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紀鵬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拉丁舞雙人配合作為評判標準中重要的一項,已然被舞蹈選手們所重視,在舞蹈的編排上與日常的練習中,選手們傾注了大量的精力,都試圖使自己的舞蹈,向著更加默契、更加和諧與自然的方向而努力。每位裁判們對于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雖有著不同的定義,但雙人動作配合的流暢性與默契度,則是每位裁判都關注并決定該名選手能否成功晉級下一輪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我們十分有必要深入地剖析拉丁舞雙人動作配合的構成,從配合的內部結構入手,厘清這些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對于指導選手進行舞蹈編排、練習及競賽將具有現實意義。
拉丁舞的雙人動作配合是指男女舞伴雙方依據競賽評判標準、個人舞蹈特點及風格特征,在各自完成預先設計編排好的動作、動作組合及舞步的基礎上,伴隨著男士引帶女士跟隨、雙方反應與應答、情感交流與表現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協調共舞過程。可見,雙人動作配合并非如同大家眼睛中所看到的兩人各自完成自己的動作那么簡單,而是一個由多方面構成的復雜綜合的過程。
該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初步概括整理,后經專家訪談并認定后,將拉丁舞雙人動作配合的構成歸納為:配合主體、配合內容、配合形式及配合效果這四方面。配合主體即是指男女舞伴雙方,根據研究實際需要,將在此部分不做過多的贅述,主要是探究其它三方面的構成與關系。
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待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系。內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礎,而形式則是事物存在的條件,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任何形式總以一定的內容為基礎,而任何內容總有它的內部結構和外在的表現方式,兩者又相互作用,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
具體到拉丁舞雙人配合的內容和形式上,這就需要涉及到藝術領域了。藝術作品內容的構成因素有兩方面,即作品的題材和主題;而藝術作品的形式構成因素也包含兩方面,作品的組織結構和藝術語言。[1]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藝術作品沒有形式,內容就失去了物化的載體,無從得以表現;反之,缺少內容,形式也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內容是根本,形式是表達內容的工具和手段,反過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變內容的性質,調整內容的情調,增添藝術的審美色彩。

圖1 雙人動作配合構成之間關系圖
結合拉丁舞雙人動作配合,我們試圖立足于辯證法,從藝術的角度來闡述配合內容與配合形式之間的關系。所謂雙人配合的內容,主要為兩人的身體動作、舞步及動作組合這些肢體的語言,而配合形式,就是如何來表達這些肢體語言,是通過音樂、空間、線條、造型等各種藝術手段來配合表現,即配合內容通過配合形式得以呈現;那反過來,這些藝術手段和配合形式,又可以更好的去詮釋男女之間肢體語言與情感表達。兩者緊密聯系,對立統一。
對于配合效果,我們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男女舞伴之間協作共舞所達到的一種藝術效果。這種效果并非只是單純好的效果或不好的效果,因藝術呈現形式的多樣性,那么它營造出來的效果也將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動作在音樂上的快慢,可以是在動作構圖上的動靜態對比,也可以是整體舞蹈畫面的流動感,還可以是空間層次上的視覺差等多種的藝術效果。那配合效果與配合內容和配合形式之間的關系就是:配合形式決定配合效果,而配合效果直接影響著配合內容的品質。
綜上概括起來,三者之間的關系為:配合內容通過配合形式來表現,而配合形式又反作用于配合內容;配合形式決定著配合效果,而配合效果則直接影響著配合內容的品質與實現。(見圖1)
內容,從哲學角度上來解釋是指事物內在因素的總和。拉丁舞雙人動作的配合,并非只是單純指男女肢體動作本身,而是包含著舞蹈技術、情感表達等多方面的因素的一個綜合整體。概括歸納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3.1.1 身體動作、動作組合與舞步、舞蹈技術
身體動作及動作組合是一切舞蹈的肢體語言,而舞蹈也是依靠著這些肢體語言去表現美和傳遞情感的;舞步和舞蹈技術是拉丁舞的基礎,任何舞種的成套動作也都是由若干舞步,包含著舞種特有的技術而組成的,它們是構成拉丁舞的基本元素。每種舞蹈有不同的舞步,也有不同的舞蹈技術,相應的男女舞伴在配合時的技術要求也就有所不同。
3.1.2 男士的引帶與女士的跟隨
男女雙人在共舞的過程中,通過手臂或是肢體的接觸來進行連接,同時伴隨著雙方重心的平衡和力的傳導。雖然動作套路已經提前編排好,但兩人就算再有默契,也不能避免動作不會存在時間差。因此為了盡可能的縮小這個時間差,這就需要男士在共舞過程中起到主導的作用,通過手臂或是其他肢體部位的連接傳遞導引信號,女士則需要快速接受傳遞來的信號并迅速做出反應,這即是所謂的引帶與跟隨,是雙人配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3.1.3 眼神交流與情感的傳遞和表達
由于其可視化程度很好,很好地輔助了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論證和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工作(見圖26、圖27)。
情感,包含于配合動作之中,又與配合動作相輔相成。一方面男女舞伴在進行舞蹈動作的配合過程中,需要進行必要的情感交流,譬如目光的對視與交流、呼吸與肢體觸摸等,這些包含于動作配合之中;另一方面,情感借助動作來表現,而動作促使情感進一步升華。選手們通過擁抱或分離,或接觸或閃躲,來表達男女之間的喜歡、厭惡、曖昧、害怕等情感,正因為這些動作的完美表現,才能使這些情感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形式是指事物內容的組織結構和表現方式。從舞蹈藝術本身上來理解,形式是舞蹈內容的表現手段和呈現方式的總稱。這些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3.2.1 雙人的握持與連接
拉丁舞中男女雙人在各自完成動作基礎上伴隨著引帶與跟隨,這就需要兩人建立起必要的握持與連接,選手們根據兩人的具體動作、配合情景及舞蹈風格等方面來選擇不會的握持與連接形式。通過手部合力的推拉,或是旋動、繞轉等來對女士做出引導,或通過身體部位的接觸來表達情感等都屬于不同的握持與連接形式。
3.2.2 男女位置及其方位的變換
在整體的競技套路設計與編排中,為了呈現出拉丁舞特有多樣的藝術性,兩人位置及方位的變化是其主要的表現形式。男女舞伴通過開閉式位、扇形位、并退位、側行位等二十多種基本位置或是其他特殊的位置,以及以舞程線為基準延伸出來的八個方位,來將整體套路串聯起來,通過這些基本位置的變化,充分展現出兩人的連接與配合及舞蹈藝術表現的多樣性。
3.2.3 空間結構層次的運用
3.2.4 造型構圖
拉丁舞屬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項群的項目,擁有強烈的視覺審美和張揚的藝術表現力,是這一項群的共同特點。而拉丁舞的獨特的雙人配合協作優勢,將更具視覺觀賞性,其中雙人配合下的造型則是這種表現力中的極致。無論是流動的造型還是相對靜止的造型,都會在舞蹈的三維空間中描繪出一幅形體圖畫,這副圖畫通過人的視覺器官反饋給大腦中樞,會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痕跡,進而人的主體感受則會產生共鳴,給人們帶來美的體驗與享受。
效果,是指由某種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前文中我們談到,配合形式與效果之間的關系是:配合形式決定著配合效果。由于配合形式的不同,相應產生出的兩人配合的效果也將是不同的,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四類配合效果。
3.3.1 動作之間的對比效果
在雙人配合中,男女舞伴在音樂節奏內,通過改變單個動作的時間,來使動作產生快慢;或通過動作力量上的變化,來使動作產生強弱。這種動作上的快慢結合、強弱交替、張弛有度,形成了動作節奏上的對比效果,避免了因單一的動作頻率和強度而易造成視覺審美上的疲勞。此外,動作所處的狀態,例如動作的動態與靜態的效果對比,也屬于此范疇。
3.3.2 流動的藝術效果
流動本意是指流體在外加力(重力、離心力、壓力差等)作用下引起的宏觀運動。具體到拉丁舞雙人配合的動作,流動則是指兩人在配合中,各自持續自己的動作,不任意改變運動方位,保持整體的運動線路,使兩人處于和諧一致的動態運動中。選手穿行于眾選手之間,在賽場這塊大畫布上,描繪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圖畫,流暢的肢體“畫筆”在賽場上盡情的揮舞,就如同在宣紙上暈染開來的墨水一般,線條層層盡染,勾勒出帶有選手個人風格的舞蹈輪廓,令人美不勝收。
3.3.3 空間的多維效果
舞蹈中的空間,不僅指具象的和抽象的空間形象,而且還包括舞臺以外觀者的想象空間、思維空間。[2]概括起來,舞蹈中的空間主要包含肢體動作構成的物理空間和觀眾主觀反映的心理空間這兩方面。
首先,物理空間產生的視覺效果。舞者的肢體會在長度、寬度和深度三個維度上,通過舒張或延伸來營造出具象化的空間。肢體的線條在賽場上描繪或構筑出客觀實在的空間,人們通過視覺完全可以去感知這些空間的存在,選手們通過變換的身體位置、肢體動作或配合形式,去改變肢體所營造出來的可視空間,讓這些“空間”去變換、去對比、去靜止、去流動等等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官享受。
其次,心理空間產生的感知效果。當選手的肢體動作在由內向外做擴張或延伸時,體內的內力會隨著動作方向逐漸向外做出擴散,而形成所謂的張力空間。這種張力空間是無形的,是對肢體構成的物理空間的延續,但卻并不能被人的視覺所捕捉,因此這種空間被稱為心理空間,或者叫做想象空間。[3]它是由觀者在物化的空間基礎上,想象出來或是感知出來的空間,是肢體意象化了的結果。
舞蹈造型是指肢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在一瞬間或較長時間處于相對靜止的位置,而創造出的具有可描述或可勾畫的動作形象。有靜態造型和動態造型之分,具有流動的瞬時感。舞蹈常被稱作是“活動著的雕塑”“正在運動的繪畫”。[4]這里的“雕塑”和“繪畫”在某種程度上,就指得是造型。在拉丁舞中,流動中的瞬間舞姿造型呈現剎那間形體靜態,如同雕塑藝術一樣, 巧妙運用人體造成各種不同力度、幅度、角度和線、面、形的視覺效果,在淋漓盡致地表現思想情感的同時,給觀眾以無窮的審美享受。[5]
在評判規則導向下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的今天,明晰規則的具體要求,遵守并合理利用規則,深層次挖掘掩藏在規則內部的關系,已成為當今的主流方向。而對拉丁舞雙人動作配合的構成與關系的探索,正是迎合了這個方向,選手們只有厘清了各構成方面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加清晰客觀的去審視自己的雙人配合,也才能真正地做到默契完美的配合,進而取得優異的成績。
[1]陳聰.淺談藝術作品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3(11):144.
[2]李玲琰.舞蹈編導教學中的“空間”研究[J].教學研究,2006(2):140-144.
[3]徐華春,梁昭華.空間的解構與重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藝海,2009(4):83-84.
[4]鐘莉.舞蹈藝術的造型特征[J].劇影月報,2010(4):102.
[5]喜啟明.舞蹈造型的靜態美與動態美[J].劇影月報,200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