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真正地談過戀愛的女性,最好是不要捧起《男人這東西》的。這句話應該被印刷在書的封面上以示警醒。雖然渡邊淳一名聲在外,筆下愛情有微妙的美感,但這本書里的描述卻會讓人不寒而栗。
譬如從未真正涉獵戀情的我,隔岸觀火般地望著男性作者對自身族群滿頭大汗地剖析,我的腦袋里像電腦升級一樣不停地替換對男性的認知,因為太驚悚還得擱書深呼吸,不時撫摸胸口。
此書給我的感受即是,男性就是一種在欲望間保留了諸多動物本質的物種,他們從小到大都在與自己的性欲作斗爭,而且顯得那么無力。雖然社會給予了更多必須和不得不,但深埋在男性心底的社會攀比心理、占有欲、虛榮自私、脆弱依然以比女性更為深厚的影響存留。
人類自發明符號以來,一直在嘗試將自己與他物冠以不同的名號以示區別,但人性與動物性的混雜與交融是個永恒的話題。社會進步的成果遮蓋不了百萬年來進化的本能,毋寧說,進化的內在邏輯規定了一些生存法則,即便人類文明的高級性就表現在它是某種經過包裝的不自然,也不能就此避開本性。
作者在最后希望社會回歸并順應人類天性,但這基本上是現代社會不可能的逆轉,正因為利益的牽涉和難以調和,所以一夫一妻制應運而生。這種必然,僅用道德與倫理來解釋太過簡單,因為道德和時間一樣,都是人類制造來與自己對話的概念。
渡邊觀察的男性確實帶有日本社會的特有印記,但男性的共性的保留應該也有一種進化的強勢,但本性通常是一種帶有預言般的魔咒。
也許如本文開頭所說的一樣,這本書會擊碎幻想里女孩對男人王子般定義的一切。但如果此時,你對此書將信將疑,卻遇到一個叫命中注定的男人,雖然忐忑卻依然奮不顧身飛蛾撲火,那么這種愛情,是否更本源,更純粹,也更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