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編導 李臣 劉婷
改編/江激揚 繪圖/御風者漫畫工作室
消滅美國海軍的決戰
偷襲珍珠港,日本雖然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有生力量,但是美軍的航空母艦卻毫發無損。加上1942年美國大黃蜂號航母幫助杜利特轟炸機編隊成功轟炸東京,因此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再下決心,一定要除掉美國海軍的核心力量—航空母艦。
1942年上半年,日本帝國的海軍力量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山本五十六隨時可以調用十余艘航空母艦、二十余艘戰列艦以及超過百艘的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只有企業號、大黃蜂號、約克城號以及列克星敦號四艘航母。另外竟然連一艘戰列艦都沒有,只能用重型巡洋艦頂替戰列艦。
在懸殊的實力差距下,尼米茲上將極力避免與山本艦隊的正面交鋒,而山本則想方設法地引誘美國海軍,伺機將其一舉殲滅。1942年5月上旬,日軍揮師所羅門群島,意圖切斷美國與澳大利亞的交通線。被逼無奈的美國海軍不得不派出約克城號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迎敵,在此次珊瑚海海戰中,美國列克星敦號航母沉沒,約克城號嚴重受損,只得開回珍珠港大修。而日本方面,祥鳳號輕型航母沉沒,翔鶴號重型航空母艦失去戰斗力,無論在戰略或是戰斗中損失都比美軍更小。
看到美軍在珊瑚海海戰中的戰損,日本帝國認為殘余的美太平洋艦隊已經不堪一擊,因此山本五十六大將即刻決定,馬上以日本帝國海軍的全部武裝力量進攻一個代號為AF的戰略要地。如果這個地點被日本占領,則代表著美國海軍將完全失去西太平洋的制海權,而且距離AF僅1000余海里的珍珠港基地將隨時迎來日本的巨艦大炮,再次面臨滅頂之災。
破解密室之匙
珍珠港遭襲之后,美國情報部門開始著手破解軸心國的通信密碼。日本海軍使用一套叫作“艦隊密碼體制”的戰略級密碼,美國稱之為“JN25b”。情報人員截獲了大量JN25b的通信信息,然而在沒有密碼本的情況下,很難破譯出密碼中暗藏的情報,這讓他們頭痛不已。
轉機出現在1942年年初。1月20日,日本海軍的伊124號潛艇奉命在澳大利亞海軍基地達爾文港外鋪設水雷,但是遭到美、澳軍艦的圍攻而沉沒。美軍派出潛水員進入潛艇殘骸搜索,發現一個保險柜中有一個精心保護的本子。美軍夏威夷情報站站長約瑟夫·羅切福特上校判斷這個本子就是日本JN25b的密碼本。經過一段時間的破譯,JN25b已經被還原近半,日本人的大部分密電都能夠被正確譯出,這讓美國人對日本海軍的動態幾乎了如指掌。可是按理來說,日本海軍應該會在潛艇沉沒后迅速更新密碼體制,以防密碼本落入敵手、軍機被破譯,為什么他們沒這么做呢?原來日本連伊124號曾與盟軍交戰的事實都不了解,認為伊124只是事故沉沒,更沒料到伊124的密碼本已經被美軍獲取。再加上根本不相信美軍能夠破解JN25b這種高級密碼,所以日軍連例行的密碼系統升級都拖延了半年才進行。
不久,羅切福特上校在大量被破解的日軍情報中發現,一個代號為AF的地點頻繁出現,而且日軍似乎準備在AF進行大動作。羅切福特上校經過分析認為,AF代表著中途島。
5月20日,夏威夷的情報機構取得一份冗長的日軍電文,破譯后,羅切福特發現這是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司令下發的作戰指示,電文內有詳細的進攻AF的計劃。這份計劃單讓羅切福特心驚膽戰,日本海軍在這次行動中幾乎動用了所有軍事力量,將分批襲擊美國的多個基地,而且從電文看來,這次日軍勢在必得。但是美軍現在還不能確認AF就是中途島,他必須證明AF的確切含義。
羅切福特拋出了一個誘餌,他讓中途島基地用明碼向珍珠港報告淡化水設備故障,用水告急。為了達到最真實的效果,珍珠港基地也回電:已派出供水船。日軍很快上了鉤,他們在密電中提到:“AF淡水不足。”這就證明了日方口中的AF就是中途島無疑,日本帝國馬上將進攻中途島!
狂妄利刃
中途島位于日本至美國交通線的正中間,因此稱為中途島。這里是美國軍事力量在太平洋上的前哨站和補給站,雖然面積不到5平方千米,不過美軍在上面修建了機場和基地,將中途島所覆蓋的防衛區域半徑擴大到600海里。一旦失去中途島,美國在西太平洋則無據可守,相反日本還將利用中途島作為跳板,進攻夏威夷乃至美國本土。
5月27日,日本的海軍節當天,包括8艘航母在內的日本聯合艦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聯合艦隊分為6個戰術編隊,分別駛向不同地點,執行不同的任務。山本大將讓兵力分散布置,自有他獨特的想法:這次進攻需要引蛇出洞,因此要用與美軍實力相仿的編隊引誘出美軍,以防美軍艦隊避而不戰;聯合艦隊中的北太平洋編隊將佯攻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如果能夠吸引美軍艦隊向北,則日軍主力就能夠在中途島登陸,占領這個戰略要地。按照山本五十六的打算,占領中途島就是戰略上的勝利,如果美艦隊趕來增援,那么再消滅掉美國海軍力量,則是一箭雙雕的戰果。
與半年之前偷襲珍珠港的情景不同,那時的日軍小心而嚴謹,為了成功不冒任何不必要的風險,而如今的日本海軍,上下無處不蔓延著驕傲的情緒,狂妄地認為中途島戰役日本必勝無疑。在聯合艦隊出港后,艦隊連續偵測到美國潛艇的行蹤,甚至攔截到了美軍潛艇向中途島基地發出的警示。然而日本海軍認為美潛艇的無所作為是出于膽怯,他們堅信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
隨著臨近中途島,日本聯合艦隊第一編隊司令南云忠一中將下令停止主動發送無線電,只接收無線電信號。這種無線電靜默戰術曾在珍珠港計劃中起到了良好的偷襲效果,然而在這次進攻中,無線電靜默卻讓6支互相遠離的編隊難以通信。不過對于坐擁第一艦船編隊的南云來說,增援是不需要的。他的第一編隊擁有赤城、加賀、飛龍、蒼龍四艘最先進的航母,世界上再沒有另一支艦隊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以南云忠一手中的資料來看,美軍的三艘航空母艦,大黃蜂號和企業號正部署在千里之外的所羅門群島,而約克城號也正在珍珠港基地維修。他在中途島將遇到的,僅僅是來自島上的飛機而已。endprint
實際上,美軍早已為迎敵做好了準備,自從截取了日本的作戰計劃以及確認了日軍的目標是中途島以后,切斯特·尼米茲上將馬上從南太平洋調回大黃蜂號和企業號航母編隊。對于受損嚴重的約克城號航母,尼米茲要求航母在珍珠港接受連續72小時的緊急修理之后,馬上加入防守中途島的美第17特混編隊。因此等日軍抵達中途島的時候,美太平洋艦隊的幾十艘戰艦早已在中途島東北方設下了埋伏。
大戰前的禮尚往來1942年6月4日
南云艦隊到達了預定的進攻地點,航母轉向逆風方向以便艦載機起飛。甲板上108架裝載高爆炸彈的轟炸機逐一升空,奔向240海里外的中途島。南云忠一擔心遇見美國艦隊,還派出多架巡邏機偵查,并要求四艘航母將魚雷攻擊機升上甲板并掛裝魚雷。
一架從中途島起飛巡邏的美軍轟炸機發現了南云艦隊,并向基地報告“發現至少四艘航空母艦”。
由于破譯了日軍密碼,美軍對日軍的作戰計劃細節了如指掌。中途島空軍雷達偵測到了距島150千米的日機,這時島上早已就位的轟炸機與戰斗機全部迅速升空。戰斗機飛入云層盤旋,轟炸機掛載魚雷飛向日本航母群。
108架轟炸機飛抵中途島。在轟炸機轟炸中途島機場過程中,美軍的野貓戰斗機和美洲野牛戰斗機從云中鉆出,擊落了數架日轟炸機,然而美軍戰斗機又被更加靈活的日本零式戰斗機圍攻,損失慘重。
日軍長機駕駛員友永丈市大尉發現對機場的空襲效果不佳,機場跑道及軍備倉庫仍能運作,于是馬上報告南云忠一,要求派出第二批攻擊編隊,徹底摧毀中途島機場。
部署在中途島東北方的美第16特混艦隊決定提前向日軍發動攻擊,這樣就能在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飛機降落的時候攻擊日艦,而這時正是航母最脆弱的時刻。美軍116架魚雷攻擊機、俯沖轟炸機和戰斗機奔襲南云艦隊。
從中途島起飛的第一波轟炸機飛抵南云艦隊上空,但是射向赤城號航母的魚雷無一命中,轟炸機群被日軍零式戰機擊落過半。
友永大尉的報告和美軍魚雷轟炸機的襲擊讓南云忠一十分擔心中途島路基飛機的威脅。如果不能摧毀機場,那么艦隊可能會受到持續攻擊。因此南云下令將甲板上的魚雷攻擊機調下甲板,為其換裝轟炸機場的高爆炸藥。
日軍派出的偵察機報告發現美軍巡洋艦及驅逐艦各5艘,但是沒有發現航空母艦。因此南云決定繼續將魚雷換成炸藥。
日軍偵察機報告發現美軍航空母艦一艘。這時南云也認為,結合之前偵察到的艦隊規模來看,美軍很可能在此部署了航母。于是他再次更改命令,要求卸下炸藥,安裝魚雷。
日軍攻擊中途島的第一批飛機已經返回,等待降落。但現在甲板上滿是凌亂的炸藥和魚雷,一些飛機已經裝上了魚雷,而還有很多則仍然掛載著炸彈。如果現在就讓甲板上的飛機起飛,這些轟炸機和魚雷機就會沒有戰斗機護航(戰斗機剛剛跟隨轟炸中途島的轟炸機歸來);而如果把甲板上的飛機撤回機庫,讓轟炸機降落,那么就可能失去攻擊美軍艦隊的機會。
混亂之源
8點30分,南云忠一考慮到,現在尚未獲得美軍艦隊的準確情報,又暫時沒有可派出的戰斗機,如果貿然讓魚雷機去進攻美國軍艦太過冒險,于是下令優先回收油料即將耗盡的轟炸機和護航戰斗機,同時艦隊向北航行以避開來自中途島的飛機騷擾。
一個混亂的早晨暫時告一段落,南云司令在這天早晨數次更改命令,到底是為什么呢?這次行動中,日本帝國的根本目的是擊敗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個任務在山本五十六大將心里就變成了“擊潰美軍艦隊、占領中途島”。而由于戰役的軍事組成復雜,南云忠一艦隊收到的具體命令是“以進攻中途島為第一目的”。南云忠一因此兩次派遣轟炸機轟炸美軍基地,而且在發現美軍艦隊后,仍然在攻擊中途島還是美軍軍艦之間猶豫,最終釀成大錯。
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嚴格實行無線電靜默措施,艦船之間通信困難,不同艦隊之間更是無法交流,因此南云的第一艦隊與這次出航的日本主力艦隊沒有任何信息交流,完全沒有戰場大局概念,處在孤軍奮戰的狀態。日軍內部體制與權力系統的混亂也推動事情越發糟糕。當時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參謀并非直屬關系,參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層,他們只由上級參謀而非上級長官指揮。這個復雜系統的弊病在本次戰役中暴露無遺,南云雖然是艦隊司令,但是決定權并不在他一個人手中,他屢次更改命令,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參謀團隊的影響。
命運與毀滅的5分鐘
上午10時整,南云忠一艦隊四艘航母終于完成了所有攻擊機、轟炸機的降落作業,并且裝彈、加油完畢,隨時可以起飛。艦隊組成菱形戰斗隊形,逆風行駛。甲板上的勤務人員一邊指揮飛機就位,一邊整理甲板上到處散落著的炸彈和魚雷。
在之前的一個多小時里,來自大黃蜂號、企業號以及約克城號航母的飛機陸續對日軍艦隊發起進攻,不過在日本零式戰機的阻攔下,日本軍艦毫發無損。10時10分,新一批美軍轟炸機在野貓戰斗機的掩護下攻擊飛龍號航母,零式戰機被野貓吸引到了低空,南云艦隊上空出現了空白區域。幾分鐘后,33架從企業號上起飛的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出現在這里,他們在長機麥克拉斯基海軍少校的帶領下向南云艦隊發起攻擊。
10時24分,一架換防的零式戰機剛剛從赤城號上沖出甲板,南云忠一就看到了從天而降的美軍轟炸機。三架無畏式轟炸機破云而出,將數枚炸彈扔在加賀號航母上,加賀號的艦橋被炸得粉碎,艦長上校當場死亡。1分鐘后,旗艦赤城號也迎來末日。兩顆450千克的炸彈落在甲板上,點燃了木質甲板和飛機燃油,又引爆了赤城號甲板上堆積的炸彈,赤城號立刻開始灌水下沉。又過了3分鐘,另一支從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的無畏式轟炸機編隊突擊了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號像赤城號一樣,被自己滿甲板的炸藥、魚雷炸得面目全非。這兩批次轟炸發生在短短5分鐘里,讓南云艦隊中的三艘航母被徹底摧毀,在這改變艦隊命運的5分鐘里,日本帝國的命運也被牢牢地刻下。
日本飛龍號航母這時還沒遭到攻擊,于是展開了反攻。第二航空母艦戰隊司令、飛龍號指揮官山口多聞海軍少將派出轟炸機和攻擊機找到了約克城號的位置。日軍向約克城號投放3枚炸彈,但約克城號仍然能夠航行。日本又第二次轟炸約克城號,這次的約克城號再無力支持,美軍被迫棄船。
當天下午,日軍最后一艘航母飛龍號在美機的圍追堵截下向北突圍。17時左右,4顆炸彈將飛龍號炸得體無完膚,12小時后飛龍號沉沒,山口多聞少將、加來止男艦長與飛龍號一同沉入海底。
盲信之敗
有人說,中途島一戰,日本毀滅在命運的5分鐘里,如果再有5分鐘,日軍飛機就能全部升空,截擊美國轟炸機,保護航母免于遭襲。實際上,這“命運5分鐘”是日本人親手為自己制作的眾多失敗機遇之一,即使沒有這5分鐘,日軍也必將失敗。中途島的慘敗,根本原因是日本的盲目自信和驕傲輕敵,這場失敗,正是驕兵必敗的最好詮釋。
中途島之戰過后,日本四艘主力重型航母盡數沉沒。這些榮于珍珠港計劃之縝密細膩的巨艦,卻歿于中途島計劃的驕傲和狂妄。經此一役,日本帝國海軍實力銳減,從此喪失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往后一敗再敗,即使孤注一擲也沒能挽回昔日的榮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