體,實施項目經理負責制,根據業務開展情況,對業務團隊進行綜合評估和績效評價。
2.優化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在考核導向上,強調結果及效益類指標,兼顧影響企業長遠價值的關鍵因素,通過增加考核區分度、提高薪酬彈性激勵,突出經營業績考核的戰略導向作用;同時,對考核方式進行優化調整,在確保考核壓力適當傳遞的同時,增強企業的經營靈活性。在考核體系的設計上,可以借鑒平衡計分卡的思想,對企業經營業績的進行多維度評價,這樣也可以避免單一財務指標的不足,更加科學的評價預算單位的經營業績。
3.建立成本歸口分級管理。預算歸口管理是有效實施預算管理的重要手段。歸口管理責任部門以資源使用效率為約束核定單位歸口切塊資源的預算額度,落實內部經濟責任,推進組織效能提升;優化運營模式,促進企業內部協同,實現資源統籌安排,確保資源投向與企業戰略相適配。
4.強化財務價值分析。以挖掘收入潛力和成本效益為目的,加強財務分析,重點關注價值突破、增收節支、政策影響三方面,以企業的戰略為指導,深入業務前端參與關鍵業務效益評價,并提出管理建議,實現財務分析對價值管理的引導作用、對價值創造的參謀作用和對價值突破的推動作用,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5.搭建業財核算體系。會計核算主要從財務披露角度記錄企業收入成本信息,難以滿足靈活多樣的價值管理需要。企業應推行業財核算,搭建業財核算平臺,劃小核算單位,通過基礎核算的變革,“以數據說話”的精細化價值管理全面夯實業財融合的基礎。整體工作需按照精細到產品、客戶、渠道的要求進行企業業務管理流程、信息化系統的變革與改造。
6.建立預算信用檔案。預算剛性是預算管理中必須堅持的原則。因此,要加強預算誠信管理,重點監控預算調整次數、效率改進效果、預算上報質量四方面,開展各單位預算信用評估,實現資源配置獎優罰劣:對信用好的單位,設置綠色通道,其資源需求優先考慮和安排;成本向信用好、效率高的單位、產品和業務適度傾斜。信用一般的,進行黃色預警,設置改進目標,對逾期無法改進的單位進行信用降級處理;信用較低的,要及時亮紅燈,預算審批門檻更高、效率要求更高、管理費用要降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