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蘇源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體育系 江蘇泰州 225300)
中國男籃搶斷技術運用狀況分析①
——以第30屆奧運會為例
周蘇源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體育系 江蘇泰州 225300)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比較分析法等方法對中國男籃在第30屆奧運會中搶斷技術運用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發現:(1)中國男籃除了中鋒隊員外整體搶斷能力較弱。(2)中國男籃搶斷動作主要以斷球搶斷為主。(3)中國男籃外線防守搶斷能力較弱。(4)中國男籃對快攻和搶攻時的搶斷能力和世界強隊差距不大,但在陣地防守中搶斷能力差距突出。(5)中國男籃搶斷后轉化為得分的能力較弱。同時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中國男籃今后的訓練比賽提供參考。
中國男籃 奧運會 搶斷技術 數據比較
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中國男籃遭遇了5連敗,獲得自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以來最差的成績,中國男籃也陷入了20年來最低谷的尷尬處境。為了中國男籃的崛起,該文擬從防守搶斷角度入手,對本屆奧運會中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以期為中國男籃今后的訓練比賽提供參考。

表1 中國男籃各位置小組賽搶斷統計

表2 中國男籃各個位置搶斷總數和場均搶斷數統計

表3 中國男籃小組賽不同區域搶斷統計

表4 中國男籃不同區域搶斷數據統計

表5 中國男籃小組賽每節搶斷數據統計

表6 中國男籃每節搶斷數據統計

表7 中國男籃小組賽搶斷時防守戰術類型統計

表8 中國男籃搶斷時防守戰術類型統計

表9 中國男籃小組賽搶斷后組織進攻方式統計

表1 0 中國男籃搶斷后組織進攻方式統計
1.1 研究對象
以倫敦奧運會中國男子籃球隊,以及本屆奧運會比賽對手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英國等6支隊伍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南京師范大學博碩士論文等,閱讀了國內近10年的約30篇有關論文以及籃球專著20余本。在國際籃聯官方網、倫敦奧運會官方網、新浪體育等網站,獲得第30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5支球隊所有比賽的技術統計資料。
1.2.2 錄像觀察法
觀摩并采集了第30屆奧運會世界男籃中國男籃所有參賽錄像,并對比賽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用SPSS17.0軟件對各隊防守搶斷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中國男籃在本次倫敦奧運會中共5場比賽,搶斷技術統計總數為17個。其中中國對陣西班牙隊比賽搶斷6個,與俄羅斯搶斷4個,與澳大利亞隊比賽搶斷5個,與巴西隊比賽搶斷0個,與英國隊比賽搶斷2個。中國國家男籃在5場比賽中,場均搶斷數為3.4個。
2.1 中國男籃搶斷的隊員位置特征
通常狀態下,在中鋒,前鋒,后衛三個位置上的搶斷數來看,一般是后衛和前鋒的搶斷較多,因為這兩個位置上的運動員,身材不是非常高大,腳步移動較快,動作靈敏且反應速度和動作速率較快。而中鋒由于身材高大,腳步移動和動作速率不如前鋒和后衛,且內線傳球或運球等暴露球的機會較少,搶斷球機會也就較少,所以中鋒搶斷相對比較少。
對于各個位置搶斷后的威脅來看,后衛和前鋒搶斷的威脅較大,因為這兩個位置的搶斷通常能夠直接利用運球和傳球發動快攻。中鋒搶斷較其他位置的搶斷威脅較小,因為多數中鋒搶斷獲球之后,不能直接推進形成快攻或直接發動快攻,需要后衛或前鋒的接應傳球再發動快攻,這就給了防守隊回防的時間,致使瞬間的快攻機會消失。
中國男籃本屆奧運會各個位置隊員名單如下:前鋒為丁錦輝,孫悅,朱芳雨,周鵬,易立,郭艾倫。后衛為劉煒,王仕鵬,陳江華。中鋒為張兆旭,易建聯和王治郅。
通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國隊中鋒位置搶斷總數為3個,場均0.6個,占全隊搶斷總數17.6%。前鋒位置搶斷總數為11個,場均2.2個,占全隊搶斷總數64.7%。后衛位置上搶斷總數為3個,場均0.6個,占全隊搶斷總數17.6%。總體看來,中國男籃搶斷的隊員位置特征為:前鋒位置搶斷能力強于中鋒和后衛位置。
究其因本人認為主要是:第一,中國男籃主力中鋒分別是易建聯和王治郅,這兩名運動員均曾經在世界最高水平聯賽NBA效力過。第二,中國男籃整體外線防守能力較差,對手很容易殺入內線傳球或得分,導致中國男籃內線搶斷機會的增大,第三,通過查看2011—2012CBA聯賽球員數據統計發現,在國內球員搶斷排名上,中國男籃隊員(除不在CBA效力的幾名球員之外)排在前10名只有一名前鋒易立(排名第4),而得分球員排名前10中,則有4名國家隊球員,分別排名第1、第4、第5、第6。說明在國家隊隊員的選擇上,教練組更傾向于進攻或得分能力較突出的運動員,而不是防守和搶斷能力較強的隊員。
2.2 中國男籃搶斷的區域特征
在全場范圍內,將搶斷區域劃分為前場,中場,后場。中場區域為中線附近2 m左右與邊線形成的區域,前場由端線和邊線組成的區域,后場由底線和邊線組成的區域。其中,前場和中場搶斷威脅較大,在這兩個區域的搶斷后容易形成直接快攻得分或造成犯規的機會,而后場搶斷給了對手攻防轉換反應時間和退防的時間,故威脅較小。
搶斷發生的區域除了和運動員本身搶斷能力有關之外,還和一支球隊的防守戰術布置密切相關。在常規的半場陣地防守中,搶斷多數發生在后場,而在全場盯人或全場緊逼的防守布置中,前場和中場附近的搶斷機會大大增加。世界強隊常常利用8 s規則和邊線、中線、場角等夾擊區域,形成夾擊或迫使對方傳運球失誤達到搶斷球的目的,因此,中場、前場的搶斷更為突出。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中國隊在后場搶斷總數為15個,場均3個,占全部搶斷的88.2%。中場搶斷總數為2個,場均0.4個,占搶斷總數的11.8%。前場搶斷數為0個。中國男籃搶斷的區域特征主要體現在后場搶斷居多,而中場搶斷較少,前場則沒有搶斷。由此可以判斷中國男籃的防守的重心主要是在后場。而前場或中場的區域緊逼相對較少。
2.3 中國男籃搶斷的時間特征
從表5和表6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在小組賽5場比賽中,每節場均搶斷分別為第一節1個,第二節0.6個,第三節1個,第四節0.8個。中國男籃每節的搶斷數較為平均。從每節場均數據上看,中國男籃在5場比賽中,場均每節的搶斷等于一個或接近一個。從時間特征上來看,除了和巴西隊比賽中全場搶斷數為0之外,總體來說,中國男籃搶斷能力的發揮比較穩定。
2.4 中國男籃搶斷的防守戰術類型特征
盯人搶斷是指在盯人防守戰術下,每個防守隊員盯住一個進攻隊員,并協助同伴完成全隊防守任務過程中的搶斷。區域搶斷在區域聯防下,每一個防守隊員分工負責協同防守一定的區域,形成一定的陣型過程中的搶斷。混合搶斷是指在既有盯人防守又有區域聯防的混合防守戰術下的搶斷。(見表7)
從表8中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在采用盯人防守戰術時,搶斷總數為9個,場均1.8個,占全部搶斷的53.0%。中國男籃在采用聯防防守戰術時,搶斷總數為7個,場均1.4個,占全部搶斷的41.2%。中國男籃在采用混合防守戰術時,搶斷總數為1個,場均0.2,占全部搶斷的5.9%。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男籃搶斷較多地發生在盯人戰術中,其次是聯防戰術,較少的是混合防守戰術。
2.5 中國男籃搶斷后組織進攻方式特征
搶斷后的進攻方式在一場比賽的不同階段是不斷變化的,也和一支球隊的攻防戰術布置有著密切關系。通常在搶斷之后,會出現快攻機會。快攻意識強,發動頻率高,推進方式簡練而機動,已經成為當代籃球比賽中快攻的特點。但是在不同比賽階段,根據本隊需要的攻防節奏,也會出現搶斷后不急于快攻或搶攻,而是重新組織陣地進攻的情況。例如:在比分領先,同時又在比賽的最后階段,為了消耗比賽時間而放慢比賽節奏放棄快攻的情況,或是一支球隊快攻能力不強,而對手防守能力突出時,也會導致這支球隊在搶斷之后放棄快攻機會,轉而穩住節奏,重新組織更有效的進攻方式。
由表9和表10可以看出,中國隊搶斷后,組織陣地進攻總數為9次,占總數的52.9%。搶斷后發動快攻總數為5次,占29.4%。搶斷后采用搶攻總數為3次,占17.6%。由此看以看出中國隊搶斷后的進攻方式特征為:中國男籃在搶斷后主要進攻方式為陣地進攻,其次是快攻,最后是搶攻戰術。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男籃搶斷后在攻防轉換速度上防守轉進攻速度較慢,導致很多快攻機會的消失。第二,中國男籃戰術布置中,由于隊員個人進攻能力不是非常突出和進攻布置要求成功率,所以中國隊搶斷之后更多的選擇陣地進攻。第三,奧運會中國男籃對手退防速度快,中國隊在搶斷后不易形成快攻機會。
(1)中國隊隊員整體搶斷能力較弱。教練組在中國國家隊男籃隊員的選用上,體現重攻輕防思想,國家隊運動員以進攻得分型球員為主,防守型尤其是搶斷能力出眾的運動員幾乎沒有。中國男籃需要改變“重進攻,輕防守”的建隊思想觀念,在不同位置隊員的配備上,重視選拔防守能力尤其是搶斷技術突出的運動員,增強中國隊整體防守實力,使中國男籃攻守實力更加平衡,提高中國男籃球隊整體實力。
(2)中國隊在身體對抗激烈的過程中搶斷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身體對抗性較差,外線防守搶斷能力較弱,中國隊在搶斷擲界外球,持球,停球和運球四個搶斷技術方面值得改進和提高。中國隊后衛隊員需要加強防守搶斷意識和技術的訓練和運用,保持中國男籃后衛“小、快、靈”的風格,學習世界強隊各種搶斷技戰術的經驗和教訓,使得后衛位置上的外線搶斷成為中國隊的主要搶斷方式之一。
[1]周永偉.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攻防能力的對比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393-395.
[2]張向陽,荀筍.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男子籃球隊與競爭對手攻防能力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1):29-33.
[3]周武,毛偉民.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競賽對手的技術統計據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560-561,564.
[4]盧良球,黃春萍,成惜今.現在籃球運動攻防技戰術及訓練發展新特點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報,2000(3):89-91.
[5]孫民治.籃球縱橫[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Analysis Chinese Basketball Steal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as an example
Zhou Suyuan
(Dept. of P.E., Taizhou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Taizhou Jiangsu,225300,China)
In this paper,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of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steals in thirtieth Olympic Game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irst,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addition to members of the center are wholly tackling ability weak.Two,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ball steals steals action mainly in the main.Three,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outside the tackle ability is weak.Four,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for fast attack and attack when tackling ability and strong team of the world the gap is not,but in the defensive ability outstanding in steals gap.Five,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steals after into scoring ability is weak.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Chinese team in.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Olympic Games;Steals technology;Data Comparison
G84
A
2095-2813(2014)12(c)-0229-04
周蘇源(1981,10—),男,江蘇泰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生物力學和體育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