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錢英 徐冬梅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ICU 644600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重,老年人患膽道疾病的比例逐漸增加。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以其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中[1]。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的減退、免疫力降低,常合并多種疾病,術后并發癥相對較多,術后恢復能力差[2]。因此,如何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的康復是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關鍵問題。本文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在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12例,其中男44例,女68例;年齡55~83歲,平均年齡(69.83±9.74)歲;疾病類型:膽囊息肉46例,膽囊結石66例;手術持續時間:≤30min 60例,30~45min 30例,≥45min 22例。將上述112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臨床護理路徑組,每組各5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及手術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行心理、飲食、體位、健康宣教、防感染等常規護理,但對患者的住院天數及護理步驟不做具體規定。臨床護理路徑組:手術后將患者送至麻醉復蘇室等待清醒,然后將患者送至病房,護理人員要詳細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并發癥發生前兆;術后第1天:護理人員做好術后健康教育,鼓勵床上活動、下床站立,排氣后給予低脂、低蛋白和高維生素的流質飲食;術后第2天:為患者更換傷口處的敷貼,檢查傷口周圍皮膚情況,觀察患者有無感染、腸粘連、惡心、嘔吐等并發癥;術后第3天:通知患者出院,并對患者進行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同時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定期電話回訪。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下床活動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2)記錄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腸粘連、惡心、嘔吐及腹痛腹脹,統計其并發癥發生率;(3)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滿意度調查,包括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項,滿意+一般滿意為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臨床護理路徑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臨床護理路徑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6.06%VS 32.15%,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n(%)〕
2.3 兩組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對照組滿意21例(37.50%),一般滿意21例(37.50%),不滿意14例(25.00%),總滿意度75.00%;臨床護理路徑組滿意24例(42.86%),一般滿意27例(48.21%),不滿意5例(8.93%),總滿意度91.0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盡管對老年膽道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開口小、對機體損傷小,但術后仍有疼痛,同時手術應激及手術操作對膽囊部位的損傷,可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3]。因此,應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施行有效的護理,以促進患者康復。
臨床護理路徑是在對某一疾病的國內外相關文獻及臨床治療實踐進行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的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以時間為序,以具體時間段的診療特點及病況變化情況為依據,制定實施特定階段的護理內容[4]。該護理模式通過對疾病施行臨床護理路徑,在促進康復的同時,節省資源,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5,6]。本文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6.07%VS 32.15%,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可促進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康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另外臨床護理路徑強調護患的充分溝通和“以人為本”,因此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施行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講解相關問題和內容,從而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滿足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少護患糾紛[7]。本文中,通過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施行臨床護理路徑,使臨床護理路徑組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91.07%VS 75.00%,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并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因此,臨床護理路徑可減輕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促進患者康復。
[1]馬宇,羅曉華.舒芬太尼與芬太尼麻醉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華老年學雜志,2013,33(17):4255-4256.
[2]陳芳,張巧云,馬良龍.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學,2011,9(9):1484-1485.
[3]權寧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742-743.
[4]鄧云模.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探討〔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23(7):1664-1665.
[5]谷愛青,朱慧娟.臨床護理路徑在肌泵運動預防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0,32(14):1969-1970.
[6]王欣,李鈺燕,馬倩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7,6(5):3-4,15.
[7]李彬彬.護理干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8(6):37-39.