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秀 苗英慧
1 河南推拿職業(yè)學院基礎教學部實驗室,河南省洛陽市 471023; 2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微生物免疫教研室
支氣管哮喘主要是以喘息、氣促、紫紺和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由于遺傳、環(huán)境、職業(yè)等因素,使該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全世界有支氣管哮喘患者約1.5億,其中我國支氣管哮喘患者就有約2500萬,發(fā)病率介于1%~3%,因此可以說支氣管哮喘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F在對于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理,研究的還不是太透徹,但有相關研究表明[1,2],其發(fā)病機理與免疫功能的紊亂有關,特別是與患者體內某些細胞因子的過度表達或過低表達有密切的關系。本研究通過觀察哮喘發(fā)作期和恢復期患者血清中IL-6、IL-10和 TNF-α水平的變化,來分析這三種細胞因子與哮喘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性,以便為臨床對該病的診斷、治療和判斷預后提供理論依據。
1.1 臨床資料 病例選自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南陽醫(yī)專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科住院的4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且病例確診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組的診斷標準[3],女18例,男24例,平均年齡(43.6±5.3)歲,患者均排除肺部和其他臟器器質性病變,也排除急性感染性疾病,且患病前1個月不曾應用過與調節(jié)免疫力有關的藥物。同時抽取我院38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女17例,男21例,平均年齡(45.2±4.7)歲,對照組在性別和年齡上與患病組相比,P>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樣本的采集。對照組、患病發(fā)作期組和恢復期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ml,以3000r/min離心15min,繼而取上清液加入試管中,塞好口,做好標記,放入-70℃低溫冰箱中保存待檢,避免反復凍融,并在有效期內進行檢測。
1.2.2 檢測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法),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哮喘發(fā)作期、恢復期及對照組血清中IL-6、IL-10和 TNF-α的水平進行檢測,三種試劑盒均購于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測得的結果以均數±標準差()來表示,組間的差異采用t檢驗,P<0.01,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中 TNF-α、IL-6、IL-10水平 各組血清中 TNF-α、IL-6、IL-10水平與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中IL-6、IL-10、TNF-α的水平與方差分析結果()

表1 各組血清中IL-6、IL-10、TNF-α的水平與方差分析結果()
注:各組在年齡、性別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組別 例數 IL-6(ng/L) IL-10(μg/L) TNF-α(μg/L)1.732±0.307哮喘恢復期組 4265.453±4.51433.473±1.985 1.474±0.251對照組 3858.742±3.78335.352±2.175 0.683±0.223 F 值 182.874 115.533 169.032 P 值 0.000 0.000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組 4275.372±3.37428.247±2.3720.000
2.2 各組間血清中 TNF-α、IL-6、IL-10水平的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中IL-6、TNF-α的濃度均高于恢復期和正常對照組,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恢復期IL-6、TNF-α的濃度比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要低,但與對照組相比還是有所增高,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IL-10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中的濃度卻低于正常對照組,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恢復期IL-10的濃度比哮喘急性發(fā)作期高,但比正常對照組低,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有多種炎癥細胞、炎癥介質與細胞因子參與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氣道阻塞、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主要特征。目前對于哮喘發(fā)病機理研究的還不太清楚,但有相關研究證實血清中細胞因子IL-6、IL-10和 TNF-α的表達增加或異常表達與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4]。
IL-6是至今為止發(fā)現的生物學活性最廣泛的細胞因子,可以調節(jié)免疫應答,促進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IL-6是一種具有抗炎癥和促炎癥雙相作用的多效性細胞因子,正常的濃度IL-6可促進多克隆B細胞的增殖分化,同時誘導T淋巴細胞合成及表達的IL-2與IL-2R,來抑制單核細胞、內皮細胞等分泌釋放TNF-α等促炎癥細胞因子,以維持機體正常的自身免疫功能,但高濃度的IL-6,一方面可以抑制T淋巴細胞合成及表達IL-2與IL-2R,致使相關細胞分泌釋放促炎因子而加重炎癥反應;另一方面能刺激B細胞而使其功能亢進,并通過自身免疫性的反應產生自身抗體,導致自身免疫病的發(fā)生,使周圍細胞和組織出現免疫病理損傷。本實驗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中IL-6的濃度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恢復期IL-6的濃度比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要低,但與對照組相比還是有所增高(P<0.01)。說明IL-6參與了哮喘的發(fā)病過程,IL-6是重要的促炎性細胞因子,高濃度的IL-6,能促進其他炎性因子的釋放,加重炎癥反應;還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過多的IgE,使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釋放大量的生物活性介質,來加重哮喘的發(fā)作。
IL-10主要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和各種亞群的T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具有多功能的抑制性細胞因子,參與了多種疾病的發(fā)病過程,對疾病的轉歸有重要的影響。本實驗結果顯示:IL-10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中的濃度卻低于正常對照組(P<0.01);恢復期IL-10的濃度比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要高,但比正常對照組要低(P<0.01)。說明IL-10參與了哮喘的發(fā)病過程,IL-10 具有抑制炎癥介質IL-6、TNF-α的作用,哮喘發(fā)作時血清中IL-10的水平降低,其抑制作用也降低,導致IL-6和TNF-α等炎癥介質和IgE的過度表達,這與哮喘的急性發(fā)作有重要的關系。
TNF-α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細胞產生,一種促炎性細胞因子,在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和炎癥損傷反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生物學活性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它在機體的免疫防御中有重要的作用,正常的情況下,在人體內的活性比較低,但具有調節(jié)免疫應答和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分化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它也參與機體的免疫病理損傷,如果濃度過高可引起局部炎性反應,嚴重時可導致多器官受損[5]。TNF-α可以通過刺激內皮細胞、組織內巨噬細胞釋放IL-6、IL-8等炎癥因子,來加重炎癥反應。本研究結果也表明,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中TNF-α的濃度高于正常對照組和恢復期組(P<0.01),且發(fā)現哮喘發(fā)作期血清中濃度越高,病情越嚴重,說明TNF-α濃度的變化與哮喘病的進展有密切的關系。
綜上所述,細胞因子IL-6、IL-10和 TNF-α是支氣管哮喘發(fā)病過程中主要的調節(jié)性炎癥介質,其濃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疾病的轉歸,動態(tài)監(jiān)測其濃度的變化,對評價哮喘的病情和指導臨床治療均有很大幫助。
[1]伏開新,姚加平,李靜,等.支氣管哮喘患兒血清TNF-α、VIP、MTL和GAS檢測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4):399-401.
[2]喻昌利,郭艷麗,劉和亮.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0在哮喘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及其治療效應〔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2012,4(11):45-50.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0.
[4]Chung KF.Cytokin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ur Respir J Suppl,2001,34:50s-59s.
[5]楊東亮.危重癥與 TNF-α、IL-6、IL-8和IL-10〔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4,2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