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基于行業需求的景觀植物設計課程教學探討★
徐 敏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根據高職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針對環藝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課程定位、學習目標、課程設計思路、整體設計、學習方法、教學考核方法、課程特色等方面對該課程教學進行了探討,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高職教育,景觀植物設計,課程設計,人才培養
針對環藝專業景觀方向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的職業有景觀設計師、助理景觀設計師、繪圖員、施工監理、景觀技術員、植物設計師等。其中,植物設計師,就是指能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從事植物方案設計、植物施工圖設計、植物種植指導、綠化施工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專業設計人員。因此,掌握《景觀植物設計》這門課程,對以后職業生涯的確定起到關鍵性作用,對環藝專業景觀方向的人才培養計劃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是作為環藝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本課程的具體要求,景觀植物設計課程的學習目標主要體現三方面能力目標:專業、方法和社會能力。其中專業能力目標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辨識常用景觀植物,能夠合理運用植物景觀設計的原理,熟悉景觀植物設計的工作流程和每個環節所要求達到的標準,能夠進行方案構思,運用電腦等輔助設計軟件繪制景觀植物設計圖,完成整套景觀植物設計項目;方法能力目標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不同信息的用途,有針對性的搜集整理各種植物設計資料,熟練使用網絡搜集景觀植物資料,并制定合理的項目設計計劃;社會能力目標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具有團隊精神和協調合作能力,了解植物設計師職業范圍以及與植物設計有關的政策、經濟、法律和法規知識。
2.1 課程典型工作任務
在進行本課程設計時首先要進行本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本門課程在調研和分析了華東地區景觀行業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把企業的實際植物設計項目作為教學項目的支持,把植物設計師的具體工作過程轉化為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主要包括任
務書分析—現場調查與分析—植物種植設計—植物施工圖設計—項目匯報與總結。
在學習單元的設計上由易到難,對應的每個單元的學習性工作任務由少變多,在課時的分配上,課堂講解由多變少,實訓課時由少變多(見表1)。

表1 景觀植物設計課程學習性工作任務表
2.2 課程設計思路
在課程設計初期階段,要突出“學習”與“參與”相交融的理念,增加課程設計“情感”。學生一旦確立了對植物的學習興趣,掌握知識的能動性就越大,學生對植物設計的興趣就越濃。在中期階段,通過多樣化教學,如“實物、圖文融合教學”教學、“校外專家講學”等方式使教學更加多樣化。在后期階段,我們采用“課題引導”、建立“學生設計創作基地”“對外服務”形式強化實踐教學。
2.3 教學內容和分量
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分配給該門課程的學時是56學時,要在課堂上全面介紹所有園林植物以及各種類型的植物設計是難以做到的。因此,結合植物的地域性特點以及設計師主要繪制圖紙類型,對教學內容做了適當刪減,我們要求學生掌握華東地區的常用景觀植物類型、植物設計平面圖的繪制、植物設計立面圖的繪制、植物設計效果圖的繪制。
本課程在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前對植物設計師的工作內容進行了細致分析,植物設計師在工作崗位中主要進行了不同景觀類型的植物設計。因此,景觀植物設計課程采取了項目化教學,每個學習單元即為一個典型的設計項目,并根據學習記憶規律,設計的項目之間具有進階式的特點,每個項目除了針對不同設計項目外,均在復習上個項目的學習基礎上進行提升,且加入新的設計思維和能力訓練,設立了“1+1+1+N”的項目進階式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在復習、提升、學習新知識能力的過程中進行反復,達到在短時間內設計思維和能力的較大提高。
第一個1即為入門項目,以學習單元一休閑綠地植物種植測繪為切入點,訓練學生樹立對植物設計的基本理解,能夠運用CAD準確表達平面圖,利用PS完善平面圖,并能夠搜集整理各種信息資料,掌握植物設計的構成要素、設計流程,重點培養植物的辨識、平面圖的繪制規范、植物空間布局的設計能力;第二個1作為提高項目,即學習單元二道路綠地植物景觀設計,要求學生能夠進行道路綠地設計,進行方案設計和比較,表達設計意圖,重點培養植物設計的主題體現,植物的文化內涵體現;第三個1為綜合項目,即學習單元三別墅庭院植物景觀設計,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別墅庭院植物設計、別墅庭院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重點培養植物和道路、景觀小品之間的聯系和統一,植物功能的多樣性,項目文本的制作;N為靈活項目,即為學習單元四其他類型植物景觀設計,作為課后拓展項目,根據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本單元可以增加或者刪減,同時N代表多樣性,學生可以自選不同的植物景觀類型進行設計,可以是屋頂花園植物景觀設計、廣場植物景觀設計或是校園植物景觀設計等。
4.1 學情分析
在進行本門課的授課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主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生先修課程的知識掌握情況,這些情況的掌握可以通過與班主任、任課老師的溝通以及先修課程的成績來了解。只有掌握了這些情況,才能在本門課程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學生加強輔導。
4.2 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些知識。在本課程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混合學習法,即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E-learning[1]在線學習兩種學習方式相結合;成果法展示,即每個項目完成后通過展板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這種展示,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合作交流法,即在每個學習單元階段,安排2節課的時間,由每個小組負責1個專題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通過自學、調查等方法獲取相關知識;“5W2H”法,5W即:Why,What,Who,When,Where,2H即:How,How Much[2],設計時需要和甲方進行溝通,了解設計意圖,而有些同學繪圖功底較好,但不善于表達,阻礙了學生創造性地發展及設計水平的提高,所以學生在了解項目信息時就可以運用此法。
4.3 教學方法
本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項目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案例、現場教學法、分組討論法來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參與教學過程。
5.1 項目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參與企業的項目,了解植物設計師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崗位的工作技能、工作標準,熟悉行業規范。
5.2 集中授課
集中授課制的方式,利用四周時間完成教學,本景觀植物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受季節因素的影響,一般課程安排在4月,5月份。短時間強化對植物的認知、設計能力,利用春季開花植物最多的4月,5月開展教學,便于學生直觀辨識植物。
5.3 室內外植物整合
項目中穿插室內植物的運用,將室內外植物設計進行整合,使其更適應環藝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
景觀植物設計課程從2009年開始進行教學改革,現已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景觀植物設計課程被學院確定為校級精品課程,于2012年結題。課程組開展了一系列課程建設和改革,使景觀植物設計課程體系不斷完善。2012年,筆者參與的教師技能展示月·教案大賽中榮獲學院一等獎。2013年,筆者參與的教師技能展示月·說課大賽中榮獲學院一等獎。此外,2013年學生設計的項目作品在中國建筑藝術“青年設計師獎”比賽中獲入圍獎,課程組將繼續更新與完善課程教學內容,使教學得到不斷突破。該文希望能對環藝專業的景觀植物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的推薦提供一些參考。
[1]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開發研究所.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白皮書[Z].2001.
[2] 姜 丹.景觀設計課程的“KJ法”授課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J].裝飾,2012(9):133-134.
On teaching exploration forLandscapePlantsDesigncourses based on industrial demands★
XU Min
(ArtDesignCollege,JiangsuInstituteofCommerce,Nanjing210000,China)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 in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urse teaching from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he course design idea, the integral design, the learn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test methods, and course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training aims of the environment art major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reform model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chieves some better results.
vocational education, landscape plant design, course design, talent training
1009-6825(2014)07-0254-02
2013-12-30★:江蘇經貿學院院級課題基金項目“藝術設計類專業開放型實訓教學模式探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JSJM2010125)
徐 敏(1980- ),女,碩士,講師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