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奇人人喊打,饕餮卻以一種隱形狀態存在于各式各樣的環境中。就如我們人類的身體,饕餮細胞仍然在蓬勃滋長。
1
饕餮、混沌、杌、窮奇,傳說中的四大兇獸。
饕餮,極貪吃,見什么吃什么,最后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征;混沌,既混又沌,是非不分;杌,頑固不化,態度兇惡;窮奇,一反常態,抑善揚惡。
雖然,混沌和窮奇都是助紂為虐,但最有故事的還是“窮奇”。
《神異經》對窮奇描寫比較全面:“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斗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
像老虎,有翅膀,聽得懂人的話,這些都不是它壞的條件。它壞就壞在,站在非正義的立場上幫助壞人。兩人爭斗,它會將正直而有道理的那一方吃掉;對于忠正而有道義的人,它極看不慣,會將這人的鼻子咬掉;它聽說有大逆不道的壞人做壞事,馬上很興奮,會捕捉野獸去犒賞他。
現實社會,打架爭斗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有時雙方莫衷一是,有時雙方涇渭分明,而對于窮奇來說,它一定分得清誰是誰非,正因為它分得清是非,辨得出黑白,所以,才會急匆匆飛到現場。它一到達,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有道理的一方給收拾掉。壞人于是更加囂張,可以為所欲為,反正窮奇會來幫忙的。
窮奇來去如風,正直的人常常遭殃。好好的,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間,鼻子沒了,為什么啊?因為窮奇,它路過,它看不慣,你們為什么如此忠信?我就看不慣你們的忠信。
窮奇來去如風,壞人們常常會得到驚喜。我不贍養父母,我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我對上蒼大不敬,昨天我還殺了一個人,沒什么原因,這個人擋了我的路。突然間,我家門口多了很多東西,有肉,有糧,有錢,這些東西都是窮奇送來的。窮奇是個厲害的主,它是在鼓勵我呢,我可以繼續做這些事,有它撐腰,我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山海經》中有兩處寫到這個壞蛋。《西山經第二·西次四經》這樣寫:又西二百六十里,曰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猬毛,名曰窮奇,音如狗,是食人。這里說窮奇的形狀像牛,毛像刺猬的刺,叫聲像狗,會吃人。
《海內北經第十二》這樣寫: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曰從足。這里又說窮奇的形狀像虎,長著翅膀。吃人的時候,它會先吃頭,它正在吃的這個人披散著頭發(估計作者是看著窮奇的畫像描寫的)。窮奇生活在犬(野狗)生活之地的北邊。
《山海經》的兩處描寫,也沒有提供多少信息,連窮奇的形狀也不確定,像牛,像虎,但都要吃人,很殘酷,從吃頭開始。光會吃人真的不算太壞,只是兇猛而已,對要吃人的動物來說,吃人是它們的一種本能,弱肉強食。而窮奇顯然不僅如此。讓人納悶的是,窮奇為什么會這樣呢?沒有一種記載說窮奇為什么有這樣的壞德行。
我認為,上古人類是非感極強,愛憎簡單。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好動物,也肯定有壞動物,沒有好,無所謂壞,壞的越壞,方能顯現好的更好。于是,對各種丑惡現象,都找一個相應的對照物,將窮奇們想象得越壞,越能表達心中的感受。
所以,我們對此種神話兇獸的態度是,寧愿信其有,將它看做是一種壞的惡的象征。窮奇是一種參照物,它也是一面鏡子,即便現實中沒有這樣的動物,也會有這樣的現象,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這些成語顯然沒有過時。
現如今,窮奇人人喊打,饕餮卻以一種隱形狀態存在于各式各樣的環境中。就如我們人類的身體,饕餮細胞仍然在蓬勃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