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摘要:通過研究可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都無法對企業業績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信息系統支持競爭戰略以及其支持的核心能力等中介變量對實現企業戰略價值至關重要。對此,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與實踐機制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戰略;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9-0128-02
管理信息系統領域的熱門話題和核心問題是備受質疑的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產生質疑,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是否存在的問題已有了答案。但是,如果要從深層次來解決此問題,則必須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實踐機制進行研究,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戰略價值,了解其有效機制是能力構建還是資源獲取。本文主要通過核心理論、競爭戰略理論和企業資源觀等方面,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進行研究。
1信息技術戰略價值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關于信息技術能力的觀念被信息系統學者們通過企業資源觀而引出,不過這些概念的層次、作用和內涵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運用信息技術使企業實現高效管理的同時,達到企業預測目標的能力被稱為信息技術能力。有些學者比較關注信息技術部門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管理能力,而有些學者則比較關注信息系統被新產品開發部門有效使用的能力。
通過對信息技術業務價值模型的研究,可以看出,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投資,不可能馬上使企業的業績得到提升。如圖1所示,信息技術投資轉化成企業業績,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即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系統使用和信息系統競爭。信息系統能力在信息技術價值的整個過程中屬于中介變量,即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中間狀態,信息系統使用階段和信息系統實踐階段“轉換效率”的關鍵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圖1理論研究模型
2理論模型
通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將戰略層面的信息系統能力作為中間過程,以實現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構想,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理論研究的模型包括6個概念,即企業業績、環境動態性、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核心能力、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還包括7個研究假設,即H1、H2、H3、H4、H5、H6和H7.
2.1信息系統能力的戰略層面
競爭戰略理論認為,造成業績差異和競爭戰略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結構的問題,要使企業具備一定戰略上的優勢,就必須加大戰略實踐意識。企業應該加大信息系統應用對競爭戰略的支持,形成業務與信息技術的匹配和集成,才能充分實現和體現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從而使企業的業績得到顯著提高。因此,作了以下的假設:
H1——企業業績、競爭戰略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2——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業績與企業核心能力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3——企業業績、市場結構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2關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基本能力
對企業來說,高效的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是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基本體現,這也是企業實現信息系統能力的關鍵。所以,提出以下假設:
H4——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4b——企業的核心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3信息技術資源的含義
信息技術資源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組織資本、人力資本和物理資本,這些資源由企業所調配和掌控,是在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能夠對其戰略進行實施和構想的重要資源。信息技術資源的多樣性影響著系統對企業核心能力和競爭戰略的支持。所以,有以下假設:
H5a——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5b——企業核心能力、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6——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企業的信息技術資源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4環境動態性調節信息技術戰略
環境動態性是指由于市場競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客戶偏好的變化而導致的變化或者不穩定的環境。造成環境動態性的主要方面是市場動態性導致競爭對手的戰略、客戶的偏好和市場需求難被正確認識。因此,有以下假設:
H7——動態性環境在進行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調整時的主要完成步驟;
H7a——環境動態性對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的調節意義;
H7b——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c——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d——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e——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摘要:通過研究可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都無法對企業業績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信息系統支持競爭戰略以及其支持的核心能力等中介變量對實現企業戰略價值至關重要。對此,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與實踐機制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戰略;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9-0128-02
管理信息系統領域的熱門話題和核心問題是備受質疑的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產生質疑,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是否存在的問題已有了答案。但是,如果要從深層次來解決此問題,則必須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實踐機制進行研究,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戰略價值,了解其有效機制是能力構建還是資源獲取。本文主要通過核心理論、競爭戰略理論和企業資源觀等方面,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進行研究。
1信息技術戰略價值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關于信息技術能力的觀念被信息系統學者們通過企業資源觀而引出,不過這些概念的層次、作用和內涵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運用信息技術使企業實現高效管理的同時,達到企業預測目標的能力被稱為信息技術能力。有些學者比較關注信息技術部門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管理能力,而有些學者則比較關注信息系統被新產品開發部門有效使用的能力。
通過對信息技術業務價值模型的研究,可以看出,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投資,不可能馬上使企業的業績得到提升。如圖1所示,信息技術投資轉化成企業業績,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即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系統使用和信息系統競爭。信息系統能力在信息技術價值的整個過程中屬于中介變量,即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中間狀態,信息系統使用階段和信息系統實踐階段“轉換效率”的關鍵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圖1理論研究模型
2理論模型
通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將戰略層面的信息系統能力作為中間過程,以實現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構想,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理論研究的模型包括6個概念,即企業業績、環境動態性、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核心能力、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還包括7個研究假設,即H1、H2、H3、H4、H5、H6和H7.
2.1信息系統能力的戰略層面
競爭戰略理論認為,造成業績差異和競爭戰略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結構的問題,要使企業具備一定戰略上的優勢,就必須加大戰略實踐意識。企業應該加大信息系統應用對競爭戰略的支持,形成業務與信息技術的匹配和集成,才能充分實現和體現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從而使企業的業績得到顯著提高。因此,作了以下的假設:
H1——企業業績、競爭戰略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2——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業績與企業核心能力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3——企業業績、市場結構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2關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基本能力
對企業來說,高效的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是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基本體現,這也是企業實現信息系統能力的關鍵。所以,提出以下假設:
H4——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4b——企業的核心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3信息技術資源的含義
信息技術資源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組織資本、人力資本和物理資本,這些資源由企業所調配和掌控,是在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能夠對其戰略進行實施和構想的重要資源。信息技術資源的多樣性影響著系統對企業核心能力和競爭戰略的支持。所以,有以下假設:
H5a——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5b——企業核心能力、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6——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企業的信息技術資源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4環境動態性調節信息技術戰略
環境動態性是指由于市場競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客戶偏好的變化而導致的變化或者不穩定的環境。造成環境動態性的主要方面是市場動態性導致競爭對手的戰略、客戶的偏好和市場需求難被正確認識。因此,有以下假設:
H7——動態性環境在進行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調整時的主要完成步驟;
H7a——環境動態性對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的調節意義;
H7b——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c——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d——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e——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摘要:通過研究可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都無法對企業業績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信息系統支持競爭戰略以及其支持的核心能力等中介變量對實現企業戰略價值至關重要。對此,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與實踐機制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戰略;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9-0128-02
管理信息系統領域的熱門話題和核心問題是備受質疑的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產生質疑,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是否存在的問題已有了答案。但是,如果要從深層次來解決此問題,則必須對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實踐機制進行研究,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戰略價值,了解其有效機制是能力構建還是資源獲取。本文主要通過核心理論、競爭戰略理論和企業資源觀等方面,對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進行研究。
1信息技術戰略價值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關于信息技術能力的觀念被信息系統學者們通過企業資源觀而引出,不過這些概念的層次、作用和內涵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運用信息技術使企業實現高效管理的同時,達到企業預測目標的能力被稱為信息技術能力。有些學者比較關注信息技術部門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管理能力,而有些學者則比較關注信息系統被新產品開發部門有效使用的能力。
通過對信息技術業務價值模型的研究,可以看出,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投資,不可能馬上使企業的業績得到提升。如圖1所示,信息技術投資轉化成企業業績,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即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系統使用和信息系統競爭。信息系統能力在信息技術價值的整個過程中屬于中介變量,即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中間狀態,信息系統使用階段和信息系統實踐階段“轉換效率”的關鍵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圖1理論研究模型
2理論模型
通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將戰略層面的信息系統能力作為中間過程,以實現信息技術戰略價值的構想,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理論研究的模型包括6個概念,即企業業績、環境動態性、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核心能力、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還包括7個研究假設,即H1、H2、H3、H4、H5、H6和H7.
2.1信息系統能力的戰略層面
競爭戰略理論認為,造成業績差異和競爭戰略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結構的問題,要使企業具備一定戰略上的優勢,就必須加大戰略實踐意識。企業應該加大信息系統應用對競爭戰略的支持,形成業務與信息技術的匹配和集成,才能充分實現和體現信息技術的戰略價值,從而使企業的業績得到顯著提高。因此,作了以下的假設:
H1——企業業績、競爭戰略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2——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業績與企業核心能力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3——企業業績、市場結構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2關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基本能力
對企業來說,高效的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是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基本體現,這也是企業實現信息系統能力的關鍵。所以,提出以下假設:
H4——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H4b——企業的核心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信息系統支持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3信息技術資源的含義
信息技術資源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組織資本、人力資本和物理資本,這些資源由企業所調配和掌控,是在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能夠對其戰略進行實施和構想的重要資源。信息技術資源的多樣性影響著系統對企業核心能力和競爭戰略的支持。所以,有以下假設:
H5a——企業競爭戰略、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5b——企業核心能力、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系統的支持,呈現正相關;
H6——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企業的信息技術資源的關系,呈現正相關。
2.4環境動態性調節信息技術戰略
環境動態性是指由于市場競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客戶偏好的變化而導致的變化或者不穩定的環境。造成環境動態性的主要方面是市場動態性導致競爭對手的戰略、客戶的偏好和市場需求難被正確認識。因此,有以下假設:
H7——動態性環境在進行信息技術戰略價值調整時的主要完成步驟;
H7a——環境動態性對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的調節意義;
H7b——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c——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競爭戰略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d——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信息技術資源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
H7e——環境動態性調節對于企業核心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在信息系統支持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