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炳涌 廣西浦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535300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并發癥,是孕產婦死亡四大病因之一,也是胎兒早產和死亡的一大威脅。臨床治療主要以控制血壓、解除血管痙攣為主,硫酸鎂是婦科降壓治療中常用藥物,我院采用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效果滿意,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64例,按照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8.7±3.2)歲,其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22例,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1例。
1.2 方法 常規監測患者用藥期間呼吸、脈率、尿量、膝反射等,所有患者均給予硫酸鎂注射液靜脈注射加肌肉注射,首劑5%硫酸鎂20ml配入20ml 10%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推注;再以25%硫酸鎂60ml配入50ml 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低速1~2g/h,根據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酌情給予25%硫酸鎂20ml配合利多卡因臀部肌肉注射,1~2次/d。血壓濃縮明顯的患者給予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靜脈滴注。
1.3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伴繼發性高血壓者,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達到正常值,尿蛋白和水腫也達到正常值;有效:治療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伴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有明顯下降,尿蛋白和水腫也比治療前有明顯改善,但仍未達到正常值;無效: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血壓、尿蛋白、水腫都沒有任何起色。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治療前、后血壓情況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 治療后,64例患者中顯效33例(51.56%),有效28例(43.75%),無效3例(4.69%),總有效率95.31%(61/64);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得到明顯下降(P<0.05),水腫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減,患者的各項體征恢復的都較好,治療前、后患者血壓變化情況如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mmHg)
2.2 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64例患者中發生并發癥3例,并發癥發生率4.69%,1例為產后子癇,2例為產后出血,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發生;無1例新生兒發生窒息或死亡。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指孕婦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現高血壓,臨床上以高血壓、蛋白尿為主要表現,可伴有水腫,嚴重者出現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疾病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健康。以往有研究發現,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疾病孕婦,胎兒窘迫的發生率可高達18%~45%,因此必須對于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疾病患者及早采取降壓措施。
硫酸鎂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抗痙攣、鎮靜、降低顱內壓等作用[1],常用于驚厥、子癇、高血壓腦病等疾病的治療中,也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治療中的首選和有效藥物,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中通過靜脈血管注射,可擴張血管;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的功效,對骨骼肌進行松弛,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中的繼發性痙攣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通過鎂離子的活動,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過量鎂離子可直接擴張周圍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經節傳遞障礙,從而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同時也可消除水腫[2]。此外,硫酸鎂可有效的擴張臍血管,增加子宮一胎盤血的流量,恢復胎盤灌注。臨床研究發現,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中,在傳統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采用硫酸鎂可有效低降低患者的血壓和尿蛋白含量,從我院的研究結果來看,采用硫酸鎂治療,患者治療后的血壓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有效性達95.31%,與同類研究報道結果一致[3]。硫酸鎂雖有擴容的作用,但為防治利尿劑利尿治療中加重血液濃縮,對于血液濃縮明顯的患者需給予擴容劑進行必要的擴容治療。以往也有研究發現采用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不良反應較少,且患者產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國際一項大規模隨機臨床對照實驗表明,與苯妥英鈉或安定相比,應用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更優。國內也有研究報道,妊娠高血壓疾病治療中應用硫酸鎂可減輕新生兒缺氧狀況,從我院本次治療結果來看,無1例新生兒發生窒息或死亡,表明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中應用硫酸鎂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同時在治療中用藥的劑量控制上必須遵醫囑,以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孫燕.硫酸鎂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效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35):62.
[2]元年貴.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效果〔J〕.醫學信息,2013,(21):271-272.
[3]張優玉.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