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芳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兒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價值探析
劉智芳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 兒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鄲城縣婦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兒哮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兒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知識的掌握情況、治療依從性、哮喘控制情況。結果: 對照組總掌握率為40.00%,觀察組總掌握率為85.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總依從率為42.50%,觀察組總依從率為77.5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哮喘控制率為22.50%,觀察組哮喘控制率為82.5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兒哮喘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升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哮喘發作,值得應用推廣。
健康教育; 小兒哮喘; 護理; 價值
支氣管哮喘是小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原因較復雜,發病率高,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對兒童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或者治療措施不當,小兒哮喘最終將會發展為成人哮喘。研究發現,哮喘的發作不僅和飲食、寒冷、感染以及環境等因素有關,而且和患兒及其家長的遵醫行為密切相關。本文通過對小兒哮喘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探討健康教育的護理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鄲城縣婦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兒哮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17例,年齡為2~12歲,平均(7.23±3.58)歲;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15例,年齡為3~13歲,平均(7.57±3.1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兒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1.2.1 疾病知識教育: 給患兒及其家長介紹哮喘的主要臨床表現、發生機制、誘發因素、治療目標、治療方案、預防措施、藥物使用方法等,囑其家長主動尋找哮喘誘發因素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積極措施避免接觸。
1.2.2 日常生活護理: 哮喘發作和生活方式以及環境因素關系密切,指導患兒家長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居室通風應良好,光線充足;避免接觸帶有過敏原的生活用品,室內不擺放花草;保持空氣濕度處于最佳狀態,避免過于干燥或潮濕;敦促患兒家長監督患兒禁食牛奶、魚、蝦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鼓勵患兒多參加體育鍛煉。
1.2.3 掌握疾病先兆癥狀: 患兒發病前均有先兆表現,常見癥狀包括刺激性干咳、流鼻涕、打噴嚏、流眼淚、眼鼻發癢、胸悶等。出現癥狀時,讓患兒及時取坐位或者半臥位,立即給予緩解哮喘藥物,教會患兒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家長可叩背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病情未好轉甚至加重則應立即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1.2.4 掌握正確吸入治療方法: 吸入治療方法正確與否對療效的影響較大,教給患兒家長降解吸入治療的用藥時間、劑量及正確方法。
1.2.5 強調治療的長期性: 應讓患兒及其家長充分認識到哮喘具有起病急、反復發作的特點,其治療應遵循長期、規范、持續、個體化原則,囑患兒及其家長不應在哮喘好轉后自行減量或停藥,重視規范化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知識的掌握情況、治療依從性、哮喘控制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哮喘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對照組總掌握率為40.00%,觀察組總掌握率為85.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及其家長哮喘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對照組總依從率為42.50%,觀察組總依從率為77.5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n,%)
2.3 兩組患兒哮喘控制情況比較 對照組哮喘控制率為22.50%(9/40),觀察組哮喘控制率為82.50%(33/4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目前臨床上尚無根治方法。由于患兒年齡小,對疾病的認識非常有限,且自控能力比較差,不能較好地配合治療,若出現病情無法及時得到控制,甚至會威脅生命。有研究表明,患兒及其家長缺乏哮喘相關知識和未接受適當教育管理是導致該病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的重要原因[1]。這種情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認識缺乏,對激素有恐懼心理,不能很好地遵醫囑,依從性較差;另一方面是醫護人員未能做好治療及護理教育指導工作。良好的自我生活護理對于防止疾病進展和惡化至關重要[2]。臨床實踐表明,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可保證患兒健康教育的持續性,并能滿足患兒及其家長對健康教育的需求[3]。因此,加強健康教育對于小兒哮喘的護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識教育、日常生活護理、掌握疾病先兆癥狀、掌握正確吸入治療方法、強調治療的長期性。結果顯示,對照組哮喘知識總掌握率為40.00%,觀察組總掌握率為85.00%,觀察組總掌握率較高(P<0.05);對照組總依從率為42.50%,觀察組總依從率為77.5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兒哮喘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了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了哮喘發作,值得應用推廣。
[1] 陳虹, 楊翠花, 彭碧秀, 等. 兒童哮喘長期管理與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 中國健康教育, 2005, 21(11): 824-826.
[2] 朱元玨, 陳文彬. 呼吸病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 854-859.
[3] 梁成富, 張昌秀. 臨床路徑對兒童哮喘治療的影響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9, 6(20): 1825-1826.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4.09.079
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